一种组合式车箱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9414发布日期:2018-09-11 23:02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卡车箱结构领域,特别是一种组合式车箱底板。



背景技术:

国内生产微卡车箱的厂家,多采取整体冲压成型式瓦楞底板,由于各车型车箱长度尺寸不一,所以各车箱底板长度均有所不同。为了满足各车型长度尺寸,就需要零部件供应商提供长度尺寸不一的各种车箱底板。车箱底板在冲压生产过程中,属于单机功率大、成型困难,设计制造周期相对长的冲压件产品。同时,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材料利用率相对较低,材料浪费严重。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微卡车箱底板,较长边长度尺寸为L,需要根据不同微卡车的尺寸要求制定对应的模具,进行冲压成型,每套成型模价格成本高,且使用设备要达到1500T以上,开发周期需要90天左右,并且后其还要增加切边等工装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种组合式的车箱底板,实现不同车箱长度下的板长需求,减小加工难度和节省加工成本。

一种组合式车箱底板,等间距的带有凸起,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和中板,所述中板置于前端板和后端板之间,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通过焊接方式与中板固定在一起,所述中板通过辊压成型得到。

优选地,所述中板下方通过连接件固定有横梁,横梁等间距的分布在中板下方。

优选地,所述横梁与凸起空间上垂直。

优选地,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采用冲压成型,冲压设备为400T。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组合式的车箱底板通过前端板、后端板和辊压成型的中板,满足各种不同长度车箱的需求,使工艺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加工,减小加工难度,节省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微卡车箱底板;

图2为组合式车箱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前端板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板,2前端板,3后端板,4横梁,5连接件,10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图3所示的一种组合式车箱底板,等间距的带有凸起10,包括前端板2、后端板3和中板1,中板1置于前端板2和后端板3之间,前端板2和后端板3通过焊接方式与中板1固定在一起,中板1通过75KW辊压设备进行辊压成型得到,前端板2和后端板3采用冲压成型,冲压设备为400T,可采用压力机。

其中,中板1下方通过连接件5固定有横梁4,横梁4等间距的分布在中板 1下方,横梁4与凸起10空间上垂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