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共享自行车的锁具组件和共享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5565发布日期:2020-09-08 13:49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共享自行车的锁具组件和共享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共享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共享自行车的锁具和共享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电动助力车等两轮车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代步工具,应用广泛。近年来,共享自行车的商业模式发展迅速,进一步带动了自行车行业的发展。

作为可公共使用的自行车,其对性能、可靠性方面的要求与传统自行车有所不同。此外,如何保证车辆的可靠性、便于运营方进行维护,也是本领域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

共享自行车需要具有完善的车辆上锁、解锁控制系统,从而满足提供车辆租赁服务的要求。在现有技术中,共享自行车的锁具中设置有通讯模块,通过手机或服务器向锁具发送信号,从而使锁具执行解锁动作。这种实施方式要求车锁具有较高的结构、功能可靠性。

对于这种锁具,共享自行车的运营方需要定期对锁具、车辆进行维护,以保证锁具和车辆能够正常运转。为了延长锁具的维护周期,本领域技术人员尝试采用太阳能电池板、车轮发电器等装置为锁具供电,以保证锁具的正常用电。但是,这写实施方式的可靠性较低,充电线路以及充电装置容易受损。而对于只采用内装电池的锁具而言,维护时需要将锁具拆开更换电池,维护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共享自行车的锁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共享自行车的锁具组件,该锁具包括:

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整体结构的背面具有镂空;

电气仓,所述电气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电池容纳槽,所述电池容纳槽上设置有电连接点,所述电气仓内设置有电气部件,所述电连接点与所述电气部件形成电连接,所述电气仓设置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电池容纳槽穿过所述镂空延伸至所述主壳体之外,所述电池容纳槽位于所述主壳体之外的一侧具有开口;

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被配置为能通过所述开口插接固定在所述电池容纳槽中,并与所述电连接点形成接触式电连接;

后盖,所述后盖该设在所述主壳体的整体结构的背面,所述电池容纳槽封闭在所述后盖与所述主壳体之间,所述后盖被配置为用于与共享自行车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点为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槽内壁上的触点焊盘,所述触点焊盘位于所述电池容纳槽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内壁上,所述电池模组上具有输电点,在所述电池模组插接固定在所述电池容纳槽中时,所述输电点与所述触点焊盘相互贴合接触。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点为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槽上的第一导电插接部,所述电池模组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电插接部位置对应的第二导电插接部,在所述电池模组插接固定在所述电池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一导电插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插接部插接固定并形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气部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连接点之间设置有导电线缆,所述导电线缆从所述电气仓的外表面之外延伸至所述电气仓内部。

可选地,所述电池容纳槽的开口处旋转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被配置为能旋转到关闭位置以封闭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电池容纳槽的开口的边缘处形成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电池模组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在所述电池模组插接固定在所述电池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容纳槽的内壁上形成有凸棱,所述凸棱沿着从所述开口向所述电池容纳槽内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电池模组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滑槽,所述凸棱被配置为能嵌入所述滑槽内,用于引导所述电池模组滑入所述电池容纳槽内。

可选地,所述主壳体包括前壳和底板,所述底板扣合在所述前壳,所述前壳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电气仓的空间,所述底板的外表面作为所述主壳体的背面,所述镂空形成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镂空的形状与所述电池容纳槽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电气仓包括第一仓壳和第二仓壳,所述第一仓壳扣合在所述第二仓壳上,所述电池容纳槽形成在所述第二仓壳的外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后盖的形状与所述主壳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后盖具有侧壁,所述后盖固定扣合在所述主壳体的整体结构的背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共享自行车,包括上述锁具组件和车身主体,所述后盖与所述车身主体固定连接,所述锁具组件包括锁栓,所述锁栓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上,所述锁栓被配置为用于阻止共享自行车的车轮转动或阻止共享自行车的车把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所述电磁容纳槽位于在主壳体之外,为更换电池提供便利,维护方便。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具组件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气仓装配在主壳体内的背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具组件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共享自行车的锁具组件,该锁具组件包括主壳体、电气仓、电池模组3、后盖4以及锁栓5,如图1所示。

所述主壳体用于容纳锁具组件中的各个功能部件,如图1所示,所述主壳体的整体结构的背面具有镂空121,该镂空121用于暴露锁具组件的电池模组3。

所述电气仓用于容纳锁具组件中的电气部件,电气仓提供密封保护作用,从而防止电气部件被液体、灰尘等异物侵入,保证电气部件的功能可靠性。

所述电气部件通常包括电机、电路板、传感器等部件,这些电气部件均可以设置在所述电气仓内部。特别地,如图1所示,所述电气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电池容纳槽21,即所述电池容纳槽21位于所述电气仓的外部。所述电池容纳槽21上设置有电连接点,所述电连接点通过用于电连接的结构与位于所述电气仓内部的电气部件形成电连接。上述用于电连接的结构会穿过所述电气仓的结构,即从电气仓的外表面穿入至电气仓内部。电气仓的机构与电连接结构配合形成密封,起到防水、防异物的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电气仓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而位于电气仓外表面上的电池容纳槽21则可以从所述主壳体的镂空121处伸至所述主壳体之外。图2示出了电气仓装配在主壳体内时主壳体的背面的结构,可见所述电池容纳槽21从主壳体的镂空121处伸出。所述电池容纳槽21的一侧具有开口211。所述开口211开设的位置和方向使得,在电气仓装配至主壳体上时,开口211位于主壳体之外。可选地,所述开口211的朝向可以平行于所述主壳体的背面,也可以垂直于主壳体的背面,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严格限制。

所述开口211用于供所述电池模组3装入所述电池容纳槽21中。所述电池模组3被配置为可以通过所述开口211插接固定在所述电池容纳槽21中。例如,维护人员可以从所述开口处将所述电池模组推入电池容纳槽中,并通过电池容纳槽和电池模组上设置的结构使电池模组固定在容纳槽中。在所述电池模组插接固定在所述电池容纳槽中时,其能与所述电连接点形成接触式的电连接。这样,电池模组能够通过所述电连接点将电能传输至位于电气仓内的电气部件。

所述后盖4盖设在所述主壳体的背面,所述后盖4用于将所述电池容纳槽21封住,避免电池容纳槽21暴露在外,如图2、4所示。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盖4可以具有侧壁,从而与所述主壳体的背面形成包封结构,以将所述电池容纳槽封闭在内。或者,所述后盖可以是平板结构,所述主壳体的背面边缘形成有侧壁,也可以与所述后盖形成封闭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具体限制,满足后盖与所述主壳体将电池容纳槽封闭在两者之间即可。所述后盖对主壳体起到承载、支撑的作用,在将锁具组件装配到自行车上时,所述后盖用于与自行车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具组件的优点在于,在实际使用时,后盖和主壳体形成整体封闭结构,使用者无法观察到电池容纳槽以及电池模组。主壳体和后盖能够对锁具的各个功能部件以及电池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而在需要更换电池时,维护人员可以将主壳体从后盖上拆下,在无需拆解主壳体的情况下,就可以将旧的电池模组从电池容纳槽中取出,进而更换新的电池模组。之后,直接将主壳体装回到后盖上即可完成电池更换。整个操作过程容易实现。该锁具组件既满足了对锁具各个组件进行保护的要求又便于维护更换电池模组。

可选地,所述电连接点位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槽内壁上的触点焊盘,所述触点焊盘用于与所述电池模组接触形成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触点焊盘位于所述电池容纳槽的与所述开口相对的内壁上。这样,电池模组插入电池容纳槽中时能够直接的压在触点焊盘上,点连接可靠性更高。所述电池模组上则相应形成有输电点,输电点用于与所述触点焊盘相互贴合接触,实现接触式电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触点焊盘和输电点均可以采用金属片、金属弹片等金属结构制成,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限制。触点焊盘与输电点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更低,在装配时定位简单,不容易出现装配、输电故障。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点为设置在所述电池容纳槽21上的第一导电插接部,如图1所示。所述电池模组上则相应设置有第二导电插接部。所述第一导电插接部与第二导电插接部能够相互插接固定,从而形成电连接。第一导电插接部和第二导电插接部中分别具有用于电连接的电路结构,在两者插接时,电路结构会被封在两者内部,不会暴露在外,从而实现密封、可靠的电连接效果。在所述电池模组插接固定在所述电池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二导电插接部会与所述第一导电插接部的位置对应,两者插接在一起。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插接部可以是从所述电池模组上伸出的两支导电插头,所述第一导电插接部可以是设置在电池容纳槽中的两个导电插座。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第一、第二导电插接部的电连接可靠性加高,不会因为振动、外界碰撞等因素引起电池模组与电连接点发生接触不良。而且,电连接关系稳定也能够改善电池模组的输电稳定性,延长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此外,第一导电插接部与第二导电插接部之间的插接固定关系也能间接起到将电池模组固定在电池容纳槽中的辅助作用。

可选地,所述电气部件包括电路板,如图1所示。所述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有芯片、控制电路等电路结构,从而对其它电气部件例如电机、传感器、通信模块等进行控制。

优选地,所述电连接点可以直接与所述电路板形成电连接,将电能输送到电路板上,经由电路板将电能输送到电机等电气部件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连接点之间通过导电线缆实现电连接。也即,上述用于电连接的结构可以是导电线缆。所述导电线缆从所述电气仓的外表面之外,穿过所述电气仓的结构并延伸至所述电气仓的内部。利用导电线缆实现电连接点与电气部件之间的电连接,一方面能够保证输电的可靠性,导电线缆相对于激光焊接的电路而言可靠性更高,不易被损坏。另一方面,导电线缆与电气仓的结构之间能够形成密封连接,降低导电结构因穿过电气仓的结构而造成密封性减弱的可能性。所述电气仓的仓壁上可以形成有用于固定、引导导电线缆的结构。

可选地,所述电池容纳槽的开口处可以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以可旋转的形式连接在所述开口的边缘处。盖板可以通过旋转盖设在所述开口上,从而将所述开口封住。盖板可以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维护人员可以在更换电池模组是打开所述盖板,完成更换后关闭所述盖板。盖板能够对电池模组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避免电池模组从所述电池容纳槽中移出。

在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容纳槽21的开口211的边缘可以形成有第一卡接部212,如图1、2所示。相应地,所述电池模组3上则设置有第二卡接部。在所述电磁模组插接固定在所述电磁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够与第一卡接部212之间形成卡接连接,从而将所述电池模组3卡接固定在电池容纳槽21中,防止电池模组3以外脱出。在需要更换电池模组时,维护人员只需扳动所述第一卡接部,使所述第一卡接部稍微变形,从而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脱开,以便更换电池模组。在将新的电池模组插入电池容纳槽后,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能够自动卡合。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装配方便,卡接固定的可靠性高,维护人员拆卸、装配的操作过程简单。

可选地,所述电池容纳槽的内壁上形成有凸棱,所诉凸棱沿着从所述开口向容纳槽内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电池模组上则对应形成有滑槽。当电池模组从开口处插入所述电池容纳槽时,所述凸棱能够嵌入所述滑槽,从而对所述电池模组起到引导作用,使电池模组能够顺畅、准确的滑入电池容纳槽内,实现稳定的装配。降低电池模组在装入电池容纳槽中时出现错位、卡止等情况的可能性,为电池组件的装卸提供便利。

可选地,所述主壳体包括前壳11和底板12,如图1、2所示。所述底板12扣合在所述前壳11上,前壳11与底板1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电气仓以及其它部件的空间。所述底板12的外表面作为所述主壳体的背面,镂空121即形成在底板12上。在电气仓装配于主壳体内时,所述电池容纳槽21从所述主壳体的背面伸出。所述镂空121的形状与所述电池容纳槽21的形状相匹配,例如,电池容纳槽21整体呈矩形结构,所述镂空121呈矩形形状。通过这种设计,一方面对于主壳体、电气仓的装配更便捷,另一方面,使得主壳体和电气仓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配合关系,不易发生变形、松动等现象。主壳体与电气仓之间除了通过螺丝、定位结构实现定位、固定之外,还可以通过所述镂空与电池容纳槽之间的匹配实现定位作用。而且,所述镂空的形状与电池容纳槽的形状相匹配能够提高主壳体的密封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电气仓可以包括第一仓壳201和第二仓壳202,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仓壳201扣合在所述第二仓壳202上,第一仓壳与第二仓壳可以形成密封关系。所述电池容纳槽21形成在所述第二仓壳202的外表面上。第一仓壳201与第二仓壳202扣合形成的区域用于容纳电机、电路板等电气部件。这种实施方式能够便于对电气仓以及电气部件进行装配固定,电池装配槽也能够与电气仓形成稳定的一体化结构。

可选地,如图1、3、4所示,所述后盖4的形状可以与所述主壳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后盖4上形成有侧壁,通过后盖4上的侧壁与主壳体整体的背面之间围合形成的空间,可以将所述电池容纳槽21封在所述后盖4与主壳体的背面之间。所述后盖在锁具组件中起到支架、托壳的作用,因此在其上形成有侧壁的实施方式中,后盖能够更有效、稳定的对主壳体起到支撑、定位作用,保证了锁具组件安装在车上的可靠性。而且,通过后盖上形成侧壁构成收容电池容纳槽的空间,省去了在主壳体的背面形成侧壁的设计。这样能够使电池模组的拆装更便捷,电池模组的拆装不会受到主壳体的遮挡、阻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共享自行车。该共享自行车包括了车身主体和上述锁具组件。所述锁具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车身主体上。其中后盖直接固定在车身主体上,主壳体设置在后盖上。锁具组件包括锁栓5,锁栓5以可移动的形式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上。所述锁栓5被配置为用于阻止所述共享自行车的车轮转动,或者阻止所述共享自行车的车把转动。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