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自动控制座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2910发布日期:2019-02-12 21:42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共享单车自动控制座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座套,尤其是共享单车自动控制座套。



背景技术:

目前,共享单车使用越来越普遍,很多人出行都选择共享单车,但是大部分共享单车都停放在露天场地,共享单车会受到雨淋日晒,导致车座上有雨水和炙热,影响人们对单车的正常使用,另外长期的雨淋日晒会导致车座损坏,而简单的手动座套会因习惯性忘记而失去座套的意义,因此设计一款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自动控制的座套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自动控制的座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共享单车自动控制座套,包括固定杆、连接杆和座套,所述固定杆左端固定在车座支撑架上,所述固定杆右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耳孔板,所述连接杆底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圆轴,所述圆轴的两端分别对应穿过两个所述耳孔板的通孔,所述圆轴后端设置有异形弹簧,所述异形弹簧一端固定在固定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圆轴上;所述连接杆顶端设置有座套,所述座套底部设置空腔。

所述圆轴前端设置有环状的定位盘,所述定位盘固定在圆轴上,所述定位盘上开设有定位槽。

所述固定杆右端外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箱体、电磁铁、弹簧、卡栓和栓筒,所述卡栓为铁卡栓,所述卡栓位于栓筒内且卡栓的左端套置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顶在所述卡栓上,弹簧的左端顶在所述栓筒上。

所述电磁铁位于所述栓筒的左端,与所述卡栓的左端相对;所述卡栓的右端穿出所述栓筒的右端后依靠所述弹簧的弹力顶在所述定位盘上,且当所述定位盘转动时,卡栓的右端可卡入所述定位槽内定位。

所述电磁铁与共享单车的车锁内的电源连接,且在电磁铁的电源回路上串联一个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共享单车的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在共享单车的车锁的锁舌孔内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共享单车的控制器连接,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锁舌后,向所述共享单车的控制器发送信号。

进一步的,在所述座套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先水平后斜向上延伸,在拐角处设置可折叠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卡栓为前端细后端粗的圆柱形铁棒,弹簧套置在细端处。

进一步的,所述卡栓为圆柱形,在所述卡栓的左端设置有向右端延伸的环形凹槽,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右端为与定位盘外端圆弧配合的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保护二极管D1,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串联所述继电器线圈后连接电源,所述继电器线圈反向并联保护二极管D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固定杆和连接杆设置座套,实现座套的打开和闭合,可以为车座遮雨遮光,避免雨天淋上雨水和夏天晒的过热而影响骑行。

通过在固定杆和连接杆的连接处设置定位盘和限位机构,实现了在骑行时车座打开定位,在骑行完成后,座套随着锁车动作同时自动盖住车座,防止人骑行后不能自觉将座套盖上。

固定杆上设置有可折叠挂钩,使用时,将挂钩放下悬挂重物,不使用时将挂钩推上去靠在固定杆上。

座套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可对共享单车电源充电。限位机构的箱体右端为与定位盘外端圆弧配合的圆弧状,可以防止拽出卡栓和杂物入内。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套盖合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套打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座套打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4中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异型弹簧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和座套控制装置第一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位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控制电路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和座套控制装置第二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挂钩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杆1、连接杆2、座套3、支撑架4、挂钩5、耳孔板6、圆轴7、异形弹簧8、车座9、太阳能电池板10、定位盘11、定位槽111、限位机构12、箱体121、电磁铁122、弹簧123、卡栓124、环形凹槽1241、栓筒125、继电器线圈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共享单车自动控制座套包括固定杆1、连接杆2和座套3,所述固定杆1左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车座支撑架4上,所述固定杆1先水平后斜向上延伸,如附图10所示,在拐角处设置可折叠的挂钩5,使用时,将挂钩5放下悬挂重物,不使用时将挂钩5推上去靠在固定杆上。如附图1所示,所述固定杆1右端对称设置有两个耳孔板6,所述连接杆2底端通过键连接固定设置有一个圆轴7,所述圆轴7的两端分别对应穿过两个所述耳孔板6的通孔,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所述圆轴7后端设置有异形弹簧8,所述异形弹簧8一端固定在固定杆2上另一端固定在圆轴7上,所述圆轴7和固定杆2后端分别设置一圆孔,将异型弹簧8两端插入圆孔中进行固定;异形弹簧8通过弹性力使连接杆2逆时针转动,最终使座套3套置在车座9上,所述连接杆2顶端设置有座套3,所述座套3底部设置空腔,可以将座套包裹,防止雨淋日晒,便于保护车座;如附图1所示,所述座套的上表面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0,太阳能电池板10与现有的共享单车上的太阳能板并联对共享单车电源充电。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所述圆轴7前端设置有环状的定位盘11,所述定位盘11固定在圆轴7上,所述定位盘11上开设有定位槽111,所述定位槽可为圆孔或方形孔。

如附图2、图7和图9所示,所述固定杆1右端外侧设置有限位机构12,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箱体121、电磁铁122、弹簧123、卡栓124和栓筒125,所述卡栓124为铁卡栓,所述卡栓124位于栓筒125内且卡栓的左端套置所述弹簧123,所述弹簧123的右端顶在所述卡栓124上,弹簧123的左端顶在所述栓筒125上,如附图7所示,作为卡栓124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栓124为前端细后端粗的圆柱形铁棒,弹簧123套置在细端处。如附图9所示,作为卡栓124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栓为圆柱形,在所述卡栓的左端设置有向右端延伸的环形凹槽1241,所述弹簧123位于所述环形凹槽1241内。

栓筒125的左端开口,所述电磁铁122位于所述栓筒125的左端,与所述卡栓124的左端相对。所述卡栓124的右端穿出所述栓筒125的右端后依靠所述弹簧123的弹力顶在所述定位盘11上,且当所述定位盘11转动时,卡栓124的右端可卡入所述定位槽111内定位。所述箱体121右端为与定位盘11外端圆弧配合的圆弧状,可以防止拽出卡栓124和杂物入内。

如附图8所示,所述电磁铁122与共享单车的车锁内的电源连接,且在电磁铁122的电源回路上串联一个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1,所述继电器线圈13与共享单车的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保护二极管D1,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串联所述继电器线圈后连接电源,所述继电器线圈反向并联保护二极管D1。继电器线圈13的得电和失电有共享单车上的控制器控制,当锁上共享单车的车锁时,控制器会得到一个信号,控制器在得到锁车信号后,会驱动所述继电器线圈13得电,进而控制电磁铁122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的另一个控制方式,在共享单车的车锁的锁舌孔内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共享单车的控制器连接,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锁舌后,向所述共享单车的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驱动继电器线圈13得电,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1闭合,电磁铁122具有吸引力,将卡栓124从定位槽111中吸出。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共享单车前手动将座套3顺时针转动,使卡栓124插入定位槽111中,此时座套3为展开状态,使用完共享单车后,对共享单车上锁,共享单车车锁锁舌内设置的传感器15触发,将信号传递到共享单车的控制器14,(还可以不设置传感器15,直接利用共享单车现有的控制器可以接收锁车信号这个功能,在锁车时同时控制继电器线圈13得电)。共享单车的控制器14控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1闭合,电磁铁122具有吸引力将卡栓124从定位槽111中吸出,卡栓124吸出后,座套3和连接杆2在异形弹簧8扭力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座套3套置在车座9上。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