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1039发布日期:2018-08-29 00:5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前副车架一般为Z(车辆的上下方向)向安装,安装时需将车体举升,操作人员通过工装将前副车架总成(含前下防撞梁)安装至纵梁下部,然后通过纵梁前端下部Z向安装点打紧,此作业方式要求车身纵梁单独为前副车架设计安装结构,造成车身结构复杂,碰撞传力不佳,安装精度难以得到保证,另安装点Z向较低,需工人在高工位执行此工作,影响生产节拍,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使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该前机舱框架总成可使前上防撞梁和前下防撞梁受到的撞击可经由纵梁和副车架分解传递到车辆的各处,避免车辆前部受力过大而危及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包括:前端框架,所述前端框架包括前端框架本体,所述前端框架本体包括上横梁和竖梁,所述上横梁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竖梁分别连接在所述上横梁的左端和右端且向下延伸;纵梁,所述纵梁的前端与所述前端框架本体相连;副车架,所述副车架的前端与所述前端框架本体相连,所述副车架位于所述纵梁的下方;前上防撞梁,所述前上防撞梁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梁中部的前表面之间,所述前上防撞梁、所述竖梁和所述纵梁通过第一紧固件彼此紧固;前下防撞梁,所述前下防撞梁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梁下端的前表面之间,所述前下防撞梁、所述竖梁和所述副车架通过第二紧固件彼此紧固。

进一步,所述纵梁和所述副车架的前端连接有共用安装板,所述共用安装板上下延伸,所述前上防撞梁、所述共用安装板、所述竖梁和所述纵梁通过第一紧固件彼此紧固,所述前下防撞梁、所述共用安装板、所述竖梁和所述副车架通过第二紧固件彼此紧固。

进一步,所述竖梁的后表面形成有竖梁凹部,所述共用安装板收纳于所述竖梁凹部内。

进一步,所述竖梁凹部内形成有交错的加强筋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支撑所述共用安装板。

进一步,所述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还包括:上边梁,所述上边梁的前下端与所述纵梁相连,所述上边梁通过搭接梁与所述前端框架本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搭接梁连接在所述竖梁和所述横梁的交界处。

进一步,所述竖梁和所述横梁之间设置有倾斜的加强梁,两个所述加强梁关于所述横梁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进一步,所述加强梁的下端与所述前上防撞梁的高度大体相同。

进一步,所述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还包括:下横梁,所述下横梁连接在两个所述竖梁的下端之间,所述下横梁与所述前下防撞梁的设置高度大体相同。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使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具有以下优势:

(1)本使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该前机舱框架总成将纵梁和前上防撞梁通过同一螺纹紧固件与前端框架紧固在一起,并将副车架和前下防撞梁通过另一螺纹紧固件与前端框架紧固在一起,由此,可使前上防撞梁和前下防撞梁受到的撞击可经由纵梁和副车架分解传递到车辆的各处,避免车辆前部受力过大而危及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本使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该车辆的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强度较大,可有效将车辆前部所受到的撞击传递到车身各处以减少对车辆前端的损害,进而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使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使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使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使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使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机舱框架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机舱框架总成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前机舱框架总成,1-前端框架,11-前端框架本体,111-上横梁,112- 竖梁,2-纵梁,3-副车架,4-前上防撞梁,5-前下防撞梁,7-第二紧固件,21- 共用安装板,1121-竖梁凹部,8-加强筋结构,9-上边梁,10-搭接梁,12-加强梁,13-下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使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100可以包括:前端框架1、纵梁2、副车架3、前上防撞梁4和前下防撞梁5。

如图1所示,前端框架1包括前端框架本体11,前端框架本体11包括上横梁111和竖梁112,上横梁11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竖梁112分别连接在上横梁111的左端和右端且向下延伸,如竖直向下延伸,即与上横梁111垂直。

纵梁2的前端与前端框架本体11相连。由此,将纵梁2与前端框架1连接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在车辆受到前部撞击时前端框架1所受到的撞击力能够有效的沿纵梁2传递下去,因此可避免车辆前部受撞击力过大而危及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副车架3的前端与前端框架本体11相连,副车架3位于纵梁2的下方。由于副车架3除连接前端框架1外,还与纵梁2、车辆底盘、悬架等连接,因此将副车架3与前端框架1进行连接可在车辆前部受到撞击时,前端框架1受到的撞击力可从副车架3处分解为多个力并从不同的路径传递到车辆的各处,由此缓解了车辆前部所受到的撞击力,使车辆前部受到的撞击力减少,可有效保护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前上防撞梁4连接在两个竖梁112中部的前表面之间,前上防撞梁4、竖梁112和纵梁2通过第一紧固件彼此紧固。具体地,前上防撞梁4、竖梁112 和纵梁2通过第一紧固件彼此紧固在一起,当前上防撞梁4受到撞击时,可将力传递给竖梁112,再传递到纵梁2处,并由纵梁2继续向后传递。

由此,保证了撞击力的持续传递,进而使车辆各处均能够分到前上防撞梁 4所受的撞击力,避免车辆局部所受撞击力过大,尤其是车头部分受力过大造成的车辆损坏严重而危及驾驶员与乘客的生命安全。

前下防撞梁5连接在两个竖梁112下端的前表面之间,前下防撞梁5、竖梁112和副车架3通过第二紧固件7彼此紧固。具体地,前下防撞梁5、竖梁 112和副车架3通过第二紧固件7彼此紧固在一起,当前下防撞梁5受到撞击时,可将力传递给竖梁112,再传递到副车架3处,并由副车架3继续向车辆的各处传递。

由此,保证了撞击力的持续传递,进而使车辆各处均能够分到前下防撞梁 5所受的撞击力,避免车辆局部所受撞击力过大,尤其是车头部分受力过大造成的车辆损坏严重而危及驾驶员与乘客的生命安全。而且将副车架3直接与竖梁112和前下防撞梁5固定可避免传统的在纵梁2上为副车架3上设置单独的安装结构,由此不仅加工简单,节省加工步骤,而且便于安装人员拼装前机舱框架总成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100,该前机舱框架总成100将纵梁2和前上防撞梁4通过同一螺纹紧固件与前端框架1紧固在一起,并将副车架3和前下防撞梁5通过另一螺纹紧固件与前端框架1紧固在一起,由此,可使前上防撞梁4和前下防撞梁5受到的撞击可经由纵梁2和副车架3分解传递到车辆的各处,避免车辆前部受力过大而危及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纵梁2和副车架3的前端连接有共用安装板 21,共用安装板21上下延伸,前上防撞梁4、共用安装板21、竖梁112和纵梁 2通过第一紧固件彼此紧固,前下防撞梁5、共用安装板21、竖梁112和副车架3通过第二紧固件7彼此紧固。

参照图1,共用安装板21为形成在纵梁2前部的安装平板,通过利用共用安装板21将纵梁2和副车架3连接固定在竖梁112上可增加纵梁2和副车架3 与竖梁112之间连接处的受力面积,可使纵梁2和副车架3能够更牢靠的固定在竖梁112上,避免发生由于连接处受力面积较小而使所受力变大造成的连接处折断的现象,而且通过共用安装板21,使得碰撞力还能部分沿共用安装板21 进行上下传递。此外,还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

进一步,参照图1,竖梁112的后表面形成有竖梁凹部1121,共用安装板 21收纳于竖梁凹部1121内。由此,可使共用安装板21可与竖梁112结合的更紧密,使固定更牢靠,而且将共用安装板21收纳在竖梁凹部1121内可节省连接处所占用前机舱的空间,进而提高了前机舱的空间利用率。

再进一步,如图1和图2所示,竖梁凹部1121内形成有交错的加强筋结构 8,加强筋结构8支撑共用安装板21。由此,可进一步增加共用安装板21与竖梁112连接处的强度,保证纵梁2和副车架3与竖梁112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1,上边梁9的前下端与纵梁2相连,上边梁9通过搭接梁10与前端框架本体11相连。由此,使上边梁9与前端框架1相连接固定形成一个整体,使前上防撞梁4和前下防撞梁5所受到的撞击力可经由前端框架1传递到上横梁111处并继续让后传递,因此,增加了力的传递路径,进而使车辆各处所受的力均变小,可有效保护车辆和乘客。

进一步,搭接梁10连接在竖梁112和横梁的交界处。由此,竖梁112可将来自前上防撞梁4和前下防撞梁5的撞击力传递给上横梁111,以保证力的有效传递。

参照图1,竖梁112和上横梁111之间设置有倾斜的加强梁12,两个加强梁12关于横梁的中心线左右对称。由此,在竖梁112、上横梁111和加强梁12 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由此,可大增加前端框架1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撞击力,进而使前上防撞梁4、前下防撞梁5、纵梁2和副车架3能够稳定的连接在前端框架1上。

具体地,加强梁12的下端与前上防撞梁4的高度大体相同。由此,可增大前上防撞梁4与竖梁112连接处的强度,进而增加了前机舱框架总成100的整体强度,使前机舱框架总成100可承受更大的撞击力。

如图1所示,下横梁13连接在两个竖梁112的下端之间,下横梁13与前下防撞梁5的设置高度大体相同。由此,不仅可增加前端框架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强度,而且可增大前上防撞梁4与竖梁112连接处的强度,进而增加了前机舱框架总成100的整体强度,使前机舱框架总成100可承受更大的撞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用于车辆的前机舱框架总成100。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例如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均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不做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使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使用新型,凡在本使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使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