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挡风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0141发布日期:2019-10-08 19:18阅读:6975来源:国知局
电动车挡风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风被,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挡风被。



背景技术:

电动车挡风被是一款具有挡风、护肚、护腿以及护膝防寒功能的户外用品,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电瓶车、电单车、电驴子、踏板摩托车以及电动三轮车上。挡风被在使用过程中,人体的双手握在电动车的手把上,挡风被的上主体覆盖在人体的手臂和肩膀上,挡风被的上主体护住人体的手臂、肩膀以及胸部,起到挡风御寒的作用。现有电动车挡风被或者结构复杂,或者与车体为简单披挂连接,稳固性差,容易脱落,或者没有防水设计,雨雪天气不适用,同时,只有御寒作用,没有荧光警示作用,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稳固的连在车体上,不易脱落,且具有防水设计,适于雨雪天气使用,同时还有荧光警示作用,显著提升行车安全性的电动车挡风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动车挡风被,包括具有顶面、前垂面、左垂面和右垂面的被面本体,所述前垂面于自身上段左、右两侧设有手套部,其中,所述手套部内侧自前向后设有供手刹柄穿入的刹柄套口、供车把穿入的车把套口和供大拇指伸入的拇指套袋,所述手套部上还设有用以系固于后视镜支架上的系带,所述被面本体由外向内依次具有防水层、丝绵夹层和绒面层,所述绒面层上设有置物兜袋,所述绒面层的下缘设有用以拦挡泥污的挡泥内衬。

作为优选,所述顶面后沿向后延设有用以搭罩在手臂上的臂搭部。

作为优选,所述手套部周缘设有荧光条。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刹柄套口套入手刹柄、通过车把套口套入车把、通过系带可系固于后视镜支架上,从而可与车体稳固相连,不会脱落,且被面本体由外向内依次具有防水层、丝绵夹层和绒面层,具有防水设计,显著提升保暖御寒作用,适于雨雪天气使用,绒面层上设有置物兜袋可供容纳物品,绒面层的下缘挡泥内衬可拦挡泥污,便于清理,同时手套部周缘设有荧光条,可起到荧光警示作用,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层结构示意图。

1、顶面; 2、前垂面;

3、右垂面; 4、手套部;

5、刹柄套口; 6、车把套口;

7、拇指套袋; 8、系带;

9、防水层; 10、丝绵夹层;

11、绒面层; 12、置物兜袋;

13、挡泥内衬; 14、臂搭部;

15、荧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挡风被,包括具有顶面1、前垂面2、左垂面(图中未示出)和右垂面3的被面本体,所述前垂面于自身上段左、右两侧设有手套部4,其中,所述手套部内侧自前向后设有供手刹柄穿入的刹柄套口5、供车把穿入的车把套口6和供大拇指伸入的拇指套袋7,所述手套部上还设有用以系固于后视镜支架上的系带8,所述被面本体由外向内依次具有防水层9、丝绵夹层10和绒面层11,所述绒面层上设有置物兜袋12,所述绒面层的下缘设有用以拦挡泥污的挡泥内衬13,所述顶面后沿向后延设有用以搭罩在手臂上的臂搭部14,所述手套部周缘设有荧光条15。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