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3451发布日期:2021-02-27 13:02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冲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车辆在极限工况下往往会出现车身车架动态干涉,特别是在越野车中,其使用往往是在山路、沟壑等非常苛刻、恶劣的工况环境中,这使得车身与车架之间经常出现动态干涉,即车身与车架在这种颠簸运动过程中发生磕碰现象。
[0003]
目前已有众多汽车生产厂家进行了有益尝试,然而绝大多数仅考虑了常见于车身车架的规整区域,并不适用于车身、车架内部存在支架的区域,使得车身与车架之间的干涉现象得不到有效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结构及车辆,能够解决由于车身纵梁和车架横梁之间支架的存在,导致现有结构难以得到应用,使得车身纵梁和车架横梁之间存在干涉的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冲结构,包括:车身纵梁、车架横梁、支架和缓冲块,所述支架位于所述车身纵梁和所述车架横梁之间,所述缓冲块固定设于所述车身纵梁上,且所述缓冲块包括可与所述支架抵接的第一缓冲面及与所述车架横梁抵接的第二缓冲面。
[0006]
可选的,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可与所述第一缓冲面抵接,且所述第一缓冲面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适配。
[0007]
可选的,所述车架横梁包括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可与所述第二缓冲面抵接,且所述第二缓冲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相适配。
[0008]
可选的,所述第一缓冲面可以是所述缓冲块的远离所述车身纵梁的一端的外倒角面。
[0009]
可选的,所述第二缓冲面可以是所述缓冲块的朝向所述车架横梁的端面。
[0010]
可选的,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基板,所述缓冲块通过所述基板固定在所述车身纵梁上。
[0011]
可选的,所述缓冲块与所述基板可以是一体结构,所述基板与所述车身纵梁固定连接。
[0012]
可选的,所述基板与所述车身纵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3]
可选的,所述缓冲块可以是橡胶块、硅胶层、泡棉层中的任一项。
[00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缓冲结构。
[0015]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提供包括第一缓冲面和第二缓冲面的缓冲块,第一缓冲面可以用于对支架进行缓冲,第二缓冲面可以用于对车架横梁进行缓冲,从而实现缓冲块可以同时对支架和车架横梁提供缓冲作用,进而解决车身纵梁与支架之间的干涉碰
撞问题,以及车身纵梁和车架横梁之间的干涉碰撞问题。这样通过缓冲块的作用,可以避免车身纵梁直接与车架横梁或支架发生干涉碰撞,从而有效减缓车身纵梁与车架横梁之间的干涉问题。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
图5是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缓冲结构,包括:车身纵梁10、车架横梁20、支架30和缓冲块40,支架30位于车身纵梁10和车架横梁20之间,缓冲块40固定设于车身纵梁10上,且缓冲块40包括可与支架30抵接的第一缓冲面41及与车架横梁20抵接的第二缓冲面42。
[0024]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提供包括第一缓冲面41和第二缓冲面42的缓冲块40,第一缓冲面41可以用于对支架30进行缓冲,第二缓冲面42可以用于对车架横梁20进行缓冲,从而实现缓冲块40可以同时对支架30和车架横梁20提供缓冲作用,进而解决车身纵梁10与支架30之间的干涉碰撞问题,以及车身纵梁10和车架横梁20之间的干涉碰撞问题。
[0025]
比如,车辆在跨越沟壑时,当车身纵梁10与支架30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支架30会先与缓冲块40的第一缓冲面41抵接,并通过缓冲块40提供缓冲作用,避免车身纵梁10和支架30产生干涉碰撞。
[0026]
相应的,当车身纵梁10与车架横梁20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缓冲块40的第二缓冲面42与车架横梁20抵接,并通过缓冲块40提供缓冲作用,避免车身纵梁10和车架横梁20产生干涉碰撞。
[0027]
这样通过缓冲块40的作用,可以避免车身纵梁10直接与车架横梁20或支架30发生干涉碰撞,从而有效减缓车身纵梁10与车架横梁20之间的干涉问题,进而消除噪音,给乘客更舒适的体验。
[0028]
其中,极限工况为车辆保持整体稳定状态下的所能承受的极端行驶状态,比如:翻山越岭时在沟壑之间的剧烈颠簸、掉坑、飞冲等。
[0029]
可选的,支架30包括第一接触面31,第一接触面31可与第一缓冲面41抵接,且第一缓冲面41与第一接触面31相适配。
[0030]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面41与第一接触面31相适配的目的在于,为了防止车身纵梁10与支架30直接磕碰,通过使第一缓冲面41与第一接触面31相平行,即,当发生干涉时第一缓冲面41与第一接触面31以面的形式接触,增大干涉时的接触面积,以增强缓冲效果。
[0031]
可选的,车架横梁20包括第二接触面21,第二接触面21可与第二缓冲面42抵接,且第二缓冲面42与第二接触面21相适配。
[0032]
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极限工况下继续行驶,且颠簸更加剧烈时,第二接触面21可与第二缓冲面42抵接,达到防止车身纵梁10与车架横梁20直接磕碰的目的。
[0033]
可选的,第一缓冲面41可以是缓冲块40的远离车身纵梁10的一端的外倒角面,根据支架30的第一接触面31的水平倾角不同,通过改变倒角的大小以使得第一缓冲面41与第一接触面31适配。
[0034]
可选的,第二缓冲面42可以是缓冲块40的朝向车架横梁20的端面。
[0035]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缓冲面42与车架横梁20的端面装配时留有预设间隙,其预设间隙和整车的结构有关,车辆在非极限工况下时,第一缓冲面41与第一接触面31彼此保持分离状态、第二缓冲面42与第二接触面21保持分离状态,只有在极限工况下可发生抵触,以减缓干涉现象。
[0036]
可选的,缓冲结构还包括基板80,缓冲块40通过基板80固定在车身纵梁10上。
[0037]
本实施方式中,基板80可以是金属圆形薄片,可以增加缓冲块40与车身纵梁10连接的稳定性,而且缓冲块40通过基板80固定在车身纵梁10上能够便于缓冲块40的拆装。
[0038]
其中,基板80与车身纵梁10固定连接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比如:螺栓连接、铆接、键销连接、卡扣连接、粘合剂黏接等。
[0039]
可选的,缓冲块40与基板80可以是一体结构,基板80与车身纵梁10固定连接。
[0040]
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块40和基板80可以构成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可以增加结构的整体性,以便在车身纵梁10上灵活装配,避免出现松动、脱落。
[0041]
其中,缓冲组件可以由缓冲块40与基板80通过硫化作用而成的。具体的,在缓冲块40远离车架横梁20一端涂上胶黏剂,并加温加压使得缓冲块40与基板80牢靠连接成缓冲组件。
[0042]
可选的,基板80与车身纵梁10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43]
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至图3,基板80与车身纵梁10选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车身纵梁10上设置有焊接螺母60,基板80中心还设有通孔81,缓冲块40中心还设有通孔43,通孔43直径大于通孔81直径,以使得螺栓70的螺柱穿过通孔43和通孔81,螺栓70的螺帽穿过通孔43穿不过通孔81,螺栓70与焊接螺母60紧密螺接,从而将缓冲组件牢靠固定在车身纵梁10上。当车身纵梁10与车架横梁20之间存在支架30时,通过拆装螺栓70更换缓冲组件的方式,使得缓冲块40上的第一缓冲面41与支架30上的第一接触面31相适配。
[0044]
可选的,缓冲块40可以是橡胶块、硅胶层、泡棉层中的任一项。
[0045]
本实施方式中,缓冲块40可以选用橡胶块、硅胶层、泡棉层等具有优良弹性性质的材料,其中,橡胶块,具有弹性好、强度高、综合性能好的特点,基于使用寿命的考虑,橡胶块可作为缓冲块40优先选择的材料。
[004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如上的缓冲结构。
[0047]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缓冲块结构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同样适应于该车辆的实施例中,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4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49]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