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自行车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管冲裁机。
背景技术:
在自行车加工领域中,经常用到冲裁方法来加工连接处。冲裁是利用冲模使部分材料或工序件与另一部分材料、工件或废料分离的一种冲压工序。可以利用冲裁机实现对工件的冲裁加工。
目前,市场上的公开号为CN2044304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车架管多角度冲裁机,包括工作台,冲裁组件,夹持组件,其夹持组件置于工作台的中间区域,其冲裁组件通过连接板连接在工作台上,其工作台上以夹持组件为中心有环形的轨道槽,其冲裁组件通过连接板和环形的轨道槽可调整位置地固连在工作台上,可方便地根据冲裁位置及冲裁形状的变化调整冲裁组件的位置或更换不同形状、尺寸的刀具,其工作台的轨道槽上还可调整位置地固连有工件延伸夹具用于夹持过长的车架管,防止加工过程中车架管抖动或偏离原位。能够在产品发生较大变化可直接更换仿形夹具和冲裁组件,无需更换整台设备。
这种自行车车架管多角度冲裁机虽然能够多角度地在车架管上冲裁出所需形状,无需根据产品要求的变化而频繁变更设备,但由于其工件延伸夹具只在仿形夹具的长度方向设有挡板,该挡板只能将车架管沿仿形夹具的长度方向抵住使其不在该方向发生位移,而在车架管被冲裁的一侧则没有设置挡板,当冲裁组件对车架管进行冲裁时,车架管被冲裁的部位受到冲头的冲力而有向冲头运动的方向偏移的趋势,车架管抵在工件延伸夹具的挡板的一端则会有向反方向偏移的趋势,虽然车架管与挡板相抵触的一端会受到挡板阻碍其偏移的摩擦力,但这种摩擦力的大小有限,当冲力较大时阻碍车架管运动的摩擦力失去效力,车架管向冲头运动的反方向发生了偏移,因此车架管不能很稳固的被夹持住,给加工车架管带来了不便,降低了加工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车架管冲裁机,能够稳固的固定住车架管,车架管不会因为冲力过大而发生偏移,大大提高了加工质量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行车车架管冲裁机,包括工作台、冲裁组件、夹持组件、轨道板、环形轨道槽和工件延伸夹具,所述轨道板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行程孔,所述环形轨道槽以夹持组件为中心嵌设在工作台上,所述轨道板水平放置于工作台上且靠近夹持组件的一端和工作台螺纹连接,所述工件延伸夹具包括L型挡板和固定筒,所述L型挡板包括互相垂直的板一和板二,所述板二位于板一靠近冲裁组件的一端,所述板一平放于轨道板上并通过螺栓一与轨道板固定所述螺栓一突出轨道板与工作台接触的一侧与螺母一相配合,所述板二侧面通过螺栓二连有用于搭设车架管的固定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工车架管时,调整轨道板和环形轨道槽的位置关系使车架管与工件延伸夹具相适配,将从夹持组件延伸出的车驾管搭设在固定筒上且其被冲裁的一侧与板二相抵触,车架管被固定好后启动冲裁组件进行冲裁,虽然冲头的冲力会使车架管搭设在固定筒的一端有向冲裁组件方向运动的趋势,但由于车架管被冲裁的一侧与板二相抵触,板二会抵住有运动趋势的车架管,冲力很大车架管也不会发生偏移,仍能够稳定的搭设在固定筒上;由于挡板为L型的,车架管的端部不受L型挡板的限制,车架管可沿着固定筒延伸出去,车架管的长度不受限制。通过把挡板设计为L型的可以使车架管被冲裁的一侧牢牢的抵在板二上,稳定的固定住车架管,提高了加工车架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扩大了可加工的车架管的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筒内穿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沿轴线方向设有三个螺纹孔,螺栓二穿过板二依次与固定筒和固定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二不再只与固定筒螺纹连接而是既与固定筒又与固定杆螺纹连接,由于螺栓二被使用的螺纹数增大,因此螺栓二与固定筒的连接更稳固,可以避免由于固定筒厚度有限而使其易与螺栓二发生滑丝而难以与其旋紧固定的风险;固定杆上的螺纹孔由于经常使用很容易造成螺纹被磨损而与螺栓的紧固性变差,为了避免因反复更换固定杆而造成的浪费在固定杆上设有三个螺纹孔,当某一个螺纹孔损坏后可以换用其他螺纹孔而不必重新更换固定杆。
进一步的,所述板二上竖直开设有供螺栓二滑动的滑道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二在滑道二上滑动时可带动固定筒在滑道二上滑动,固定筒的竖直高度会随之发生改变,可以根据车架管形状、尺寸调整固定筒的位置竖直高度,以满足加工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板一上沿板一长度方向设有可相对于螺栓一滑动的滑道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车架管需要夹固的部位与固定筒的水平位置稍有偏移时,由于轨道板体积较大较难控制,通过调节轨道板的位置来使固定筒的水平位置较准确的和车架管相匹配较难,而通过调节滑道一相对螺栓一的位置即可较简便的使固定筒的水平位置较准确的达到和车架管需夹固的部位相适合的位置,给实际操作带来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板与工作台接触的一侧沿行程孔设有凹槽,与螺栓一相配合的螺母一嵌设在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陷入凹槽内的螺母一能够沿着凹槽任意位置滑动,与螺母一连接的螺栓一与螺母一起沿着行程孔移动,L型挡板在螺栓一的带动下沿行程孔的任意位置滑动,不再局限于轨道板伸出工作台的部分,可以实现对较短的车架管的夹持。
进一步的,所述板二包括上板二和下板二,所述上板二通过带有轴承的丝杆与下板二连接,所述轴承与上板二固定连接。
由于车架管的宽度根据市场需求会有不同的变化,板二的高度太低很难抵住宽度较大的车架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板二分成上板二和下板二并通过丝杆连接,由于轴承与上板二以及丝杆均固定连接,因此将丝杆向上旋起时丝杆会带动上板二一起向上移动,上板二和下板二分开,丝杆不旋出下板二的情况下,上板二和下板二两者之间的距离随着丝杆的旋起逐渐增大,板二的相对高度逐渐增大,可以根据需要将上板二适当调高来抵住具有较大宽度的车架管;车架管的宽度较小时,将丝杆向下旋进下板二,板二的相对高度降低,根据需要适当调低上板二以抵住具有较小宽度的车架管。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筒的外表面变得粗糙,固定筒与车架管之间的摩擦力变大,车架管放在固定筒上不容易因打滑而产生位移,因此车架管会更加稳定的支撑于固定筒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更加稳定的夹固被加工的车架管,车架管不会发生水平位移,能够对不同尺寸的车架管进行加工,提高了车架管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可实现对高精度管材等高端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体现工件延伸夹具和轨道板的连接关系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部的放大图;
图7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A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C部的放大图。
图中,1、工作台;2、冲裁组件;3、夹持组件;4、轨道板;41、行程孔;42、凹槽;5、环形轨道槽;6、工件延伸夹具;61、L型挡板;611、板一;612、板二;6121、上板二;6122、下板二;6123、轴承;6124、丝杆;613、螺栓一;6131、螺母一;614、螺栓二;615、滑道一;616、滑道二;62、固定筒;621、固定杆;6211、螺纹孔;622、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自行车车架管冲裁机,如图1-4所示,包括工作台1、冲裁组件2、夹持组件3、轨道板4、环形轨道槽5和工件延伸夹具6,轨道板4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行程孔41且其与工作台1接触的一侧沿行程孔41设有凹槽42。环形轨道槽5嵌设在工作台1上,轨道板4水平放置于工作台1上,轨道板4一端与工作台1螺纹连接,工件延伸夹具6包括L型挡板61和表面带有防滑纹622且内部穿设有固定杆621的固定筒62,L型挡板61包括互相垂直的带有滑道一615的板一611和带有滑道二616的板二612,滑道一615设于板一611的长度方向,滑道二616设于板二612的长度方向,板一611平放于轨道板4上并通过螺栓一613与轨道板4固定,螺栓一613依次穿过板一611和行程孔41,靠近凹槽42的一端与螺母一6131连接,螺母一6131嵌设在凹槽42内,板二612位于板一611靠近冲裁组件2的一端以便抵住车架管;固定杆621沿轴线方向设有螺纹孔6211,为了避免固定杆621上的螺纹孔6211由于经常使用而造成的磨损使其滑丝而更换新的固定杆621造成的浪费,固定杆621上的螺纹孔设置为三个,螺栓二614穿过板二612依次与固定筒62和固定杆621连接,固定筒62朝向L型挡板61的内侧。
具体实施过程:对自行车车架管进行冲裁时,首先调整轨道板4在工作台1上的位置使其基本上与车架管相适配,调节L型挡板61使板二612位于板一611靠近冲裁组件2的一端调节固定筒62使其朝向L型挡板61的内侧,通过滑道二616调节固定筒62相对板二612的位置以确定固定筒62水平高度使其与车架管的竖直位置向匹配,通过滑道一615调节板一611相对螺栓一613的位置以确保工件延伸夹具6与车架管的水平位置准确匹配,将工件延伸夹具6调整到最佳位置后,将车架管需要冲裁的部位放入夹持组件3相应的部位,延伸出的车架管搭设在固定筒62上,车架管被冲裁的一面和板二612相抵触,固定车架管冲裁。这种自行车车架管冲裁机可以稳固的固定住被加工的车架管,使其在水平方向不会发生位移,其工件延伸夹具6还可以通过调整轨道板4和L型挡板61来夹持其他具有不同形状的车架管,大大的提高了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实施例2:一种自行车车架管冲裁机,如图6和9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板二612分为上板二6121和下板二6122,上板二6121通过两个带有轴承6123的丝杆6124与下板二6122连接,轴承6123与上板二6121固定连接且分别位于滑道二616的两侧,上板二6121可通过丝杆6124的旋起而向上移动,在丝杆6124不被旋出的情况下,板二612的相对高度随之增大,将板二612设计成这种结构是为了使其能够与具有较大宽度的车架管相匹配。
具体实施过程:调节工件延伸夹具6的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将工件延伸夹具6的位置调节到最佳,当被加工的车架管的宽度较大时,上板二6121和下板二6122紧密贴合时的板二的高度很难抵住车架管,将丝杆6124向上旋起且不旋出下板二6122使板二612的相对高度达到可抵住车架管的适宜高度,当被加工的车架管的宽度较小时,向下旋入丝杆6124使上板二6121和下板二6122的距离缩小使板二612的相对高度变小直至达到适宜的高度,将车架管置于固定筒62上且与板二612抵触对其冲裁。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