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双管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8362发布日期:2019-07-31 20:0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空调双管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车,尤其是一种汽车空调双管台车。



背景技术:

汽车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交通工具,而汽车空调双管则是较为重要的汽车部件。在汽车生产车间,特别对于汽车空调双管的存放和运输,都需要将做成的成品放置到台车中存放,经装配后送到总装车间进行装配。

目前,汽车空调双管台车在运输过程中,均采用集中装箱存放,存在如下问题:1)人工搬运箱体,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加大工人的劳动强度,浪费工时,汽车空调双管在运输过程中,空调双管之间相互挤压,容易造成划伤、脱漆等;2)现有的台车大都采用塑料薄膜进行防尘处理,周知的,塑料薄膜不仅容易划破,而且更换周期快,极易吸引灰尘,进一步对产品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翻转、放料方便且防尘效果好的汽车空调双管台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空调双管台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框架、翻转框和翻转盖,所述主框架采用方管焊接而成,所述主框架由立柱和行走底座组成,所述行走底座为铁板,所述行走底座的四个角均设有用于卡置的立柱,所述行走底座下端的四个角均安装有刹车脚轮,所述行走底座的底部前沿和后沿对称设有两个叉车孔,所述行走底座的上方通过设置在立柱侧壁上的凸起固定安装有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方设置有翻转框,所述翻转框包括左支撑杆、右支撑杆、翻转架、夹持装置和压合装置,所述固定架的两侧中部分别设置有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上等间距开设有五个通孔且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上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翻转架由五层翻转板组成,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俯视呈“目”字形,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两端的中部均通过旋转轴分别与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上的通孔连接,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为支撑条且支撑条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产品的凹槽,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下表面设有压合装置,所述压合装置为压条,所述翻转框的上方设置有翻转盖,所述翻转盖俯视呈长方形,所述翻转盖的两侧均焊接有圆柱体铁块,所述翻转框后方的两根立柱的侧壁上焊接有与圆柱体铁块相配合的圆柱管,所述翻转盖上的圆柱体铁块与圆柱管配合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和压条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条和压条的材质均为聚氨酯。

进一步的,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上的支撑条高度相同且支撑条上的凹槽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的左右两侧均与气弹簧的一端连接且气弹簧的另一端均安装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主框架的左侧、右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透明PVC板,所述主框架的前部采用防尘门帘,所述防尘门帘为网格布,网格布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其强度高,耐碱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翻转盖所能翻转的最大角度为90°,所述翻转盖采用铁板制成,所述翻转盖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支撑条相配合的压条,所述翻转盖的两侧还设有安全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工人在搬运空调双管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台车时,由于翻转架由五层翻转板组成,每一层翻转板的两端的中部均通过旋转轴分别与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上的通孔连接且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的左右两侧均与气弹簧的一端连接且气弹簧的另一端均安装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侧壁上,所以工人可以通过手动或通过气弹簧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对每一层翻转合适的角度,在放置空调双管时,工人需由下至上摆放,首先工人将空调双管对应放置在最底层上的凹槽内,摆放整齐后将上层的翻转板翻转合适的角度,使上层翻转板上的压条压紧最底层的空调双管;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将空调双管摆放整齐并压紧,最后将防尘门帘拉下用于抵挡灰尘即可运输,既安全又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而且省时、省力,通过翻转架、翻转盖和气弹簧的设置,使翻转架进行翻转,不但操作便捷,还可方便工件的放置和拿取;通过夹持装置和压合装置的设置,确保人员在搬运过程中安全、可靠,运送轻便灵活操作简单,使用稳定性好且实用性强;通过透明PVC板和防尘门帘的设置,可有效抵挡大量的灰尘,保证工件的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框架;2、立柱;3、行走底座;4、刹车脚轮;5、叉车孔;6、凸起;7、固定架;8、左支撑杆;9、右支撑杆;10、翻转架;11、支撑条;12、凹槽;13、安全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空调双管台车,它包括主框架1、翻转框和翻转盖,所述主框架1采用方管焊接而成,所述主框架1由立柱2和行走底座3组成,所述行走底座3为铁板,所述行走底座3的四个角均设有用于卡置的立柱2,所述行走底座3下端的四个角均安装有刹车脚轮4,所述行走底座3的底部前沿和后沿对称设有两个叉车孔5,所述行走底座3的上方通过设置在立柱2侧壁上的凸起6固定安装有一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上方设置有翻转框,所述翻转框包括左支撑杆8、右支撑杆9、翻转架10、夹持装置和压合装置,所述固定架7的两侧中部分别设置有左支撑杆8和右支撑杆9,所述左支撑杆8和右支撑杆9上等间距开设有五个通孔且左支撑杆8和右支撑杆9上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翻转架(10)由五层翻转板组成,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俯视呈“目”字形,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两端的中部均通过旋转轴分别与左支撑杆(8)和右支撑杆(9)上的通孔连接,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为支撑条(11)且支撑条(11)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放置产品的凹槽(12),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下表面设有压合装置,所述压合装置为压条,所述翻转框的上方设置有翻转盖,所述翻转盖俯视呈长方形,所述翻转盖的两侧均焊接有圆柱体铁块,所述翻转框后方的两根立柱2的侧壁上焊接有与圆柱体铁块相配合的圆柱管,所述翻转盖上的圆柱体铁块与圆柱管配合安装。

所述支撑条11和压条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条11和压条的材质均为聚氨酯。

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上的支撑条(11)高度相同且支撑条(11)上的凹槽(12)一一对应。

每一层所述的翻转板的左右两侧均与气弹簧的一端连接且气弹簧的另一端均安装在左支撑杆(8)和右支撑杆(9)的侧壁上。

主框架1的左侧、右侧和后侧均设置有透明PVC板,所述主框架1的前部采用防尘门帘,所述防尘门帘为网格布。

所述翻转盖所能翻转的最大角度为90°,所述翻转盖采用铁板制成,所述翻转盖的下表面设置有与支撑条11相配合的压条,所述翻转盖的两侧还设有安全稍13。

本实施例中的网格布采用的是义乌市瑞基塑胶有限公司生产的PVC涂层网格布。

本实施例中的气弹簧采用的是泰州市德恒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QD型气弹簧。

本实施例中的刹车脚轮余姚科诺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3寸重型带刹车万向轮。

实施例:

台车的主框架采用40*40的方管焊接而成,翻转架采用25*25的方管焊接而成,其规格为1550*1110*1230(mm),打磨去焊渣后喷涂,打磨采用打沙技术,台车共分为5层,每层放置13个工件,总收容数65件/台,工件的定位方式是将工件通过夹持装置夹持后由压合装置对工件进行压合,确保工件在搬运过程中安全,可靠,另外,台车整体防尘,台车的底部为铁板,台车的左右两侧和后侧均采用透明PVC板,前部采用防尘门帘,可有效抵挡大量的灰尘,最后,翻转架和气弹簧的设置可实现翻转,方便工件的放置和拿取。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