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机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8302发布日期:2020-05-15 16:3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机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装置,属于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机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转向设备包括转向机、转向垂臂与转向机支架,但是,传统的转向机支架都为单独设计结构,未考虑与其它支架进行融合设计,导致转向机支架体积较大,重量也较重,非常不便于装配。

申请公布号为cn106428206a,申请公布日为2017年2月22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客车双拉杆转向系统的布置结构,其包括转向机、转向机支架与中间垂臂,转向机通过转向机支架固定在车架左纵梁上,中间垂臂支架固定在车架左纵梁上,转向垂臂的一端与转向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转向垂臂的另一端经第一直拉杆与中间垂臂相连接。虽然该设计能够提高转向操纵的轻便性,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该设计中的转向机支架仅起连接转向机、车架纵梁的作用,不能兼具其余连接支架的功能,集成化程度较低,导致转向设备的整体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既不利于装配,也不符合轻量化趋势。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集成化程度较低、不利于装配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集成化程度较高、利于装配的转向机支架结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转向机支架结构,包括机支架板体及其上开设的输出轴孔;

所述转向机支架结构还包括机支架板体上开设的架机连接孔与架架连接孔,所述输出轴孔的数量为一个,架机连接孔、架架连接孔的数量都为多个;所有的架机连接孔在机支架板体上所围成的区域为架机连接区,所有的架架连接孔在机支架板体上所围成的区域为架架连接区,所述输出轴孔全部或部分落入架机连接区内,所有的架架连接孔都位于架机连接区之外,且架架连接区的面积大于架机连接区的面积。

所述输出轴孔为腰型孔,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弧孔部、中孔部、右弧孔部,左弧孔部位于架机连接区之外,右弧孔部位于架机连接区之内。

所述架架连接孔包括左上架架孔、左下架架孔、右上架架孔与右下架架孔,左上架架孔、左下架架孔都位于架机连接区的左侧,右上架架孔、右下架架孔都位于架机连接区的右侧;

所述左上架架孔、右上架架孔之间的距离为上孔距,左下架架孔、右下架架孔之间的距离为下孔距,左上架架孔、左下架架孔之间的距离为左孔距,右上架架孔、右下架架孔之间的距离为右孔距,且上孔距、下孔距都大于左孔距、右孔距。

所述左上架架孔、左下架架孔、右上架架孔、右下架架孔中,除右上架架孔、右下架架孔之外,任意相邻两孔的连接线都为斜线。

所述机支架板体包括左机支板体、中机支板体与右机支板体,所述左机支板体的左侧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上架架孔、左下架架孔,左机支板体的左侧部经中机支板体与右机支板体的左侧部相连接,右机支板体的右侧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右上架架孔、右下架架孔;所述输出轴孔的一端位于左机支板体内,另一端位于中机支板体内。

所述架机连接孔包括左上架机孔、左下架机孔、右上架机孔与右下架机孔,左上架机孔、左下架机孔分别开设于左机支板体、中机支板体的交接处的上下两端,右上架机孔、右下架机孔分别开设于中机支板体、右机支板体的交接处的上下两端;

所述左孔距小于左上架机孔、左下架机孔的间距,右孔距小于右上架机孔、右下架机孔的间距,上孔距大于左上架机孔、右上架机孔的间距,下孔距大于左下架机孔、右下架机孔的间距。

所述架机连接孔还包括右中架机孔,该右中架机孔位于右上架机孔、右下架机孔之间,且右中架机孔与输出轴孔正对设置。

所述左上架架孔低于左上架机孔设置,左下架架孔高于左下架机孔设置,右上架架孔低于右上架机孔设置,右下架架孔高于右下架机孔设置。

所述左上架架孔与左上架机孔之间设置有一号辅助支架孔,左上架架孔与左下架架孔之间设置有二号辅助支架孔。

所述机支架板体为中心面自身对称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机支架结构中,包括机支架板体及其上开设的输出轴孔、架机连接孔、架架连接孔,其中,架机连接孔用于转向机支架、转向机之间的连接,架架连接孔用于转向机支架、大铸件支架之间的连接,而大铸件支架不仅能与车架纵梁相连接,还能与其余部件进行连接,扩展性较强,使得本转向机支架能够融合其余支架的功能,而不只限于装配转向机,集成化程度较高,从整体上缩小了转向设备的占据空间,便于提高装配效率。因此,本发明不仅集成化程度较高,而且利于装配。

2、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机支架结构中,机支架板体经架架连接孔与大铸件支架上的铸件支柱相连接,铸件支柱使得转向机支架、大铸件支架之间在高度上具备较大的空间,同时,左上架架孔、左下架架孔、右上架架孔、右下架架孔的开设位置及间距的设计又能确保铸件支柱之间具备较大的跨距,该种大高度+大跨距的设计不仅利于装配转向垂臂,而且便于后续转向垂臂的运转。因此,本发明便于转向垂臂的装配与应用。

3、本实用新型一种转向机支架结构中,只包括机支架板体及其上开设的输出轴孔、架机连接孔、架架连接孔,该设计不仅集成化程度较高,而且结构清晰、直观,便于制造,铸造成本较低,尤其当机支架板体为中心面自身对称结构时,还能使转向机左右布置形式可以通用,扩大本设计的应用范围。因此,本发明不仅制造成本较低,而且便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转向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大铸件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车架纵梁1、大铸件支架2、铸件支柱21、转向机3、转向垂臂30、转向机输出轴31、转向机支架4、机支架板体41、左机支板体411、中机支板体412、右机支板体413、输出轴孔42、左弧孔部421、中孔部422、右弧孔部423、架机连接孔43、左上架机孔431、左下架机孔432、右上架机孔433、右下架机孔434、右中架机孔435、架架连接孔44、左上架架孔441、左下架架孔442、右上架架孔443、右下架架孔444、上孔距445、下孔距446、左孔距447、右孔距448、架机连接区45、架架连接区46、一号辅助支架孔47、二号辅助支架孔48、板体对称中心线4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5,一种转向机支架结构,包括机支架板体41及其上开设的输出轴孔42;

所述转向机支架结构还包括机支架板体41上开设的架机连接孔43与架架连接孔44,所述输出轴孔42的数量为一个,架机连接孔43、架架连接孔44的数量都为多个;所有的架机连接孔43在机支架板体41上所围成的区域为架机连接区45,所有的架架连接孔44在机支架板体41上所围成的区域为架架连接区46,所述输出轴孔42全部或部分落入架机连接区45内,所有的架架连接孔44都位于架机连接区45之外,且架架连接区46的面积大于架机连接区45的面积。

所述输出轴孔42为腰型孔,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弧孔部421、中孔部422、右弧孔部423,左弧孔部421位于架机连接区45之外,右弧孔部423位于架机连接区45之内。

所述架架连接孔44包括左上架架孔441、左下架架孔442、右上架架孔443与右下架架孔444,左上架架孔441、左下架架孔442都位于架机连接区45的左侧,右上架架孔443、右下架架孔444都位于架机连接区45的右侧;

所述左上架架孔441、右上架架孔443之间的距离为上孔距445,左下架架孔442、右下架架孔444之间的距离为下孔距446,左上架架孔441、左下架架孔442之间的距离为左孔距447,右上架架孔443、右下架架孔444之间的距离为右孔距448,且上孔距445、下孔距446都大于左孔距447、右孔距448。

所述左上架架孔441、左下架架孔442、右上架架孔443、右下架架孔444中,除右上架架孔443、右下架架孔444之外,任意相邻两孔的连接线都为斜线。

所述机支架板体41包括左机支板体411、中机支板体412与右机支板体413,所述左机支板体411的左侧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上架架孔441、左下架架孔442,左机支板体411的左侧部经中机支板体412与右机支板体413的左侧部相连接,右机支板体413的右侧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右上架架孔443、右下架架孔444;所述输出轴孔42的一端位于左机支板体411内,另一端位于中机支板体412内。

所述架机连接孔43包括左上架机孔431、左下架机孔432、右上架机孔433与右下架机孔434,左上架机孔431、左下架机孔432分别开设于左机支板体411、中机支板体412的交接处的上下两端,右上架机孔433、右下架机孔434分别开设于中机支板体412、右机支板体413的交接处的上下两端;

所述左孔距447小于左上架机孔431、左下架机孔432的间距,右孔距448小于右上架机孔433、右下架机孔434的间距,上孔距445大于左上架机孔431、右上架机孔433的间距,下孔距446大于左下架机孔432、右下架机孔434的间距。

所述架机连接孔43还包括右中架机孔435,该右中架机孔435位于右上架机孔433、右下架机孔434之间,且右中架机孔435与输出轴孔42正对设置。

所述左上架架孔441低于左上架机孔431设置,左下架架孔442高于左下架机孔432设置,右上架架孔443低于右上架机孔433设置,右下架架孔444高于右下架机孔434设置。

所述左上架架孔441与左上架机孔431之间设置有一号辅助支架孔47,左上架架孔441与左下架架孔442之间设置有二号辅助支架孔48。

所述机支架板体41为中心面自身对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向机支架结构即为附图中的转向机支架4。

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向机支架4采用中心面自身对称的铸件结构,使得转向机3左右布置形式可以通用,转向机支架4上的一号辅助支架孔47、二号辅助支架孔48可用于其他零部件的固定,比如转向散热器等。架机连接孔43中穿设有固定螺栓以将转向机3固定在转向机支架4上,转向垂臂30采用锁紧螺母固定在转向机3的输出轴端上,转向机支架4依次经架架连接孔44、铸件支柱21与大铸件支架2进行连接。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5,一种转向机支架结构,包括机支架板体41(优选机支架板体41为中心面自身对称结构)及其上开设的输出轴孔42、架机连接孔43与架架连接孔44,所述输出轴孔42的数量为一个,架机连接孔43、架架连接孔44的数量都为多个;所有的架机连接孔43在机支架板体41上所围成的区域为架机连接区45,所有的架架连接孔44在机支架板体41上所围成的区域为架架连接区46,所述输出轴孔42全部或部分落入架机连接区45内,所有的架架连接孔44都位于架机连接区45之外,且架架连接区46的面积大于架机连接区45的面积。优选输出轴孔42为腰型孔,包括依次连接的左弧孔部421、中孔部422、右弧孔部423,左弧孔部421位于架机连接区45之外,右弧孔部423位于架机连接区45之内。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架架连接孔44包括左上架架孔441、左下架架孔442、右上架架孔443与右下架架孔444,左上架架孔441、左下架架孔442都位于架机连接区45的左侧,右上架架孔443、右下架架孔444都位于架机连接区45的右侧;所述左上架架孔441、右上架架孔443之间的距离为上孔距445,左下架架孔442、右下架架孔444之间的距离为下孔距446,左上架架孔441、左下架架孔442之间的距离为左孔距447,右上架架孔443、右下架架孔444之间的距离为右孔距448,且上孔距445、下孔距446都大于左孔距447、右孔距448。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机支架板体41包括左机支板体411、中机支板体412与右机支板体413,所述左机支板体411的左侧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左上架架孔441、左下架架孔442,左机支板体411的左侧部经中机支板体412与右机支板体413的左侧部相连接,右机支板体413的右侧部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右上架架孔443、右下架架孔444;所述输出轴孔42的一端位于左机支板体411内,另一端位于中机支板体412内。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3,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架机连接孔43包括左上架机孔431、左下架机孔432、右上架机孔433与右下架机孔434,左上架机孔431、左下架机孔432分别开设于左机支板体411、中机支板体412的交接处的上下两端,右上架机孔433、右下架机孔434分别开设于中机支板体412、右机支板体413的交接处的上下两端;所述左孔距447小于左上架机孔431、左下架机孔432的间距,右孔距448小于右上架机孔433、右下架机孔434的间距,上孔距445大于左上架机孔431、右上架机孔433的间距,下孔距446大于左下架机孔432、右下架机孔434的间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