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5365发布日期:2020-01-03 09:25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支撑架,尤指自行车支撑架。



背景技术:

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第m487245号的「自行车停车架」专利案,其为一种自行车停车架,包括底座上以一固定结构固定第一、二柱体,第一、二柱体的近上端位置分别套组第一、二定位座,一挂勾本体设挡板、第一、二挂勾部、抵靠部,挂勾本体对应第一、二定位座锁孔设有穿孔,两螺丝得穿贯穿孔而锁固至锁孔,底座固定结构包括两组接孔、两弹性抵迫片体及中间的锥度槽,一锥形固定块设有螺锁孔,一迫紧螺丝穿过底座底部通孔而螺锁其螺锁孔时得以锥度迫使弹性抵迫片体抵紧第一、二柱体固定。

然而,要通过停车架停放自行车时,在将自行车放置于停车架的过程中,难免使停车架倾斜,采用上述结构的停车架若倾斜,其呈x字形的底座会呈现只有单脚受力的状态,容易导致底座弯折甚至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支撑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行车支撑架,包括有一个基座、一个连接装置及一个支撑装置,该基座包括有一个第一连接臂、一个第一臂、一个第二臂、一个第三臂及一个第二连接臂,该第一臂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连接臂的一端,该第二臂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臂相异于该第一连接臂的一端,该第三臂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臂相异于该第一臂的一端,该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三臂相异于该第二臂的一端,该第一连接臂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连接臂的延伸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该连接装置同时连接于该第二连接臂相异于该第三臂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臂相异于该第一臂的一端,该支撑装置包括有一个立杆、一个第一挂件及一个第二挂件,该立杆的一端连接于该连接装置且相异的另一端沿高度方向往远离该连接装置的方向延伸,该第一挂件与该第二挂件连接于该立杆的一侧,该第一挂件与该第二挂件分别设置于不同高度的位置且位于该立杆的同一侧,该支撑架通过上述结构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且不容易损坏。

该第一连接臂、该第一臂、该第二臂、该第三臂及该第二连接臂都在同一平面上,该第一连接臂与该第一臂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该第一臂与该第二臂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该第二臂与该第三臂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该第三臂与该第二连接臂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

该基座包括有一个第一部件及一个第二部件,该第一连接臂设置于该第一部件的一端,该第一臂设置于该第一部件的两端之间,该第一部件相异于该第一连接臂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三连接臂,该第二连接臂设置于该第二部件的一端,该第三臂设置于该第二部件的两端之间,该第二部件相异于该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四连接臂,该第三连接臂与该第四连接臂彼此连接并形成该第二臂。

该连接装置包括有一个支撑脚、一个连接柱及一个第一锁定件,该连接柱连接于该支撑脚沿铅垂方向的上部,该连接柱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凹设有一个第一锁定孔,该立杆套设于该连接柱,该第一锁定件由该立杆的一侧穿过该立杆并锁设于该第一锁定孔。

该连接装置包括有一个第二锁定件,该连接柱邻近该支撑脚的一端沿铅垂方向凹设有一个第二锁定孔,该第二锁定件由该支撑脚的下部穿过该支撑脚并锁设于该第二锁定孔。

该立杆沿水平方向穿设有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及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该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沿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并排,该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沿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并排,该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沿高度方向的位置低于该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沿高度方向的位置,该第一挂件凸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凸缘并设置有两个第一防脱件,该两个第一定位凸缘插设于该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中相邻的两个,该两个第一防脱件分别固定连接于该两个第一定位凸缘的末端,该第二挂件凸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凸缘并设置有两个第二防脱件,该两个第二定位凸缘插设于该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中相邻的两个,该两个第二防脱件分别固定连接于该两个第二定位凸缘的末端。

该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的数量为四个,该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该第一定位孔沿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并排,四个该第二定位孔沿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并排,该四个第二定位孔沿高度方向的位置低于该四个第一定位孔沿高度方向的位置,该两个第一定位凸缘插设于该四个第一定位孔中相邻的两个,该两个第二定位凸缘插设于该四个第二定位孔中相邻的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支撑架通过上述结构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且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支撑架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支撑架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支撑架的剖面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支撑架第一、第二挂件改变位置后的剖面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支撑架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支撑架;20基座;21第一连接臂;22第一臂;23第二臂;24第三臂;25第二连接臂;26第一部件;27第二部件;28第三连接臂;29第四连接臂;30连接装置;31支撑脚;32连接柱;321第一锁定孔;322第二锁定孔;33第一锁定件;34第二锁定件;40支撑装置;41立杆;411第一定位孔;412第二定位孔;42第一挂件;421第一定位凸缘;422第一防脱件;43第二挂件;431第二定位凸缘;432第二防脱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支撑架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剖面结构图及使用状态图。本实用新型支撑架10包括有一个基座20、一个连接装置30及一个支撑装置40:

该基座20包括有一个第一连接臂21、一个第一臂22、一个第二臂23、一个第三臂24及一个第二连接臂25,该第一臂22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连接臂21的一端,该第二臂23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臂22相异于该第一连接臂21的一端,该第三臂24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臂23相异于该第一臂22的一端,该第二连接臂25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三臂24相异于该第二臂23的一端,该第二连接臂25相异于该第三臂24的一端对应该第一连接臂21相异于该第一臂22的一端,该第一连接臂21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连接臂25的延伸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该第一连接臂21、该第一臂22、该第二臂23、该第三臂24及该第二连接臂25都在同一平面上,该第一连接臂21与该第一臂22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该第一臂22与该第二臂23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该第二臂23与该第三臂24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该第三臂24与该第二连接臂25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使该基座20呈梯形。

该基座20包括有一个第一部件26及一个第二部件27,该第一连接臂21设置于该第一部件26的一端,该第一臂22设置于该第一部件26的两端之间,该第一部件26相异于该第一连接臂2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三连接臂28,该第二连接臂25设置于该第二部件27的一端,该第三臂24设置于该第二部件27的两端之间,该第二部件27相异于该第二连接臂25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第四连接臂29,该第三连接臂28与该第四连接臂29彼此连接并形成该第二臂23。

该连接装置30同时连接于该第二连接臂25相异于该第三臂24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臂21相异于该第一臂22的一端。

该连接装置30包括有一个支撑脚31、一个连接柱32、一个第一锁定件33及一个第二锁定件34,该连接柱32连接于该支撑脚31沿铅垂方向的上部,该连接柱32的一侧沿水平方向凹设有一个第一锁定孔321,该连接柱32邻近该支撑脚31的一端沿铅垂方向凹设有一个第二锁定孔322,该第二锁定件34由该支撑脚31的下部穿过该支撑脚31并锁设于该第二锁定孔322。

该支撑装置40包括有一个立杆41、一个第一挂件42及一个第二挂件43,该立杆41的一端连接于该连接装置30且相异的另一端沿高度方向往远离该连接装置30的方向延伸,该第一挂件42与该第二挂件43连接于该立杆41的一侧,该第一挂件42与该第二挂件43分别设置于不同高度的位置且位于该立杆41的同一侧。

该立杆41套设于该连接柱32,该第一锁定件33由该立杆41的一侧穿过该立杆41并锁设于该第一锁定孔321。

该立杆41沿水平方向穿设有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411及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412,该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411沿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并排,该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412沿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并排,该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412沿高度方向的位置低于该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411沿高度方向的位置。该第一挂件42凸设有两个第一定位凸缘421并设置有两个第一防脱件422,该两个第一定位凸缘421插设于该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411中相邻的两个,该两个第一防脱件422分别固定连接于该两个第一定位凸缘421的末端。该第二挂件43凸设有两个第二定位凸缘431并设置有两个第二防脱件432,该两个第二定位凸缘431插设于该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412中相邻的两个,该两个第二防脱件432分别固定连接于该两个第二定位凸缘431的末端。

该至少三个第一定位孔411在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为四个,该至少三个第二定位孔412在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该第一定位孔411沿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并排,四个该第二定位孔412沿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并排,该四个第二定位孔412沿高度方向的位置低于该四个第一定位孔411沿高度方向的位置,该两个第一定位凸缘421插设于该四个第一定位孔411中相邻的两个,该两个第二定位凸缘431插设于该四个第二定位孔412中相邻的两个。

该支撑架10能够以该第一挂件42与该第二挂件43分别勾住自行车的后上叉与后下叉,如此使自行车站立。该支撑架10以该基座20为底,既可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且不容易损坏。

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支撑架,其中支撑架包括有一个基座、一个连接装置及一个支撑装置,该基座包括有一个第一连接臂、一个第一臂、一个第二臂、一个第三臂及一个第二连接臂,该第一臂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连接臂的一端,该第二臂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臂相异于该第一连接臂的一端,该第三臂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二臂相异于该第一臂的一端,该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三臂相异于该第二臂的一端,该第一连接臂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连接臂的延伸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该连接装置同时连接于该第二连接臂相异于该第三臂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臂相异于该第一臂的一端,该支撑装置包括有一个立杆、一个第一挂件及一个第二挂件,该立杆的一端连接于该连接装置且相异的另一端沿高度方向往远离该连接装置的方向延伸,该第一挂件与该第二挂件连接于该立杆的一侧,该第一挂件与该第二挂件分别设置于不同高度的位置且位于该立杆的同一侧,该支撑架通过上述结构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且不容易损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