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倾杆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8492发布日期:2020-08-05 00:51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倾杆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倾杆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越来越普及,拥有汽车的家庭数量也在持续增加,汽车已然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出行交通工具。

为了保证人们在驾驶汽车中的安全,避免人们在驾驶汽车过程中,转弯速度过快或者转弯幅度过大而引起车辆侧翻,我们会选择在车辆上加装防倾杆。为了避免加装防倾杆后给车辆的燃油性、操控性及节能减排带来不必要的影响,我们选择为车辆安装一种内部中空的轻量化防倾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倾杆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加装笨重防倾杆后给车辆的燃油性、操控性及节能减排带来不必要影响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倾杆,包括:

内部中空的防倾杆本体,所述防倾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车辆的防倾杆连杆连接的连接通孔;

套设在所述防倾杆本体上的限位卡箍,所述限位卡箍与所述防倾杆本体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防倾杆,其中,所述防倾杆本体呈u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防倾杆,其中,所述防倾杆本体包括呈圆柱体形状的杆体部分和呈扁平柱体形状的端部,其中所述杆体部分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一个所述端部,每一所述端部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连接通孔。

可选地,所述防倾杆,其中,所述限位卡箍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地,所述防倾杆,其中,所述端部在预设方向上的厚度小于等于7.5mm,其中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杆体部分的轴心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倾杆。

可选地,所述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下控制臂总成和防倾杆连杆,其中防倾杆连杆的一端通过在所述连接通孔处穿设螺栓与所述防倾杆本体连接,所述防倾杆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车架总成,其中,所述防倾杆本体上套设有防倾杆衬套,所述防倾杆衬套与所述限位卡箍接触连接;通过防倾杆安装夹子固定套设有所述防倾杆衬套的所述杆体部分,所述防倾杆本体固定在所述车架总成上。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倾杆,通过采用内部中空的防倾杆本体,可以对车辆实现减重,提升车辆的燃油性、操作性,提高经济效益及节能减排效果。并且,通过所述限位卡箍对所述防倾杆本体的横向限位,可以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述防倾杆本体出现左右窜动的情况,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倾杆本体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倾杆本体在车辆上的安装示意图。

符号说明:

1防倾杆本体

111连接通孔

112杆体部分

113端部

2防倾杆连杆

3限位卡箍

4下控制臂总成

5车架总成

6防倾杆衬套

7防倾杆安装夹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加装笨重防倾杆后给车辆的燃油性、操控性及节能减排带来不必要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内部中空的轻量化防倾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倾杆,包括:

内部中空的防倾杆本体1、连接通孔111、限位卡箍2;

所述防倾杆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车辆的防倾杆连杆2连接的连接通孔111;

套设在所述防倾杆本体1上的限位卡箍3,所述限位卡箍3与所述防倾杆本体1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倾杆本体1呈u型结构,可以但不限于采用φ32×4规格的管材制成,使用的材料可以但不限于采用34mnb5。所述连接通孔111的规格尺寸可以是用于与所述防倾杆连杆2连接。

为了避免加装所述防倾杆本体1后,对车辆原有的零部件产生影响,可以对所述防倾杆本体1进行折弯处理,并且,为了防止内壁生锈,可以对内壁进行喷油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箍3的数量为两个,为了使所述限位卡箍3的限位效果一致,所述限位卡箍3的安装位置关于所述防倾杆本体1的中心垂线对称。

可选地,所述防倾杆本体1和所述限位卡箍3的材料可以选用钢。

可选地,所述防倾杆,其中,所述防倾杆本体1包括呈圆柱体形状的杆体部分112和呈扁平柱体形状的端部113,其中所述杆体部分112的两端分别连接设置一个所述端部113,每一所述端部113上设置有一个所述连接通孔111。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安装固定的稳定性,所述端部113的平行度可以做成0.3mm,平面度可以做成0.3mm。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所述防倾杆本体1内部的密封性,避免出现锈蚀,所述端部113在垂直于所述杆体部分112轴心线的预设方向上的厚度小于等于7.5mm。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防倾杆。

可选地,所述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下控制臂总成4和防倾杆连杆2,其中所述防倾杆连杆2的一端通过在所述连接通孔111处穿设螺栓与所述防倾杆本体1连接,所述防倾杆连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4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安装和固定所述防倾杆本体1,所述防倾杆连杆2的一端可以通过所述连接通孔111处穿设螺栓,采用螺母压紧的方式将所述防倾杆本体1与防倾杆连杆2进行固定连接。为了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4连接方便,所述防倾杆连杆2的另一端可以采用球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下控制臂总成4。

可选地,所述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车架总成5,其中,所述防倾杆本体1上套设有防倾杆衬套6,所述防倾杆衬套6与所述限位卡箍3接触连接;通过防倾杆安装夹子7固定套设有所述防倾杆衬套6的所述杆体部分112,所述防倾杆本体1固定在所述车架总成5上。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防倾杆衬套6与所述限位卡箍3接触连接,可以对所述防倾杆本体1横向限位,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防倾杆本体1出现左右窜动的情况,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防倾杆衬套6对所述防倾杆本体1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所述防倾杆安装夹子7与所述杆体部分112连接的地方产生摩擦,降低所述防倾杆本体1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内部中空的防倾杆本体1,可以对车辆进行减重,提高车辆的燃油性、操作性,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并且,所述限位卡箍3可以对所述防倾杆本体1进行横向限位,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述防倾杆本体1出现左右窜动的情况,提升车辆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