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用差速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0899发布日期:2018-10-26 2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机器人用差速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支架(1)、两差速轮(2)以及两驱动装置(3);两差速轮(2)设置于所述支架(1)两侧,且每个差速轮(2)均由一驱动装置(3)驱动其相对于所述支架(1)转动;

差速轮(2)包含轮体(21)以及环形滑道(22);支架(1)上对应于每个差速轮(2)均设置有多组作用于所述环形滑道(22)的轮锁机构(4),每组所述轮锁机构(4)包含设置在环形滑道(22)的内圈以及外圈的两个滚轮(41),每个滚轮(41)的外圆周上均具有骑跨在所述环形滑道(22)上的环槽(4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差速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道(22)的内圈与外圈均具有V字形凸起部(221),所述环槽(411)为与V字形凸起部(221)契合的V字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差速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轮(2)还包含齿轮部(23),所述驱动装置(3)包含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的电机(31)以及安装在电机(31)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32),所述驱动齿轮(32)与所述齿轮部(2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用差速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部(23)为内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差速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1)上的控制主板(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用差速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8)安装在控制主板底座(5)上,且控制主板底座(5)通过连接柱(6)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机器人用差速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的电池(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用差速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含四根立柱(11),所述电池(7)通过扎带固定在立柱(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用差速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两块电池(7),两块电池(7)分布在所述支架(1)的两侧,且两驱动装置(3)也分布在所述支架(1)的两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