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架后横梁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9728发布日期:2018-09-21 23:49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架后横梁总成。



背景技术:

为满足车架后横梁总成现场装配需求,同时便于更换车架后横梁总成,车架后横梁总成设计时采用螺接的形式与车架后纵梁固定;但因该总成较重,需先预挂在车身上,才便于通过螺栓将车架后横梁总成固定在车架后纵梁。目前普遍只采用定位销预定位,同时定位销承担预挂功能,对定位销要求高,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架后横梁总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车架后横梁总成,包括车架后横梁本体、吸能盒和吸能盒安装板;吸能盒对称设置在车架后横梁本体两端;所述吸能盒为长方体结构,中心沿前后方向设置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后端焊接在所述车架后横梁本体上;所述吸能盒前端与吸能盒安装板焊接;安装在车架后横梁本体右侧的吸能盒内设置有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固定在吸能盒两侧壁上,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拖钩钢管,该拖钩钢管向后延伸,并伸出车架后横梁本体外;在吸能盒安装板上设置有翻边;该翻边设置为钩状,通过翻边将车架后横梁总成预挂在后裙外板上;通过吸能盒安装板与车架后纵梁进行螺栓连接,将车架后横梁总成与车架后纵梁牢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能盒安装板上增加翻边,装配时,通过翻边将车架后横梁总成预挂在后裙外板上,安装操作方便,不再需要定位销承担总成重量,降低了零件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架新型后横梁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吸能盒上设置有凹凸压溃槽,诱导吸能盒按照预定的压缩模式变形,能吸收、缓冲后碰撞的能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后横梁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吸能盒前端设置有翻边,通过翻边与所述吸能盒安装板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后横梁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吸能盒后端设置有翻边,通过翻边与所述车架后横梁本体焊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后横梁总成的优选方案,所述车架后横梁本体上设置有线束卡扣安装孔;并且,该车架后横梁本体上还设置有焊装定位梢。该焊装定位梢用于与后保险杠安装定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后横梁总成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吸能盒安装板上增加翻边,通过翻边将车架后横梁总成预挂在后裙外板上,安装操作方便,降低了零件成本,更好的满足现场装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后横梁总成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后横梁总成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车架后横梁总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新型车架后横梁总成,包括车架后横梁本体1、吸能盒2a、2b和吸能盒安装板3;所述吸能盒2a、2b对称设置在车架后横梁本体1两端;所述吸能盒2a、2b为长方体结构,中心沿前后方向设置有通孔;其中:所述吸能盒2a、2b后端焊接在所述车架后横梁本体1上;所述吸能盒2a、2b前端与吸能盒安装板3焊接;安装在车架后横梁本体右侧的吸能盒2a内设置有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固定在吸能盒两侧壁上,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拖钩钢管,该拖钩钢管沿向后延伸,并伸出车架后横梁本体外;在吸能盒安装板3上设置有翻边5;该翻边5设置为钩状,通过翻边5将车架后横梁总成预挂在后裙外板上。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盒2a、2b上设置有凹凸压溃槽。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盒2a、2b前端设置有翻边,通过翻边与所述吸能盒安装板3焊接。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盒2a、2b后端设置有翻边,通过翻边与所述车架后横梁本体1焊接。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后横梁本体1上设置有线束卡扣安装孔8;并且,该车架后横梁本体1上还设置有焊装定位梢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