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汽车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9235发布日期:2019-07-03 04:5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的汽车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汽车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支架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其支撑着汽车的重量,现在汽车支架的强度不够,容易变形,另外容易滑动,不方便进行定位。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821202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汽车支架,所述汽车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第一通孔、加强筋、第二通孔、凹槽、第一凸耳、第三通孔、第二凸耳、第四通孔、第三凸耳、第五通孔、开槽,第一凸耳、第二凸耳、第三凸耳都位于支架本体的一侧,第一通孔、加强筋、第二通孔、凹槽都位于支架本体上,第三通孔位于第一凸耳上,第四通孔位于第二凸耳上,第五通孔位于第三凸耳上,开槽位于支架本体的另一侧。但是现有的汽车支架还存在着无法根据车型进行调节安装,不具备缓冲减震能力和缺少定位选择安装功能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的汽车支架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汽车支架,以解决现有的汽车支架存在着无法根据车型进行调节安装,不具备缓冲减震能力和缺少定位选择安装功能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汽车支架,包括主悬挂环,主衔接座,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主固定座,长方形滑槽,辅固定座,活动螺栓螺母,辅悬挂环,辅衔接座,第三连接柱,第四连接柱,可伸缩调节拉杆结构,选择安装定位板结构和缓冲减震对接座结构,所述的主悬挂环分别焊接在主衔接座的左侧上下两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柱横向左端焊接在主衔接座的右上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柱横向左端焊接在主衔接座的右下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分别横向右端焊接在主固定座的左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长方形滑槽分别纵向开设在主固定座的内部中间位置以及辅固定座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辅悬挂环分别焊接在辅衔接座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第三连接柱横向右端焊接在辅衔接座的左上侧;所述的第四连接柱横向右端焊接在辅衔接座的左下侧;所述的第三连接柱和第四连接柱分别横向左端焊接在辅固定座的右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伸缩调节拉杆结构分别横向通过活动螺栓螺母安装在主固定座和辅固定座之间的上下两侧;所述的选择安装定位板结构分别安装在主固定座的上下两端以及辅固定座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缓冲减震对接座结构安装在可伸缩调节拉杆结构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伸缩调节拉杆结构包括主固定通孔,主伸拉杆,调节通孔,固定套管,辅固定通孔,辅伸拉杆和锁紧螺栓螺母,所述的主固定通孔开设在主伸拉杆的内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通孔四个或者四个以上为一组分别开设在固定套管的内部左侧前后部中间位置以及内部右侧前后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固定通孔开设在辅伸拉杆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主伸拉杆横向右端插接在固定套管的内部左端;所述的辅伸拉杆横向左端插接在固定套管的内部右端;所述的左侧设置的锁紧螺栓螺母的螺栓贯穿左侧设置的调节通孔任意一个内部并穿过主固定通孔的内部螺纹连接螺母;所述的右侧设置的锁紧螺栓螺母的螺栓贯穿右侧设置的调节通孔任意一个内部并穿过辅固定通孔的内部中间螺纹连接螺母。

优选的,所述的选择安装定位板结构包括定位孔,选择安装板,滑动调节管,固定杆,内六角插口螺栓和开口环,所述的定位孔分别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选择安装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选择安装板分别纵向下端焊接在滑动调节管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动调节管分别活动套接在固定杆的外壁左右两侧;所述的内六角插口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滑动调节管和固定杆的连接处;所述的开口环分别卡接在固定杆的左右两端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减震对接座结构包括缓冲弹簧,主连接座,辅连接座,抗压弹簧,主对接座,辅对接座,缓冲垫和固定螺栓螺母,所述的缓冲弹簧纵向从左到右依次上端螺栓安装在主连接座的下表面,所述的缓冲弹簧纵向从左到右依次下端螺栓安装在辅连接座的上表面;所述的抗压弹簧纵向从左到右依次下端螺栓安装在主对接座的上表面,所述的纵向从左到右依次上端螺栓安装在辅对接座的下表面;所述的缓冲垫位于辅连接座和辅对接座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左侧设置的固定螺栓螺母的螺栓分别贯穿辅连接座和辅对接座的内部左侧螺纹连接螺母;所述的右侧设置的固定螺栓螺母的螺栓分别贯穿辅连接座和辅对接座的内部右侧螺纹连接螺母。

优选的,所述的左侧设置的活动螺栓螺母的螺栓分别贯穿左侧开设的长方形滑槽内部上下两侧并穿过左侧上下两部设置的主伸拉杆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螺纹连接螺母。

优选的,所述的右侧设置的活动螺栓螺母的螺栓分别贯穿右侧开设的长方形滑槽内部上下两侧并穿过右侧上下两部设置的辅伸拉杆的内部右侧中间位置螺纹连接螺母。

优选的,所述的主伸拉杆和辅伸拉杆分别采用不锈钢杆,所述的主伸拉杆和辅伸拉杆分别采用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定位孔开设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定位孔开设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左侧设置的固定杆分别螺栓安装在主固定座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的右侧设置的固定杆分别螺栓安装在辅固定座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的主连接座横向上表面焊接在上部设置的固定套管的下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主连接座横向下表面焊接在下部设置的固定套管的上表面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弹簧和抗压弹簧分别采用圆柱形不锈钢弹簧,所述的缓冲弹簧和抗压弹簧分别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弹簧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三厘米至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抗压弹簧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三厘米至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垫具体采用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固定通孔,主伸拉杆,调节通孔,固定套管,辅固定通孔,辅伸拉杆和锁紧螺栓螺母的设置,有利于根据不同的车型进行调节安装主伸拉杆和辅伸拉杆的伸缩位置,以便更好的进行固定安装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定位孔,选择安装板,滑动调节管,固定杆,内六角插口螺栓和开口环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定位选择安装的功能,以便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安装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缓冲弹簧,主连接座,辅连接座,抗压弹簧,主对接座,辅对接座,缓冲垫和固定螺栓螺母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汽车缓冲减震抗压能力,保证汽车的总体性能,提高汽车的舒适度。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悬挂环,主衔接座,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设置,有利于主动连接汽车的地盘或者其他位置,以便保证汽车的抗拉强度。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辅悬挂环,辅衔接座,第三连接柱和第四连接柱的设置,有利于辅助连接汽车的地盘或者其他安装位置。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主固定座,长方形滑槽,辅固定座和活动螺栓螺母的设置,有利于使得该支架可进行自滑动工作,保证汽车性能。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缓冲弹簧和抗压弹簧的设置,有利于起到良好的缓冲减震抗压能力,保证汽车性能。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开口环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阻挡滑动调节管的作用,避免滑动调节管出现滑落影响汽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调节拉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选择安装定位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减震对接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悬挂环;2、主衔接座;3、第一连接柱;4、第二连接柱;5、主固定座;6、长方形滑槽;7、辅固定座;8、活动螺栓螺母;9、辅悬挂环;10、辅衔接座;11、第三连接柱;12、第四连接柱;13、可伸缩调节拉杆结构;131、主固定通孔;132、主伸拉杆;133、调节通孔;134、固定套管;135、辅固定通孔;136、辅伸拉杆;137、锁紧螺栓螺母;14、选择安装定位板结构;141、定位孔;142、选择安装板;143、滑动调节管;144、固定杆;145、内六角插口螺栓;146、开口环;15、缓冲减震对接座结构;151、缓冲弹簧;152、主连接座;153、辅连接座;154、抗压弹簧;155、主对接座;156、辅对接座;157、缓冲垫;158、固定螺栓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 1 和附图 2所示,一种改进型的汽车支架,包括主悬挂环1,主衔接座2,第一连接柱3,第二连接柱4,主固定座5,长方形滑槽6,辅固定座7,活动螺栓螺母8,辅悬挂环9,辅衔接座10,第三连接柱11,第四连接柱12,可伸缩调节拉杆结构13,选择安装定位板结构14和缓冲减震对接座结构15,所述的主悬挂环1分别焊接在主衔接座2的左侧上下两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柱3横向左端焊接在主衔接座2的右上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柱4横向左端焊接在主衔接座2的右下侧;所述的第一连接柱3和第二连接柱4分别横向右端焊接在主固定座5的左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长方形滑槽6分别纵向开设在主固定座5的内部中间位置以及辅固定座7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辅悬挂环9分别焊接在辅衔接座10的右侧上下两部;所述的第三连接柱11横向右端焊接在辅衔接座10的左上侧;所述的第四连接柱12横向右端焊接在辅衔接座10的左下侧;所述的第三连接柱11和第四连接柱12分别横向左端焊接在辅固定座7的右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伸缩调节拉杆结构13分别横向通过活动螺栓螺母8安装在主固定座5和辅固定座7之间的上下两侧;所述的选择安装定位板结构14分别安装在主固定座5的上下两端以及辅固定座7的上下两端;所述的缓冲减震对接座结构15安装在可伸缩调节拉杆结构13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可伸缩调节拉杆结构13包括主固定通孔131,主伸拉杆132,调节通孔133,固定套管134,辅固定通孔135,辅伸拉杆136和锁紧螺栓螺母137,所述的主固定通孔131开设在主伸拉杆132的内部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通孔133四个或者四个以上为一组分别开设在固定套管134的内部左侧前后部中间位置以及内部右侧前后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辅固定通孔135开设在辅伸拉杆136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主伸拉杆132横向右端插接在固定套管134的内部左端;所述的辅伸拉杆136横向左端插接在固定套管134的内部右端;所述的左侧设置的锁紧螺栓螺母137的螺栓贯穿左侧设置的调节通孔133任意一个内部并穿过主固定通孔131的内部螺纹连接螺母;所述的右侧设置的锁紧螺栓螺母137的螺栓贯穿右侧设置的调节通孔133任意一个内部并穿过辅固定通孔135的内部中间螺纹连接螺母,为了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安装,可以自由移动伸缩主伸拉杆132在固定套管134内部的位置以及辅伸拉杆136在固定套管134内部的位置,然后确定好主固定通孔131和调节通孔133之间的正对位置,将锁紧螺栓螺母137的螺栓插入其中再次螺纹连接螺母锁紧即可,再次确定好辅固定通孔135和调节通孔133之间的正对位置,将锁紧螺栓螺母137的螺栓插入其中再次螺纹连接螺母锁紧即可,可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安装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选择安装定位板结构14包括定位孔141,选择安装板142,滑动调节管143,固定杆144,内六角插口螺栓145和开口环146,所述的定位孔141分别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选择安装板14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选择安装板142分别纵向下端焊接在滑动调节管143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动调节管143分别活动套接在固定杆144的外壁左右两侧;所述的内六角插口螺栓145分别螺纹连接在滑动调节管143和固定杆144的连接处;所述的开口环146分别卡接在固定杆144的左右两端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安装固定时,放松内六角插口螺栓145,左右滑动滑动调节管143在固定杆144外壁左右两端的位置,确定位置后,准确定位,拧紧内六角插口螺栓145即可,再通过定位孔141将选择安装板142进行螺栓与汽车合适位置进行安装。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缓冲减震对接座结构15包括缓冲弹簧151,主连接座152,辅连接座153,抗压弹簧154,主对接座155,辅对接座156,缓冲垫157和固定螺栓螺母158,所述的缓冲弹簧151纵向从左到右依次上端螺栓安装在主连接座152的下表面,所述的缓冲弹簧151纵向从左到右依次下端螺栓安装在辅连接座153的上表面;所述的抗压弹簧154纵向从左到右依次下端螺栓安装在主对接座155的上表面,所述的纵向从左到右依次上端螺栓安装在辅对接座156的下表面;所述的缓冲垫157位于辅连接座153和辅对接座156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左侧设置的固定螺栓螺母158的螺栓分别贯穿辅连接座153和辅对接座156的内部左侧螺纹连接螺母;所述的右侧设置的固定螺栓螺母158的螺栓分别贯穿辅连接座153和辅对接座156的内部右侧螺纹连接螺母,安装后的支架,由于汽车在运动中会出现振动,此时固定套管134会不断压动主连接座152通过缓冲弹簧151在辅连接座153上表面运动,同时主对接座155会压动抗压弹簧154在辅对接座156下部移动,进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提高汽车的减震性能。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左侧设置的活动螺栓螺母8的螺栓分别贯穿左侧开设的长方形滑槽6内部上下两侧并穿过左侧上下两部设置的主伸拉杆132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螺纹连接螺母。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右侧设置的活动螺栓螺母8的螺栓分别贯穿右侧开设的长方形滑槽6内部上下两侧并穿过右侧上下两部设置的辅伸拉杆136的内部右侧中间位置螺纹连接螺母。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主伸拉杆132和辅伸拉杆136分别采用不锈钢杆,所述的主伸拉杆132和辅伸拉杆136分别采用多个。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定位孔141开设为圆形通孔,所述的定位孔141开设有多个。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左侧设置的固定杆144分别螺栓安装在主固定座5的上下两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右侧设置的固定杆144分别螺栓安装在辅固定座7的上下两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主连接座152横向上表面焊接在上部设置的固定套管134的下表面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主连接座152横向下表面焊接在下部设置的固定套管134的上表面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弹簧151和抗压弹簧154分别采用圆柱形不锈钢弹簧,所述的缓冲弹簧151和抗压弹簧154分别设置有多个。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弹簧151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三厘米至五厘米。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抗压弹簧154之间的间距设置为三厘米至五厘米。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缓冲垫157具体采用橡胶垫。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安装,可以自由移动伸缩主伸拉杆132在固定套管134内部的位置以及辅伸拉杆136在固定套管134内部的位置,然后确定好主固定通孔131和调节通孔133之间的正对位置,将锁紧螺栓螺母137的螺栓插入其中再次螺纹连接螺母锁紧即可,再次确定好辅固定通孔135和调节通孔133之间的正对位置,将锁紧螺栓螺母137的螺栓插入其中再次螺纹连接螺母锁紧即可,可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安装工作,安装固定时,放松内六角插口螺栓145,左右滑动滑动调节管143在固定杆144外壁左右两端的位置,确定位置后,准确定位,拧紧内六角插口螺栓145即可,再通过定位孔141将选择安装板142进行螺栓与汽车合适位置进行安装,安装后的支架,由于汽车在运动中会出现振动,此时固定套管134会不断压动主连接座152通过缓冲弹簧151在辅连接座153上表面运动,同时主对接座155会压动抗压弹簧154在辅对接座156下部移动,进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提高汽车的减震性能。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