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横向折叠收车手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448发布日期:2019-06-05 23:0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横向折叠收车手推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横向折叠收车手推车车架。



背景技术:

婴儿手推车是用于承载婴幼儿出行的移动工具,大大便利了需携带婴儿外出的人们,因而被广大用户所使用;在婴儿手推车所具备的众多性能中,除了安全性能之外,手推车的折叠功能也是消费者选择手推车的依据之一。目前,市场上具有折叠功能的婴儿手推车大多折叠操作繁杂,且折叠后的体积仍较大,婴儿手推车的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横向折叠收车手推车车架,可进行婴儿手推车的横向折叠,折叠操作简单,且折叠后手推车的体积较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横向折叠收车手推车车架,包括有手把组件以及对称设置在手把组件两端的推杆组件、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其中,

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有上推杆和下推杆组件,所述上推杆的上端与手把组件销接,所述上推杆的下端通过收车座与所述下推杆组件的上端相连,所述下推杆组件包括有均与收车座转动连接的下推杆一和下推杆二;

所述前脚组件包括有前脚撑杆以及设置在前脚撑杆下端的前轮组件;

所述后脚组件包括有后脚撑杆以及设置在后脚撑杆下端的后轮组件;

所述前脚撑杆的上端和下推杆一的下端分别销接在后脚撑杆的上端;

所述对称设置的推杆组件、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之间设有用以实现横向折叠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有连杆一、连杆组件二以及连杆组件三,所述连杆一设置在前脚撑杆与后脚撑杆之间,所述连杆组件二转动设于连杆一和前脚撑杆上,所述连杆组件三转动设置在下推杆二。

作为优选,所述后脚撑杆上滑动套设有套环一,所述连杆一的两端分别销接在前脚撑杆和套环一上。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组件二包括有调节转轴、两根交叉设置在调节转轴上的弯折管以及转动设置在弯折管两端的U型连接件,所述弯折管为“Z”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下推杆二上滑动套设有套环二,所述弯折管一端的U型连接件销接在下推杆二上,所述弯折管另一端的U型连接件销接在套环二上。

作为优选,所述后脚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T型连接件,所述T型连接件上设有两个连线垂直于后脚撑杆的销接端口,所述前脚撑杆的上端及下推杆一的下端分别销接在T型连接件的两个销接端口上。

作为优选,所述下推杆一与下推杆二之间设有座架组件,所述座架组件包括有座架支撑杆和座架支撑片,所述座架支撑片的两端分别销接在T型连接件和座架支撑杆上,所述座架支撑杆还销接在下推杆二上,所述套环二位于座架支撑杆与下推杆二销接点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组件三包括有X型连杆一和X型连杆二,所述X型连杆一以及X型连杆二均由挠性连杆销接而成,所述X型连杆一的两端与X 型连杆二的两端销接在一起,所述X型连杆一的两自由端与X型连杆二的两自由端上均销接有U型连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X型连杆一以及X型连杆二一自由端的U型连接件销接在连杆一上,所述X型连杆一以及X型连杆二另一自由端的U型连接件销接在前脚撑杆上。

作为优选,前脚撑杆上还销接有前脚支撑片,所述前脚支撑片远离前脚撑杆的一端与下推杆二的下端销接,所述下推杆二还销接在后脚撑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手把组件包括有手把一和手把二,所述手把一的一端销接在手把二的一端,所述手把一和手把二的销接处设有收车按钮;所述手把一的自由端以及手把二的自由端分别与上推杆的上端销接,所述手把组件与上推杆的销接处以及收车座之间连接有收车绳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涉及一种可横向折叠收车手推车车架,在对称设置的推杆组件、前脚组件和后脚组件之间设有用以实现横向折叠的连杆组件,该连杆组件中的连杆一、连杆组件二以及连杆组件三在收车时互相配合,可实现手推车车架的横向折叠,折叠操作简单,收车效率高,且手推车折叠后的体积小,减小其存放空间,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用附图作简单的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1.手把组件,11.手把一,12.手把二,13.收车按钮,2.推杆组件,21.上推杆,22.下推杆组件,221.下推杆一,222.下推杆二,3.前脚组件,31.前脚撑杆,32.前轮组件,33.前脚支撑片,4.后脚组件,41.后脚撑杆,42.后轮组件,5.收车座,6.连杆组件,61.连杆一,62.连杆组件二, 63.连杆组件三,631.X型连杆一,632.X型连杆二,6311.挠性连杆,7.座架组件,71.座架支撑杆,72.座架支撑片,81.套环一,82.套环二,9.T型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图3所示为一种可横向折叠收车手推车车架,包括有手把组件1以及对称设置在手把组件1两端的推杆组件2、前脚组件3和后脚组件4。

手把组件1包括有手把一11、手把二12以及收车按钮13,手把一11的一端销接在手把二12的一端,其收车按钮13设置在手把一11和手把二12的销接处;推杆组件2包括有上推杆21和下推杆组件22,手把一11的自由端和手把二12的自由端分别与上推杆21的上端销接,上推杆21的下端通过收车座5与下推杆组件22的上端相连,其中,下推杆组件22包括有均与收车座5 转动连接的下推杆一221和下推杆二222,下推杆二222上滑动套设有套环二 82;手把组件1与上推杆21的销接处以及收车座5之间连接有收车绳索。

前脚组件3包括有前脚撑杆31、前轮组件32以及前脚支撑片33,前轮组件32设置在前脚撑杆31的下端,前脚支撑片33的一端销接在前脚撑杆31上,前脚支撑片33远离前脚撑杆31的一端与下推杆二222的下端销接。

后脚组件4包括有后脚撑杆41以及设置在后脚撑杆41下端的后轮组件42,后脚撑杆4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T型连接件9,该T型连接件9上设有两个连线垂直于后脚撑杆41的销接端口,且前脚撑杆31的上端以及下推杆一221的下端分别销接在该T型连接件9的两个销接端口上;下推杆二222与后脚撑杆41 销接,且后脚撑杆41上滑动套设有套环一81,该套环一81位于下推杆二222 的下方。

该婴儿手推车上还设有用于支撑婴儿座椅的座架组件7,该座架组件7设置在下推杆一221与下推杆二222之间,座架组件7包括有座架支撑杆71和座架支撑片72,座架支撑片72的两端分别销接在座架支撑杆71和后脚撑杆 41上,该座架支撑杆71还销接在下推杆二222上且其销接处位于套环二82 的下方。

为了实现婴儿手推车的横向折叠,在对称设置的推杆组件2、前脚组件3 以及后脚组件4之间设有连杆组件6,该连杆组件6包括有连杆一61、连杆组件二62和连杆组件三63;连杆一61的两端分别销接在前脚撑杆31以及套环一81上;连杆组件二62包括有调节转轴、两根交叉设置在调节转轴上的弯折管以及转动设置在弯折管两端的U型连接件,该弯折管为“Z”型结构,其中,弯折管两端所设U型连接件分别销接在下推杆二222和套环二82上;连杆组件三63包括有X型连杆一631和X型连杆二632,其中,X型连杆一631以及X型连杆二632均由挠性连杆6311销接而成,X型连杆一631的两端与X 型连杆二632的两端销接在一起,X型连杆一631的两自由端与X型连杆二 632的两自由端上均销接有U型连接件,其中,X型连杆一631以及X型连杆二632的一自由端所设U型连接件销接在连杆一61上,X型连杆一631以及 X型连杆二632的另一自由端所设U型连接件销接在前脚撑杆31上。

图4-图6为图1所示手推车车架折叠后的状态图,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体积较小,可使其空间占用率较少。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原理:

使用者需要收车时,手按收车按钮13,可解锁手把一11和手把二12,再向下按压把手把组件1使其绕收车按钮13向下旋转,手把组件1与上推杆21 销接处的收车绳索会拉动收车座5,并使得收车座5与下推杆一221和下推杆二 222之间解锁,下推杆一221和下推杆二222会相对于收车座5发生转动,同时,下推杆一221和下推杆二222也会分别挠着T型连接件9和后脚撑杆41发生转动,下推杆二222的转动会带动座架支撑杆71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座架支撑片 72转动,此外,在下推杆二222转动的同时,前脚支撑片33也会发生转动,且前脚支撑片33的转动会使得前脚撑杆31绕着T型连接件9并向后脚撑杆41的方向靠拢,前脚撑杆31向后脚撑杆41方向的靠拢会带动连杆一61发生移动,与之相连的套环一81会向后轮组件42的方向滑动,而套环一81又会带动连杆组件三63一起运动并发生转动,这样会使得车架主体向中间移动,而连杆组件二62由于受到挤压力,其滑动套设在下推杆二222的一端向收车座5的方向滑动,从而各个结构互相折叠并靠拢以达到最佳的折叠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