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舒适安全的自行车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6810发布日期:2019-06-19 00:4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舒适安全的自行车坐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环保舒适安全的自行车车座,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出行工具。人坐在车座上,手握车把,脚踩踏板以驱使自行车前进。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而且除了出行代步的功能,人们还把自行车当作一种健身器材,另外还衍生了专门以自行车为主体出游的“骑行客”。

另外,自行车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育赛事。环法赛便是其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比赛水平最高的自行车比赛。自从2016年以来,由我国开始推广的共享单车在全球火爆起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共享单车的身影。

但是现阶段的自行车座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现在市面的车座主要采用座弓减振,一般使用普通钢、铬钼钢、钛合金、镁合金、碳纤维,或者是空心管,但是主要还是依靠结构减振,减振效果较差。另外坐垫比较难取下,清洗不易,而且若车停在户外,则会经受暴晒影响坐垫寿命或者雨天被雨淋湿在乘骑时弄湿裤子。因为自行车本身不带电源,所以夜间骑车全靠车身上有限的反光玻璃。而且其面积较小。不足以给过往车辆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

因此,自行车坐垫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环保舒适安全的自行车坐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保舒适安全的自行车坐垫,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后挡板、连接件、水瓶托和弹性罩,所述的上支架为三角形安装架,所述的下支架弯制形成三角形钢架,所述的连接件包括勾部和安装部,安装部的侧壁上加工有销轴孔,安装部的上端面加工有安装孔,所述的上支架的前端通过销轴铰接安装在连接件的销轴孔内,所述的下支架的前端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连接件的安装孔内,所述的后挡板通过螺丝固定在上支架的后端,所述的水瓶托通过螺丝固定在下支架的后端,所述的弹性罩的形状与上支架相适应,弹性罩的前端开有卡紧口,弹性罩的后端开有紧固孔,弹性罩的前端通过卡紧口卡装在连接件的勾部上,弹性罩的紧固孔内设有螺丝,并通过螺丝紧固安装在上支架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支架包括两块侧筋板和一块横梁板,两块侧筋板和一块横梁板拼装形成三角形安装架,两块侧筋板上加工有安装通口,安装通口和连接件的销轴孔内插入销轴,实现上支架与连接件的铰接安装,所述的横梁板上加工有圆孔,所述的弹性罩的前端通过卡紧口卡装在连接件的勾部上,弹性罩的紧固孔于横梁板上的圆孔配合并通过螺丝紧固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是一不规则钢架结构,整个结构便于支撑水瓶,并能与自行车车身相连,下支架前端有弯曲出一圆孔,用来与连接件连接,下支架的后端弯曲出两圆孔与水瓶托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挡板包括侧边板和后侧板,后侧板弯制形成“凸”形机构,后侧板的两侧安装有侧边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挡板的后侧板外侧粘贴有反光条。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安装有水瓶。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瓶托的中间位置具有一段内凹的弯折部,弯折部用于承托水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装水或充满气的矿泉水瓶减振,跟现在通用的座弓减振比起来减振效果更加明显。

2、矿泉水瓶可以在夏天或者冬天对应地装上冰水或者热水,让乘骑着在夏天感受到凉爽在冬天感受到温暖,如果有需求也可以饮用水瓶中的水。

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把整个车座最主要的三部分上支架、下支架、弹性罩连在了一起,并且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可以通过连接件自由转动,方便矿泉水瓶的安装。

4、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坐垫的后挡板上贴满反光条,可以在夜间反射来往车辆的灯光,起到提醒作用。

5、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罩通过纽扣的方式固定在上支架上,可以随时拆卸,碰上雨天或者阳光很大的时候可以将弹性罩取下来,延长坐垫寿命。

6、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环保舒适安全的自行车坐垫能够带来舒适乘骑感受,并且绿色环保,能够在夜间骑车安全提供保障的自行车座。该装置利用装水或者充气的矿泉水瓶来给车座提供减振,利用弹性罩可增加乘骑舒适度,并且可以在阳光较大或者雨天停车的时候,可以将车套取下,在乘骑的时候再装上,可以避免弄湿裤子。后方后挡板贴的反光条可以在夜间反射路过车辆的灯光,给来往行车起到提醒作用,增加了夜间骑行的安全性。并且该装置结构简单,经济实惠,便于普及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后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水瓶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弹性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上支架、下支架、后挡板和连接件的安装关系图;

图11是水瓶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具体实施方式五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支架,11-侧筋板,12-横梁板,13-安装通口,2-下支架,3-后挡板,31-侧边板,32-后侧板,33-反光条,4-连接件,41-勾部,42-安装部,43-销轴孔,44-安装孔, 5-水瓶托,51-弯折部,6-弹性罩,61-卡紧口,62-紧固孔,7-水瓶,8-销轴,9-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环保舒适安全的自行车坐垫,包括上支架1、下支架2、后挡板3、连接件4、水瓶托5和弹性罩6,所述的上支架1为三角形安装架,所述的下支架2弯制形成三角形钢架,所述的连接件4 包括勾部41和安装部42,安装部42的侧壁上加工有销轴孔43,安装部42的上端面加工有安装孔44,所述的上支架1的前端通过销轴8铰接安装在连接件4的销轴孔43内,所述的下支架2的前端通过紧固螺栓9安装在连接件的安装孔44内,所述的后挡板3通过螺丝固定在上支架1的后端,所述的水瓶托5通过螺丝固定在下支架2的后端,所述的弹性罩6的形状与上支架1相适应,弹性罩6的前端开有卡紧口61,弹性罩6的后端开有紧固孔62,弹性罩6的前端通过卡紧口61卡装在连接件的勾部41上,弹性罩6的紧固孔62内设有螺丝,并通过螺丝紧固安装在上支架的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坐垫在安装时,先将上支架1与后挡板3相装,将弹性罩6固定在上支架1上,将反光条33贴在后挡板3上,然后再把该部分通过连接件4与下支架2 相连。

使用时,将上述组装好的部分与自行车车架相连,因为不同型号自行车连接部位有所不同,所以本发明并未对该连接处做过多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下支座2进行改进。将装置略微打开,如图11所示。将装水或者充气的水瓶安装在其中,如图12所示,或者可将两个小矿泉水瓶改成一个正常大小的矿泉水瓶。将弹性罩6前端勾在连接件4上,完成整个自行车座的安装。另外,弹性罩6可以取下,能够避免日晒雨淋,反光条7也可以随时更换,以保证具有极佳的反光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环保舒适安全的自行车坐垫,所述的上支架1包括两块侧筋板11和一块横梁板12,两块侧筋板11 和一块横梁板12拼装形成三角形安装架,两块侧筋板11上加工有安装通口13,安装通口13和连接件4的销轴孔43内插入销轴8,实现上支架1与连接件4的铰接安装,所述的横梁板12上加工有圆孔,所述的弹性罩6的前端通过卡紧口61卡装在连接件的勾部 41上,弹性罩6的紧固孔62于横梁板12上的圆孔配合并通过螺丝紧固安装。如此设置,上支架1整体为三角形结构,可以卡住所需安装的矿泉水瓶,尾部处有八个圆孔,用来固定弹性罩6,将弹性罩6上的金属纽扣在上支架1上方从圆孔穿过,将弹性罩6弯折,使纽扣能够通过上支架1相连。上支架1前端两侧有通孔,用来与下支架2和连接件4相连,后端两侧面有通孔,用来与后挡板3相连。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环保舒适安全的自行车坐垫,所述下支架2是一不规则钢架结构,整个结构便于支撑水瓶,并能与自行车车身相连,下支架2前端有弯曲出一圆孔,用来与连接件4连接,下支架2的后端弯曲出两圆孔与水瓶托5相连。如此设置,下支架2是一不规则钢架结构,整个结构便于支撑水瓶,并能与车身相连,前端有弯曲出一圆孔,用来与连接件4连接,后端弯曲出两圆孔与水瓶托5相连。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环保舒适安全的自行车坐垫,所述的后挡板3包括侧边板31和后侧板32,后侧板32弯制形成“凸”形机构,后侧板32的两侧安装有侧边板31;所述的后挡板3的后侧板32外侧粘贴有反光条。后挡板3装配在车座后端,为了减轻重量,结构较薄。其中,额外突出的部分用来承托较大水瓶。为在后挡板3外侧粘贴反光条,所以后挡板面积较大,以提供更好的警示作用。在前端有两个圆孔,用来与上支架1相连。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环保舒适安全的自行车坐垫,所述的水瓶托5的中间位置具有一段内凹的弯折部51,弯折部51用于承托水瓶7。水瓶托5用于支撑水瓶,防止水瓶往下掉落。其中中部凹陷是为了让大水瓶也能放置。两端围成的圆孔是用来与下支架2相连。弹性罩6用来覆盖在水瓶上,不仅使整个车座更加美观,而且乘坐起来更加舒适。弹性罩6整体呈三角形形状,能够很好的覆盖整个车座。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