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5125发布日期:2019-08-21 00:0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座管多数为圆形单腔结构,且仅起到固定座杆的作用,功能较为单一,若需要在车身上安装尾灯或其他拓展功能配件时,则需要额外加装在座杆外部,该种组装方式在实际使用中会引发座杆上下调节受限及功能部件与整车融合性不强的问题。同时若用户另需安装后货架或其他拓展部件,则安装在座杆上的尾灯就会被遮挡,影响其正常使用,同时现有的自行车拓展配件还存在安装及拆卸较为繁琐的问题。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功能多样、拼装便捷、同时能够实现将拓展功能部件内置车体及车体内部走线的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自行车座管无法实现将拓展配件内置车体及拓展配件安装及拆卸较为繁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包括座管及拓展部件;

所述座管包括第一车架组件及第二车架组件;所述第一车架组件及所述第二车架组件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型腔;所述第一车架组件包括第一座管;所述第二车架组件包括第二座管及货架;

所述拓展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座管、所述第二座管及所述货架中的任意一个进行可拆卸联接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拓展部件包括尾灯及功能部件;所述功能部件为后货篮、通勤包、货包及座椅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管包括第一型腔及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座管包括第三型腔及第四型腔;所述货架包括第五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管、第一型腔及第二型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座管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第一型腔及第二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座管、第三型腔及第四型腔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座管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第三型腔及第四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型腔及所述第二型腔分别与第一座杆及所述尾灯采用可拆卸方式进行联接装配;所述第三型腔及所述第四型腔分别与第二座杆及所述货架采用可拆卸方式进行联接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型腔、所述第四型腔及所述第五型腔上均设有线束;所述线束与所述尾灯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货架上设有灯座;所述灯座分别与所述尾灯采用可拆卸方式进行联接装配;所述灯座与所述第五型腔上均设有线束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货架上设有智能车锁;所述智能车锁与所述第五型腔上设有的线束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货架上设有隔板及功能部件;所述隔板及所述功能部件采用可拆卸方式与所述货架进行联接装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通过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中,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使座管及货架形成具有多个型腔的车体结构,该种车体结构有效地扩展了车体自身的使用空间,为自行车拓展配件提供安装空间,进而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因采用将拓展配件外置在座杆上,会引发座杆上下调节受限及功能部件与整车融合性不强的问题,实现了自行车拓展配件的车体内置及车体内部走线,大幅地提升了座管及货架位置处的空间利用率、拓展部件与车体的整体融合性及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中,依据座管及货架具有的多个拓展功能型腔的车体结构特点,可实现在车体上拼装多种自行车拓展部件,以丰富自行车使用功能,同时还可以依据拓展部件的功能结构来定制适合的截面,实现拓展部件与拓展功能型腔的相适配拼装,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其中,拓展部件可用于实现装载物品、载人及照明等作用。

3.整个车架拓展结构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拼装,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拓展配件安装及拆卸较为繁琐的问题,整个车架拓展结构设计具有拼装便捷、功能多样、实用性强同时能够内置车体及车体内部走线的功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及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组装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第一车架组件中第二座管及尾灯组装结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第二车架组件中第二座管、货架及功能部件组装结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第二车架组件中第二座管及货架组装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

110第一座管 111第一型腔 112第二型腔

113第一束环 114第一限位孔 120第一座杆

210第二座管 211第三型腔 212第四型腔

213第二束环 214第二限位孔 220货架

221第五型腔 222隔板 223第三束环

224滑道 225隔板通孔 226卡接块

230第二座杆 310尾灯 320功能部件

321卡接槽 322半开放式滑槽 330线束

340智能车锁 350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包括座管及拓展部件;所述座管包括第一车架组件及第二车架组件;所述第一车架组件及所述第二车架组件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型腔;所述第一车架组件包括第一座管110;所述第二车架组件包括第二座管210及货架220;所述拓展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座管110、所述第二座管210及所述货架220中的任意一个进行可拆卸联接装配。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包括座管及拓展部件;所述座管包括第一车架组件及第二车架组件;所述第一车架组件及所述第二车架组件本体上设有至少两个型腔;所述拓展部件包括尾灯310及功能部件320。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使座管及货架200形成具有多个型腔的车体结构,并将拓展部件中的尾灯310及功能部件320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功能型腔中,以此实现将自行车拓展部件内置在车体空间内的目的。用户若需要设置尾灯310,仅需将尾灯310拼装在所述第一座管110中对应腔体上,该腔体内设有与尾灯310对接的电性线束,以实现对尾灯310的供电。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及图3所示,若用户需要在货架220上设置功能部件320,首先将所述货架220拼接在所述第二座管210中对应腔体上,为避免尾灯310因遮挡而影响其正常使用,仅需移除第二座管210中对应腔体内设有的与尾灯310对接的电性线束,并将尾灯310拼接到货架220本体上设有的尾灯安装座内即可实现对尾灯310的移植。所述货架220上设有功能腔,功能腔内设有与尾灯310安装座对接的电性线束,将尾灯310移植到货架220上同样能够实现照明功能。其中,所述货架220与所述功能部件320采用可拆卸结构进行联接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拓展部件可用于实现装载物品、载人及照明等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通过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中,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使座管及货架形成具有多个型腔的车体结构,该种车体结构有效地扩展了车体自身的使用空间,为自行车拓展配件提供安装空间,进而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因采用将拓展配件外置在座杆上,会引发座杆上下调节受限及功能部件与整车融合性不强的问题,实现了自行车拓展配件的车体内置及车体内部走线,大幅地提升了座管及货架位置处的空间利用率、拓展部件与车体的整体融合性及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中,依据座管及货架具有的多个拓展功能型腔的车体结构特点,可实现在车体上拼装多种自行车拓展部件,以丰富自行车使用功能,同时还可以依据拓展部件的功能结构来定制适合的截面,实现拓展部件与拓展功能型腔的相适配拼装,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其中,拓展部件可用于实现装载物品、载人及照明等作用。

3.整个车架拓展结构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拼装,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自行车拓展配件安装及拆卸较为繁琐的问题,整个车架拓展结构设计具有拼装便捷、功能多样、实用性强同时能够内置车体及车体内部走线的功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及市场应用前景。

优选地,所述拓展部件包括尾灯310及功能部件320;所述功能部件320为后货篮、通勤包、货包及座椅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座管110包括第一型腔111及第二型腔112;所述第二座管210包括第三型腔211及第四型腔212;所述货架220包括第五型腔221。

优选地,所述第一座管110、第一型腔111及第二型腔112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座管11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第一型腔111及第二型腔112。

优选地,所述第二座管210、第三型腔211及第四型腔212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座管21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第三型腔211及第四型腔212。

优选地,所述第一型腔111及所述第二型腔112分别与第一座杆120及所述尾灯310采用可拆卸方式进行联接装配;所述第三型腔211及所述第四型腔212分别与第二座杆230及所述货架220采用可拆卸方式进行联接装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型腔112、所述第四型腔212及所述第五型221腔上均设有线束330;所述线束330与所述尾灯310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货架220上设有灯座350;所述灯座350分别与所述尾灯310采用可拆卸方式进行联接装配;所述灯座350与所述第五型腔221上设有线束330电性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中,采用一体成型的加工方式分别在所述第一座管110、所述第二座管210及所述货架220上形成第一型腔111、第二型腔112、第三型腔211、第四型腔212及第五型腔221。所述第一座杆120采用插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座管110上设有的第一型腔111进行联接装配,所述尾灯310与所述第一座管110上设有第二型腔112进行联接装配,利用设置在所述第一座管110上的第一束环113及第一限位孔114可实现对第一座杆120及尾灯310的锁定及稳固。所述尾灯310与设置在所述第二型腔112内的所述线束330电性连接,为尾灯310提供照明所需的能源消耗。

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第二座杆230采用插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座管210上设有的第三型腔211进行联接装配。若用户需要安装货架220,为避免尾灯310因遮挡而影响其正常使用,需要将尾灯310从所述第四型腔212上拆下,并移除设置在所述第四型腔212内与所述尾灯310对接的线束330。利用设置在所述第二座管210上的第二束环213及第二限位孔214可实现对第二座杆230锁定及稳固。所述货架220与所述第二座管210通过设置在货架220的第三束环223进行可拆卸联接装配。同时所述第二座管210上设有的第三束环223还可以实现对第四型腔212的封闭,实现对第二车架组件的密封防水的功能,避免因车架密封性较差,座管内部渗水,进而造成设置在第二座管210内的线束330因遇水而引发短路联电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货架220上设有灯座350,所述灯座350与所述货架220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联接装配,用户仅需将从所述第四型腔212上拆下的尾灯310,移植到所述灯座350处即可。所述货架220上设有的第五型腔221内设有线束330,所述线束330与所述灯座350电性连接,为设置在所述灯座350上的尾灯310提供照明所需的电能。

优选地,所述货架220上设有智能车锁340;所述智能车锁340与所述第五型腔221内设有线束330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货架220上设有隔板222及功能部件320;所述隔板222及所述功能部件320采用可拆卸方式与所述货架220进行联接装配。

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中,所述货架220上还可拼装其他功能部件320,所述功能部件320可为后货篮、通勤包、货包及座椅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功能部件320安装在所述货架220上设有的隔板222上,所述功能部件320及所述隔板222通过二者本体上分别设有半开放式滑槽322与滑道224,采用导滑的方式进行联接装配,为使二者间的联接装配更为牢固可靠,利用二者本体上分别设有的卡接槽321及卡接块226,通过卡接的方式对二者进行进一步的加固操作。所述隔板222设有隔板通孔225用于适配其他功能部件320的安装与加固。由于所述货架220与功能部件320采用可拆卸结构进行联接装配,方便用户可以进行其他拓展产品的更换及拼装,丰富车身功能及使用灵活度。

进一步地,如图3及图4所示,现有的自行车多采用独立的车锁实现对自行车的锁定及防止车辆丢失,该种车锁使用过程中存在使用较为繁琐及安全系数低的问题,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拼装的多型腔自行车车架拓展结构中,在所述货架220上设有智能车锁340,通过所述货架上220上设有智能车锁340走线孔,使所述第五型腔221内设有线束330通过智能车锁走线孔与所述智能车锁340电性连接,为智能车锁340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第一座管、第一型腔、第二型腔、第一束环、第一限位孔、第一座杆、第二座管、第三型腔、第四型腔、第二束环、第二限位孔、货架、第五型腔、隔板、第三束环、滑道、隔板通孔、卡接块、第二座杆、尾灯、功能部件、卡接槽、半开放式滑槽、线束、智能车锁及灯座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