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3284发布日期:2020-10-02 09: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腿(1),其上连接有前轮(1a);

后腿(2),其上连接有后轮(2a),所述后腿(2)的上端与前腿(1)的上端转动连接;

手推杆(3),所述手推杆(3)靠近其下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前撑杆(4),所述的前撑杆(4)的下端与前腿(1)或后腿(2)的上端转动连接;

转动臂(5),转动设置在后腿(2)上;

后撑杆(6),所述后撑杆(6)的上端与手推杆(3)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撑杆(6)的下端与所述转动臂(5)的一端固定连接;

联动件(7),所述联动件(7)的一端与所述前腿(1)转动连接,联动件(7)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臂(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件(7)上设有座椅安装结构;

所述前腿(1)、后腿(2)、转动臂(5)和联动件(7)构成铰链四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

婴儿手推车包括两个相对的后腿(2),两个后腿(2)之间连接有一横杆(21),所述横杆(21)的两端分别设有位于后腿(2)的内侧的后轮(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杆(21)上设有脚刹机构(30),所述脚刹机构(30)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横杆(21)上的脚踏座(31),所述横杆(21)上活动设置有两根分别与所述脚踏座(31)的左侧和右侧相联动的刹车杆(32),两根刹车杆(32)皆位于两个后轮(2a)之间,所述脚踏座(31)向下转动以驱使两根刹车杆(32)向外相背运动,所述后轮(2a)绕其转轴圆周分布有若干刹车孔,所述刹车孔的孔径与所述刹车杆(32)的直径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t形连接座(8),所述前撑杆(4)和前腿(1)分别转动连接在t形连接座(8)的相对的两侧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t形连接座(8)的下端开设有供所述后腿(2)的上端插入的安装槽(81),所述t形连接座(8)的相对的两侧端分别设有用于转动连接所述前撑杆(4)的第一枢接结构(82)和用于转动连接所述前腿(1)的第二枢接结构(83),所述t形连接座(8)的上端设有扶手安装结构(8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t形连接座(8)的内侧面上还设有用于枢接所述转动臂(5)的枢轴部(8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件(7)包括与所述前腿(1)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部(71)、与转动臂(5)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部(72)、以及一体连接于第一连杆部(71)和第二连杆部(72)之间的安装部(73),所述座椅安装结构包括开设在安装部(73)上且开口向上的条形槽(731),所述条形槽(731)内固定安装有座椅支架管(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支架管(9)具有向前延伸于所述条形槽(731)之外的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上连接有脚踏管(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手推车包括:前腿,其上连接有前轮;后腿,其上连接有后轮,所述后腿的上端与前腿的上端转动连接;手推杆,所述手推杆靠近其下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前撑杆,所述的前撑杆的下端与前腿或后腿的上端转动连接;转动臂,转动设置在后腿上;后撑杆,所述后撑杆的上端与手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后撑杆的下端与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固定连接;联动件,所述联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前腿转动连接,联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联动件上设有座椅安装结构;所述前腿、后腿、从动杆和联动杆构成铰链四杆机构。以上结构的婴儿手推车整个折叠操作非常方便快捷,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许华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华胜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