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7414发布日期:2019-04-05 21:20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内用于放置并固定自行车的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已被国内外看作发展低碳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在环保、便捷出行、缓解交通压力等方面可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自行车的停放与规范管理,可借助自行车停放架(也称为存放架、停车架、防盗架等)来管理。自行车停放架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自行车停车秩序问题,更是对城市美化建设的一种贡献,为创建环保社会做贡献。公共场所都有专门的自行车停放架,供市民出行的时候停放。

现有重轨车辆(HR4000HEAVY RAIL VEHICLE)内部具有专门的自行车放置区域,自行车放置区域通过水平的扶手杆与其他部分隔开,因重轨车辆内部无固定自行车的装置,所以在重轨车辆行驶过程中,尤其是重轨车辆加速、减速过程中,自行车无法维持稳定,增加了旅客受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轨道车辆内自行车的停放问题,提供一种自行车固定装置,方便旅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在车辆内扶手杆上的固定器,固定器包括固定杆和外套层,外套层包覆在固定杆外侧并且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固定杆弯曲并且其两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扶手杆,弯曲的两个固定器的固定杆互相配合夹持自行车的两侧。

两个固定器的固定杆之间距离大于自行车的车胎宽度,两个固定器的外套层之间距离小于自行车的车胎宽度,通过两个固定器实现对自行车车胎的夹持固定。

固定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均向远离连接件的方向延伸直至两者最终连接。

第一杆和第二杆通过第三杆连接,第三杆为弧形,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一体成型构成U形结构。

连接件包括互相配合并用紧固件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上设有凹槽一和凹槽二,第二本体上设有凹槽三和凹槽四,凹槽一和凹槽三配合构成供扶手杆穿过的安装孔,凹槽三和凹槽四配合构成与固定杆端部的接头配合的安装槽,安装孔和扶手杆之间设有防止两者相对运动的限位结构一,安装槽和接头之间设有防止接头脱离安装槽的限位结构二。

限位结构一由设在安装孔内壁的凸块一和设在扶手杆上的与凸块一配合的扶手杆凹槽构成;限位结构二由设在安装槽内壁的凸块二和设在接头上的与凸块二配合的接头凹槽构成。

安装孔的深度方向和安装槽的深度方向互相垂直。

固定杆由金属材料制成,外套层由橡胶制成。

固定杆由不锈钢弹簧钢丝制成,接头由不锈钢圆钢制成,外套层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可以使得轨道车辆内具备了放置自行车的新功能,方便了旅客,降低了旅客受伤的风险。

2、本自行车固定装置便于旅客放置自行车,安装简易,安装后节省空间且美观,可以利用车内扶手杆为基础来安装。

3、使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固定杆作为基础,是为了自行车放置进去受横向的力,让自行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会剧烈晃动。

4、在固定杆外侧包覆橡胶制成的外套层,是为了增加固定装置与自行车的接触面积及增大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同时减小固定装置对自行车外表面的磨损。

5、连接件通过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配合,便于将固定器快速安装在扶手杆上。

附图说明

图1示出自行车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固定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3示出固定杆和接头的正面剖视图;

图4示出接头的正面剖视图;

图5示出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6示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连接件的爆炸图。

图中:

1固定杆,11第一杆,12第二杆,13第三杆;

2接头,21接头凹槽,22连接槽;

3外套层;

4第一本体,41凹槽一,42凹槽二;

5第二本体,51凹槽三,52凹槽四;

6安装孔,61凸块一;

7安装槽,71凸块二;

8扶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自行车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安装在车辆内扶手杆8上的固定器,固定器包括固定杆1、外套层3和固定于固定杆1两端的接头2,外套层3包覆在固定杆1外侧并且由弹性体材料制成,固定杆1弯曲并且其两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扶手杆8,弯曲的两个固定器的固定杆1互相配合夹持自行车的两侧。两个固定器平行设置,两个固定器的固定杆1之间距离大于自行车的后车胎宽度,两个固定器的外套层3之间距离小于自行车的后车胎宽度,通过两个固定器实现对自行车后车胎的夹持固定。

如图2、图3所示,固定杆1包括第一杆11和第二杆12,第一杆11和第二杆12均向远离连接件的方向延伸直至两者最终连接。第一杆11和第二杆12通过第三杆13连接,第三杆13为可以实现连接第一杆11和第二杆12的任意形状,优选为条形、弧形、V形、波浪形等常见形状。本实施例中,第三杆13为弧形,第一杆11、第二杆12和第三杆13一体成型构成U形结构。固定杆1、接头2由金属材料制成,外套层3由橡胶制成。优选地,固定杆1由不锈钢弹簧钢丝制成,接头2由不锈钢圆钢制成,外套层3由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如图4所示,接头2的形状为圆柱体,接头2侧面设有接头凹槽21,接头2一端面设有连接槽22。第一杆11一端和第二杆12一端分别插入一个接头2的连接槽22内并焊接。

如图5、图6、图7所示,连接件包括互相配合并用紧固件连接的第一本体4和第二本体5,第一本体4上设有凹槽一41和凹槽二42,第二本体5上设有凹槽三51和凹槽四52,凹槽一41和凹槽三51配合构成供扶手杆8穿过的安装孔6,凹槽三51和凹槽四52配合构成与固定杆1端部的接头2配合的安装槽7,安装孔6和扶手杆8之间设有防止两者相对运动的限位结构一,安装槽7和接头2之间设有防止接头2脱离安装槽7的限位结构二。优选地,安装孔6的深度方向和安装槽7的深度方向互相垂直。

限位结构一由设在安装孔6内壁的凸块一61和设在扶手杆8上的与凸块一61配合的扶手杆凹槽构成;限位结构二由设在安装槽7内壁的凸块二71和设在接头2上的与凸块二71配合的接头凹槽21构成。本实施例中,凸块一61和凸块二71均为两个,与两个凸块二71对应的两个接头凹槽21底壁连通构成通孔结构,参考图4。

安装过程如下;先将固定器的两端靠近车辆上水平的扶手杆8,然后将连接件的第一本体4和第二本体5分别置于水平的扶手杆8上方和下方,使第一本体4、第二本体5上的凸块一61、凸块二71分别对应扶手杆8上的扶手杆凹槽和接头凹槽21,之后用螺栓连接第一本体4和第二本体5,从而实现固定器的端部与扶手杆8的连接。

弹性体泛指在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材料。弹性体是在弱应力下形变显著,应力松弛后能迅速恢复到接近原有状态和尺寸的高分子材料。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消除后可完全恢复原状的性能叫做弹性;若消除外力后很少或完全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能叫做塑性。

根据弹性体是否可塑化可以分为热固性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二大类。热固性弹性体,这也就是传统意义的橡胶。热塑性弹性体,为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商业化应用。这个分类同样也说明了这二类弹性体加工所采用的是二种不同的方式:橡胶用热固性设备加工,热塑性弹性体采用热塑性设备加工。

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应力用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试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

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