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5681发布日期:2019-03-30 09:20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们除了关注汽车的安全性、功能性等因素,对汽车的舒适性也越来越重视。汽车悬架为影响汽车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包括后纵臂总成、后悬挂系统以及后副车架总成。

中高级轿车对于舒适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多选用四连杆后悬架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舒适性,现有技术通常有两种方案。(1)将后纵臂前点尽量上抬:在大部分采用四连杆悬架的车型上,都会通过设计一个过渡支架将后纵臂前点上抬,此时车身纵梁就需要开一个较大的豁口及相应的安装点提供支架安装,这种设计导致纵梁不再是一个封闭空间,泥水、砂石等将不可避免地通过支架的敞口进入到车身纵梁腔体内,泥水、砂石进入后很难清除,导致车身的生锈与异响。(2)降低后纵臂衬套刚度:为保证衬套的耐久性能,衬套的体量需相应增加,由于刚度降低、体量增加,这必然会导致后纵臂衬套所需的运动空间增加,此时,大衬套处存在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存在的泥砂容易进入车身腔体及大衬套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包括纵梁、纵梁加强支架、安装支架和盖板,所述纵梁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设有第一安装开口;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裙部和自所述裙部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侧壁围合形成第二安装开口以供后纵臂总成穿过并固定至所述侧壁;所述盖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开口内,所述盖板包括保护罩和形成于所述保护罩周边的安装部,所述保护罩用于容纳后纵臂总成及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部设于所述裙部与所述纵梁加强支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板设于所述裙部与所述纵梁加强支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板与所述安装部相平齐且存在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加强支架设有第三安装开口,所述保护罩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抵住所述第三安装开口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还包括安装螺栓,所述保护罩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侧壁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以供后纵臂总成分别固定至所述保护罩及所述侧壁。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后纵臂总成及安装支架容纳于保护罩中,可提升纵梁的密封性,且由于保护罩内部空间增加,解决了大衬套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通过安装部嵌入至裙部与纵梁加强支架之间,可实现盖板在汽车坐标系Z方向的稳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纵梁;11、主体板;111、第一安装开口;2、纵梁加强支架;21、第三安装开口;3、安装支架;31、裙部;32、侧壁;321、第二安装孔;33、第二安装开口;4、盖板;41、保护罩;411、凸块;412、第一安装孔;42、安装部;5、后纵臂总成;6、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包括纵梁1、纵梁加强支架2、安装支架3和盖板4,所述纵梁1包括主体板11,所述主体板11设有第一安装开口111;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裙部31和自所述裙部31延伸形成的侧壁32,所述侧壁32围合形成第二安装开口33以供后纵臂总成5穿过并固定至所述侧壁32;所述盖板4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开口111内,所述盖板4包括保护罩41和形成于所述保护罩41周边的安装部42,所述保护罩41用于容纳后纵臂总成5及所述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部42设于所述裙部31与所述纵梁加强支架2之间。

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纵梁1和纵梁加强支架2为钣金冲压件,为安装支架3提供安装;安装支架3为钣金冲压件,裙部31开有四个螺栓安装孔,与主体板11通过螺栓连接,侧壁32开有第二安装孔321,并在其中一侧装有焊接螺母,供后纵臂总成5固定至侧壁32;保护罩41为盒状结构塑料件,将后纵臂总成5及安装支架3容置其中;后纵臂总成5的本体采用钣金冲压件,承受纵向力,前端压入橡胶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通过将后纵臂总成5及安装支架3容纳于保护罩41中,可提升纵梁1的密封性,且由于保护罩41内部空间增加,解决了大衬套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纵梁加强支架2、裙部31的安装面在汽车坐标系Y向的错位设计,可将安装部42巧妙地嵌入至裙部31与纵梁加强支架2之间,实现盖板4在汽车坐标系Z方向的稳定连接。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主体板11设于所述裙部31与所述纵梁加强支架2之间,所述主体板11与所述安装部42相平齐且存在间隙。通过将主体板11嵌于裙部31与纵梁加强支架2之间,并使主体板11与安装部42相平齐,可提高安装强度和稳定性;同时,纵梁加强支架2、主体板11、安装部42和裙部31形成多层板的重叠结构,提高了后纵臂总成5在该安装区域的结构强度。

如图1所示,所述纵梁加强支架2设有第三安装开口21,所述保护罩41的底部设有凸块411,所述凸块411抵住所述第三安装开口21的边缘。通过在保护罩41的底部设置凸块411,抵住第三安装开口21边缘处的翻边,可实现盖板4在汽车坐标系X、Y方向的固定。

如图1所示,所述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还包括安装螺栓6,所述保护罩41设有第一安装孔412,所述侧壁32设有第二安装孔321,所述安装螺栓6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412及所述第二安装孔321以供后纵臂总成5分别固定至所述保护罩41及所述侧壁32。第二安装孔321设置在侧壁32的前后两侧,通过将安装螺栓6从第二安装孔321中穿出,可将后纵臂总成5与安装支架3固定连接;第一安装孔412设置在保护罩41前后两侧的中部,通过将安装螺栓6从第一安装孔412中穿出,将盖板4与后纵臂总成5及安装支架3固定连接,可使盖板4的安装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关于该汽车的其他技术特征,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后纵臂总成安装结构的装配步骤为:后纵臂总成5穿过第二安装开口33,并通过安装螺栓6将其前端的橡胶衬套与侧壁32相连,从而固定至安装支架3;保护罩41通过自身允许的变形,卡进安装螺栓6,实现盖板4与安装支架3的连接,此时盖板4相对于安装支架3仍处于较松动的状态;后纵臂总成5后端通过与轴节相连后,与其余悬架零部件形成后悬架分总成;纵梁加强支架2与裙部31在Y向形成错位设计,并与车身其余相关件焊接为总成;保护罩41和容纳其中的后纵臂总成5及安装支架3穿过第一安装开口111,并通过安装支架3实现后悬架分总成与纵梁1的相连;后悬架分总成与车身完成装配后,保护罩41底部设置的凸块411,抵住第三安装开口21边缘处的翻边,可实现盖板4在汽车坐标系X、Y方向汽车坐标系的固定;体板、纵梁加强支架2、裙部31的安装面在汽车坐标系Y向的错位设计,可将安装部42巧妙地嵌入至裙部31与纵梁加强支架2之间,实现盖板4在汽车坐标系Z方向的固定。

通过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后纵臂总成5及安装支架3容纳于保护罩41中,密封效果好,且可使盖板4内部空间增加,解决了大衬套布置空间不足的问题;通过在保护罩41的底部设置凸块411,抵住第三安装开口21边缘处的翻边,可实现盖板4在汽车坐标系X、Y方向的固定,且安装更加便捷、稳固;通过主体板11、纵梁加强支架2、裙部31的安装面在汽车坐标系Y向的错位设计,可将安装部42巧妙地嵌入至裙部31与纵梁加强支架2之间,实现盖板4在汽车坐标系Z方向的固定,且安装更加便捷、稳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