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站天线外罩的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1590发布日期:2020-04-28 19:43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基站天线外罩的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站天线外罩的运输车。



背景技术:

天线是基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罩作为天线重要的部分之一。基站天线生产分为几个阶段,首先生产反射板,再在反射板上组装相关零部件,然后对反射板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再装上外罩形成最终的天线成品(备注:以下所述的天线外罩是指反射板以及其他零部件已经装入到天线外罩内的情况)。而以往天线外罩的运输主要采取人工搬运的方法,效率低下;即便采用传统板车捆绑天线外罩,也因为不同型号的天线外罩从而需要不同大小的板车,非常不方便,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基站天线外罩的运输车,该运输车根据外罩的特点设计而成,可根据外罩的长度适配调节运输车上夹具之间的位置,根据外罩宽度适配调节限位结构的位置,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搬运且检修方便,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基站天线外罩的运输车,其中天线外罩上设置有的安装架,运输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顶面上的若干个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顶面上用于防止天线外罩位移的限位结构以及设置在底板底面上的支撑脚,底板通过支撑脚滑动连接在车体顶面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包括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底板上还设置有若干组用于调节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之间距离的通孔;夹具还包括用于固定支撑脚的螺栓,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将支撑脚固定在底板底面上。

优选的,平行运输车宽度方向,底板上还设置有长条孔,限位结构可沿长条孔位移。

优选的,底板上中心位置还设有用于插入安装架的方形孔,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方形孔的周围。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为块状。

优选的,所述车体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底面的若干个万向轮、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竖向支撑杆以及水平连接竖向支撑杆的水平支撑杆,该水平支撑杆位于竖向支撑杆的顶端。

优选的,底座与水平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固杆;水平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固杆;竖向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加固杆。

优选的,竖向支撑杆为pvc管;水平支撑杆为无磁sus304圆管;第一加固杆、第二加固杆以及第三加固杆为无磁sus304圆管。

优选的,夹具采用无磁sus304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运输车根据天线外罩的特点设计而成,夹具整体为板状,可设置多个夹具,夹具通过支撑脚滑动连接在车体上,可根据天线外罩的长度适配调节夹具间的位置;另外由于车体的长度和宽度是固定的,为了最大限度的适配不同长度的天线,底板上设置有多组用于调节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之间的距离通孔,如果车体不够长时,可以缩小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之间的距离,让底板尽可能的向车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以弥补车体长度有限的问题;底板上还设置有长条孔,限位结构可沿长条孔位移,可根据天线外罩宽度适配调节限位结构的位置,从而防止天线外罩滑落。

2、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工搬运且检修方便,省时省力。

3、该运输车整体采用无磁材质且车体部分主要采用pvc材质,既不影响天线外罩的测试性能又满足了车身轻便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了本运输车承载天线外罩时的正视图;

图2展示了本运输车承载天线外罩时的立体图;

图3展示了图1中a-a处夹具与天线外罩的剖视图;

图4展示了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1-1-底座;1-2-万向轮;1-3-竖向支撑杆;1-4-水平支撑杆;1-5-第一加固杆;1-6-第一加固杆;1-7-第一加固杆;2-夹具;2-1-底板;2-1-1-通孔;2-1-2-长条孔;2-1-3-方形孔;2-2-限位结构;2-3-支撑脚;2-3-1-第一支撑脚;2-3-2-第二支撑脚;3-天线外罩;3-1-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4,展示了一种用于基站天线外罩的运输车,其中天线外罩3上设置有的安装架3-1,运输车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车体顶面上的若干个夹具2;所述车体1包括底座1-1、设置在底座底面的若干个万向轮1-2、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竖向支撑杆1-3以及水平连接竖向支撑杆的水平支撑杆1-4,该水平支撑杆位于竖向支撑杆的顶端;

所述夹具包括底板2-1、设置在底板顶面上用于防止天线外罩位移的块状的限位结构2-2、设置在底板底面上的支撑脚2-3、用于固定支撑脚的螺栓;所述支撑脚2-3包括第一支撑脚2-3-1和第二支撑脚2-3-2;底板上还设置有若干组用于调节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之间距离的通孔2-1-1,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将支撑脚固定在底板底面上;另外底板通过支撑脚滑动连接在水平支撑杆上。由于夹具通过支撑脚滑动连接在车体上,可根据天线外罩的长度适配调节夹具与夹具之间的位置;另外由于车体的长度和宽度是固定的,为了最大限度的适配不同长度的天线,底板上设置有多组用于调节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之间的距离通孔,如果车体不够长时,可以缩小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之间的距离,让底板尽可能的向车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以弥补车体长度有限的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确保限位结构在运输车宽度方向灵活调节位置,底板上还设置有长条孔2-1-2,限位结构可沿长条孔位移。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天线外罩上的安装架有伸展的空间,底板上中心位置还设有用于插入安装架的方形孔2-1-3,所述通孔2-1-1均匀分布在方形孔2-1-3的周围。

进一步的,根据运输车承载能力的不同,当需要承载重型的天线外罩时(即反射板等零部件已装入外罩中),运输车的底座与水平支撑杆之间可设置第一加固杆1-5;水平支撑杆之间可设置第二加固杆1-6;竖向支撑杆之间可设置第三加固杆1-7。

进一步的,为确保天线外罩在测试时不受运输车自身材料所引起的磁场干扰,竖向支撑杆为pvc管;水平支撑杆为无磁sus304圆管;第一加固杆、第二加固杆以及第三加固杆为无磁sus304圆管;夹具采用无磁sus304材质制成。

另外,本具体实施例中一个夹具上只设置了一个限位结构,因为天线外罩有自身重量,只对天线外罩一侧边进行限位就可以防止其滑落,这样可以降低夹具的生产成本同时也减轻车体的载重量,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在夹具上设置2个限位结构,从而从天线的宽度方向对天线外罩的两侧边都进行限位。

工作原理:

第一步:根据天线外罩的长度,使得夹具在水平支撑杆上位移,从而调节夹具与夹具之间的距离;根据天线外罩长度,再选择底板上的相关通孔,将螺栓穿过通孔从而把支撑脚固定在底板底面上;

第二步:将外罩放置在底板上。(注意:如果放置夹具的位置正好对应有安装架,此时确保其能对应插入到方形孔内。)

第三步:根据天线外罩的宽度,将限位结构可沿长条孔位移至合适位置对天线外罩进行限位,防止外罩滑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