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车辆驱动链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9275发布日期:2019-01-02 22:27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车辆驱动链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链轮,属于履带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车辆驱动链轮。



背景技术:

传统履带车辆行走系统驱动链轮为整体式结构,驱动链轮磨损主要集中在轮齿磨损,一旦出现轮齿损坏,必须更换整个驱动链轮,可维修性较差,并且产生较高的维修成本;由于工作环境较为恶劣,传统内部驱动式驱动链轮与履带啮合部位容易堵塞泥土等杂物,导致驱动链轮脱离履带;整体式驱动链轮结构相对重量较大。

因此,为应对各种应急突发事件,提供一种可快速拆卸更换、重量较轻,并且可靠性强的驱动链轮,对于保障履带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履带车辆行走系统的驱动链轮,能够稳定传递整车行驶过程中的牵引力和制动力,保障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驱动链轮可进行快速拆卸更换,具有较好的可维修性;与此同时,该驱动链轮具有结构简单,轻量化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履带车辆驱动链轮,包括内侧驱动轮和外侧驱动轮;所述内侧驱动轮包括内侧驱动齿环、内侧驱动法兰以及内侧驱动轮毂;所述内侧驱动齿环与内侧驱动法兰之间通过定位销以及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内侧驱动法兰与内侧驱动轮毂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外侧驱动轮包括外侧驱动轮毂、外侧驱动法兰以及外侧驱动齿环;所述外侧驱动法兰和外侧驱动齿环之间通过定位销以及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外侧驱动轮毂和外侧驱动法兰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内侧驱动轮毂和外侧驱动轮毂之间通过销钉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驱动齿环与内侧驱动法兰相邻连接部位之间为镂空结构,所述内侧驱动齿环和内侧驱动法兰之间通过两个定位销定位,所述内侧驱动齿环和内侧驱动法兰之间通过十个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驱动齿环与外侧驱动法兰相邻连接部位之间为镂空结构,所述外侧驱动齿环和外侧驱动法兰之间通过两个定位销定位,所述外侧驱动齿环和外侧驱动法兰之间通过十个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驱动齿环以及外侧驱动齿环内圈为铸铁骨架,轮齿为聚氨酯硫化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驱动法兰以及外侧驱动法兰采用压铸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驱动轮毂以及外侧驱动轮毂为内花键结构,内花键与驱动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驱动轮毂上均匀布置的四个螺纹孔与固定轮毂端盖连接。

进一步的,驱动链轮和履带配合,构成履带车辆的行走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齿环与轮毂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可实现快速更换,显著提升了履带车辆行走系统的可维修性,并且降低了使用成本;驱动齿环轮齿采用聚氨酯材料硫化成型,与橡胶履带啮合运动,可平稳传递驱动桥的牵引力和制动力,并且能够缓冲履带与路面之间的交变载荷,保障整车行驶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可靠性;该驱动链轮采用外部驱动方式,可有效防止泥土等杂物堵塞驱动链轮与履带啮合部位,可有效降低行走轮脱离履带的风险;该驱动链轮结构设计巧妙,拆装较为方便,相比较于同类型整体式驱动链轮,有效降低了自身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驱动链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链轮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走系统示意图;

图中:1、驱动链轮;2、内侧驱动轮;3、外侧驱动轮;4、内侧驱动齿环;5、内侧驱动法兰;6、内侧驱动轮轮毂;7、外侧驱动轮轮毂;8、外侧驱动法兰;9、外侧驱动齿环;10、定位销;11、螺栓;12、销钉;13、履带;14、行走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履带车辆驱动链轮1,包括内侧驱动轮2和外侧驱动轮3;所述内侧驱动轮2包括内侧驱动齿环4、内侧驱动法兰5以及内侧驱动轮毂6;所述内侧驱动齿环4与内侧驱动法兰5之间通过定位销10以及螺栓11连接固定;所述内侧驱动法兰5与内侧驱动轮毂6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外侧驱动轮3包括外侧驱动轮毂7、外侧驱动法兰8以及外侧驱动齿环9;所述外侧驱动法兰8和外侧驱动齿环9之间通过定位销10以及螺栓11连接固定;所述外侧驱动轮毂7和外侧驱动法兰8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内侧驱动轮毂6和外侧驱动轮毂7之间通过销钉12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驱动齿环与内侧驱动法兰相邻连接部位之间为镂空结构,所述内侧驱动齿环和内侧驱动法兰之间通过两个定位销定位,所述内侧驱动齿环和内侧驱动法兰之间通过十个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驱动齿环与外侧驱动法兰相邻连接部位之间为镂空结构,所述外侧驱动齿环和外侧驱动法兰之间通过两个定位销定位,所述外侧驱动齿环和外侧驱动法兰之间通过十个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驱动齿环4以及外侧驱动齿环9内圈为铸铁骨架,轮齿为聚氨酯硫化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驱动法兰5以及外侧驱动法兰8采用压铸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驱动轮毂6以及外侧驱动轮毂7为内花键结构,内花键与驱动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驱动轮毂7上均匀布置的四个螺纹孔与固定轮毂端盖连接。

进一步的,驱动链轮1和履带13配合,构成履带车辆的行走系统14。

如图1所示,一种履带车辆驱动链轮,包括内侧驱动轮2和外侧驱动轮3组成。

如图1-2所示,所述内侧驱动轮2主要由内侧驱动齿环4、内侧驱动法兰5以及内侧驱动轮毂6组成;所述内侧驱动齿环4与内侧驱动法兰5之间通过定位销10进行定位,内侧驱动齿环4与内侧驱动法兰5之间通过螺栓11连接固定,内侧驱动齿环4与内侧驱动法兰5相邻连接部位之间为镂空结构;所述内侧驱动法兰5与内侧驱动轮毂6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如图1-2所示,所述外侧驱动轮3主要由外侧驱动轮毂7、外侧驱动法兰8以及外侧驱动齿环9组成;所述外侧驱动法兰8和外侧驱动齿环9之间通过定位销10进行定位,外侧驱动法兰8和外侧驱动齿环9之间通过螺栓11连接固定,外侧驱动法兰8和外侧驱动齿环9相邻连接部位为镂空结构;所述外侧驱动轮毂7和外侧驱动法兰8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内侧驱动轮毂6和外侧驱动轮毂7之间通过销钉12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履带车辆行走系统14包括驱动链轮1和履带13;所述驱动链轮1通过内侧驱动轮毂6和外侧驱动轮毂7花键与驱动桥连接,图中未示出;驱动链轮1与履带13啮合,采用外部驱动方式;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当履带车辆行驶时,发动机的动力经过传动系统传递至驱动桥,再转化为驱动链轮1的驱动力,带动履带13运动,提供整车行驶的所需牵引力;制动时,制动系统产生的制动力通过驱动链轮1传递给履带,提供整车制动所需的制动力。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