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格栅充电口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145发布日期:2019-01-13 17:0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格栅充电口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格栅充电口盖结构。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一般都设置有充电插座,为保证对充电插座的遮蔽和外观美学的要求,一般将充电插座布置在具有可开启的口盖里,即充电口盖,充电口盖必须满足金属件或前部非金属外饰件的固定需求,保证良好的装配。充电口盖同时需要满足开启,关闭顺畅,操作品质良好的要求,充电口盖一般包含能够实现翻转开启的盖板和保证充电口盖关闭后锁止良好的锁止机构。现有结构的开启结构,开启手柄会外露在表面,且锁止机构相对复杂。现有的充电口盖有的盖板布置在前格栅外部,有的锁止机构布置在前格栅外部,影响外观整体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前格栅充电口盖结构,提高整车的整体美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格栅充电口盖结构,包括前格栅、盖板和转臂,所述前格栅上开设有窗口,所述转臂一端与盖板连接,另一端伸入窗口与前格栅内侧转动连接,所述前格栅上设置有止挡部,在盖板转动至与窗口闭合时阻止盖板继续向前格栅内侧转动,所述止挡部内侧设置有用于开启和锁止盖板的开启锁止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在前格栅上形成止挡部,一方面用于盖板向内侧转动的限位,另一方面为开启锁止机构提供安装位置,从而将开启机构隐藏在前格栅内侧,无外露锁止机构,提高整车的美观度,且避免开启锁止机构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进一步,所述开启锁止机构为设置在止挡部上的卡座,所述盖板内侧设置有与卡座对应的锁舌,所述锁舌插入所述卡座。

进一步,所述卡座与锁舌构成按压式锁止解锁机构。按压式锁止解锁机构,关闭时按压一次锁紧,再按压一次后解锁,简化锁止结构,便于安装,操作方便。

进一步,所述盖板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件,所述止挡部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件对应的导向槽。

进一步,所述盖板第一端与转臂连接,所述第一导向件和锁舌位于盖板第二端内侧。

进一步,所述盖板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具有倾斜的导向面,在盖板闭合时,所述导向面与窗口上下边沿配合导向。

进一步,所述第二导向件为锥形导向板。

进一步,所述盖板内侧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转臂通过转接座与前格栅连接,所述转接座固定在前格栅内侧,转臂通过转轴与转接座转动连接,所述转臂与转接座之间设置有限制盖板最大开度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转接座上设置有耳座,所述耳座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转臂上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槽和限位柱构成所述限位结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前格栅上形成止挡部,一方面用于盖板向内侧转动的限位,另一方面为开启锁止机构提供安装位置,从而将开启机构隐藏在前格栅内侧,无外露锁止机构,提高整车的美观度,且避免开启锁止机构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盖板与前格栅安装结构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格栅未安装盖板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板及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锁舌和卡座的连接示意图。

零件标号说明:

1-前格栅;11-窗口;12-导向槽;2-盖板;21-锁舌;22-第一导向件;23-第二导向件;24-加强筋;3-止挡部;4-卡座;5-转臂;6-连接座;61-耳座;62-转轴;71-限位柱;7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前格栅充电口盖结构,包括前格栅1、盖板2和转臂5,前格栅1上开设有窗口11,供充电插头伸入与汽车充电口连接,转臂5一端与盖板2连接,另一端伸入窗口11与前格栅1内侧转动连接,从而可带动盖板2转动实现开闭;关键在于,前格栅1上设置有止挡部3,该止挡部3在盖板2转动至与窗口11闭合时,止挡部3挡住盖板2,从而阻止盖板2继续向前格栅1内侧转动,该止挡部3内侧设置有用于开启和锁止盖板2的开启锁止机构,盖板2关闭窗口11时通过开启锁止机构锁定。其中前格栅1内侧是指朝向汽车的一侧,前格栅1外侧为外露的一侧,盖板2向内转动为关闭,向外转动为打开。

在前格栅1上形成止挡部3,一方面用于盖板2向内侧转动的限位,另一方面为开启锁止机构提供安装位置,从而将开启机构隐藏在前格栅1内侧,无外露锁止机构,提高整车的美观度,设置在止挡部3内侧还进一步避免开启锁止机构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

作为优选,止挡部3设置于远离转臂5的一侧,转臂5与前格栅1的铰接点与止挡部3分别位于窗口11的不同侧;为便于合盖时对准,盖板2内侧设置有第一导向件22,止挡部3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件22对应的导向槽12,合盖时第一导向件22伸入导向槽12内,该第一导向件22为锥形结构。

作为优选,盖板2第一端与转臂5连接,第一导向件22和锁舌均设置在盖板2第二端内侧。本例中转臂5与盖板2一体成型,且盖板2内侧设置有加强筋24。

为便于合盖时对准,盖板2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件23,第二导向件23具有倾斜的导向面,在盖板2闭合时,导向面与窗口11上下边沿配合导向,从而使得盖板2与窗口11对中。该第二导向件23为锥形导向板。

如图所示,所述转臂5通过转接座6与前格栅1连接,具体地,转接座6通过螺钉固定在前格栅1内侧,转臂5通过转轴62与转接座6转动连接,转臂5与转接座6之间设置有限制盖板2最大开度的限位结构,即限制盖板2向外转动的最大范围。

具体地,所述转接座6上下均设置有耳座61,耳座61分别与前格栅1连接固定,耳座61上设置有限位槽72,转臂5上下侧设置有与限位槽72配合的限位柱71,限位槽72和限位柱构成所述限位结构,当盖板2转动至最大开度时,限位柱71落入限位槽72内,限制其继续转动;从而防止其转动过度,造成损坏。

如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作为优选,所述开启锁止机构为设置在止挡部3上的卡座4,所述盖板2内侧设置有与卡座4对应的锁舌21,所述锁舌21穿过止挡部3后插入所述卡座4后实现锁止。所述卡座4与锁舌21构成按压式锁止解锁机构。这种按压式锁止解锁机构属于现有技术,关闭时按压一次锁紧,再按压一次后解锁,应用于前格栅上,简化锁止结构,便于安装,操作方便。锁舌21与卡座4的结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柜门反弹器、甲虫门吸结构等。

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