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前变速附座碳纤维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7791发布日期:2019-12-03 17:5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前变速附座碳纤维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车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前变速附座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车架作为整个自行车的骨架,最大程度地决定、影响了骑行姿势的正确性和舒适性,碳纤维强度高,质轻,是新生的材料,严格来讲是复合材料,其并非单一材料组成,其他树脂,玻纤,铝合金等,可依特性混合或搭接使用,是目前重量最轻的车架材料,碳纤维是一种复合材料,利用碳纤丝编织成布,经过预浸树脂的过程成为预浸布,再将预浸布裁型然后叠层并入模式加热成型,可依需求制成各种形状的车架。

目前市场上的自行车车前变速附座都是采用铝合金材质,是将铝合金附座粘胶放置在相应的位置,然后用铝合金或者不锈钢拉钉固定,采用此方式增加工艺流程、延长工时、提高成本,不利于产品的涂装等后序加工,存在松动或者脱落的安全隐患,从而在整体上降低前变速附座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前变速附座碳纤维自行车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自行车车前变速附座的安装方式令前变速附座整体上使用性能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前变速附座碳纤维自行车车架,包括碳纤维车架主体,所述碳纤维车架主体为菱形结构,且碳纤维车架主体竖向折角内部连接有碳纤维车架立管,并且碳纤维车架立管顶端凸出于碳纤维车架主体顶部,所述碳纤维车架立管下方外部连接有前变速附座,且前变速附座与碳纤维车架立管由碳纤维预浸布一体热固成型。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车架主体横向折角一端连接有车架后叉片,且碳纤维车架主体横向折角另一端连接有车架头管。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车架主体下方内部分别开设有后变速连接孔和前变速连接孔,且后变速连接孔和前变速连接孔的两端在碳纤维车架主体外壁上均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车架头管右侧外部连接有固定连接块,且固定连接块右侧外部安装有连接线整理件,并且连接线整理件为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后变速连接孔和前变速连接孔的一侧开口均位于碳纤维车架主体近车架头管处,且后变速连接孔的另一侧开口位于碳纤维车架主体近车架后叉片处,前变速连接孔的另一侧开口位于碳纤维车架主体近底端折角处。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整理件侧面设置有开口结构,且开口结构为“z”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前变速附座碳纤维自行车车架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可以减少组装的工艺流程、减少工时和降低成本,方便后期涂装的加工,也可以解决前变速附座容易脱落的缺陷,从而整体上提高前变速附座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前变速附座碳纤维自行车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前变速附座碳纤维自行车车架的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前变速附座碳纤维自行车车架的连接线整理件俯视图。

图中:1、碳纤维车架主体,2、车架后叉片,3、碳纤维车架立管,4、固定连接块,5、车架头管,6、后变速连接孔,7、前变速附座,8、前变速连接孔,9、连接线整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前变速附座碳纤维自行车车架,包括碳纤维车架主体1,碳纤维车架主体1为菱形结构,且碳纤维车架主体1竖向折角内部连接有碳纤维车架立管3,并且碳纤维车架立管3顶端凸出于碳纤维车架主体1顶部,碳纤维车架主体1横向折角一端连接有车架后叉片2,且碳纤维车架主体1横向折角另一端连接有车架头管5,此结构使得车架后叉片2和车架头管5分别位于碳纤维车架主体1的两端,方便使用者安装自行车的其他部件,车架头管5右侧外部连接有固定连接块4,且固定连接块4右侧外部安装有连接线整理件9,并且连接线整理件9为环形结构,此结构令使用者可以将多根连接线穿过环形结构的连接线整理件9,令连接线整理件9的侧壁能够对多根连接线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持续保持连接线的整洁,在组装时不会妨碍车篮的安装,连接线整理件9侧面设置有开口结构,且开口结构为“z”形结构,此结构使得骑车者可以通过连接线整理件9的开口结构将碳纤维车架主体1前方的多根连接线卡入环形结构的连接线整理件内部进行整理,且连接线无法通过自身在骑行中产生震动而从“z”形结构的开口结构中移动至连接线整理件9外部,碳纤维车架主体1下方内部分别开设有后变速连接孔6和前变速连接孔8,且后变速连接孔6和前变速连接孔8的两端在碳纤维车架主体1外壁上均设有开口,此结构令使用者可以通过后变速连接孔6和前变速连接孔8两侧的开口将前后变速连接线穿入碳纤维车架主体1内部,以令前后变速连接线不用被绑在碳纤维车架主体1外部,对前后变速连接线起到遮挡作用,减少前后变速连接线受到的风吹雨淋,且令前后变速连接线的走线更加隐蔽,令本自行车的走线更加美观,后变速连接孔6和前变速连接孔8的一侧开口均位于碳纤维车架主体1近车架头管5处,且后变速连接孔6的另一侧开口位于碳纤维车架主体1近车架后叉片2处,前变速连接孔8的另一侧开口位于碳纤维车架主体1近底端折角处,此结构使得后变速连接孔6和前变速连接孔8的位置与长度均符合一般自行车前后变速连接线的走线位置,既令车前后变速连接线能够插入后变速连接孔6和前变速连接孔8内部进行隐蔽,又不会影响前后变速连接线两端与其他部件的安装连接,碳纤维车架立管3下方外部连接有前变速附座7,且前变速附座7与碳纤维车架立管3由碳纤维预浸布一体热固成型,本带前变速附座碳纤维自行车车架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可以减少组装的工艺流程、减少工时和降低成本,方便后期涂装的加工,也可以解决前变速附座容易脱落的缺陷,从而整体上提高前变速附座的使用性能。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带前变速附座碳纤维自行车车架时,骑行者首先可以将坐垫和座杆依次安装在碳纤维车架立管3上方,然后将导轮、飞轮等物体安装在碳纤维车架主体1左侧的车架后叉片2上,然后再将车首竖杆插入车架头管6内部,再将前叉、车把、花鼓、刹车碟盘、刹车夹器、轮圈、轮胎等物品进行安装,然后再将变速把手安装在车把上方,然后将前变速器安装在前变速附座7上,再令前变速线和后变速线分别穿过前变速连接孔8和后变速连接孔6后完成前变速器和后变速器的安装,再对刹车把手进行安装,此时骑行者可以将刹车线通过固定连接块4前方的连接线整理件9的开口结构套入连接线整理件9内部完成整理固定,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