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头管结构及具有其的车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6485发布日期:2022-12-07 05:3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架头管结构及具有其的车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山地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架头管结构及具有其的车架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产品中,需要在车架头管本体的第一安装口处模压成型,以形成模压区域并通过此模压区域与轴承相配合接触。模压操作,在车架头管本体的模压区域处容易出现夹砂、溢料等问题,导致车架头管本体表面纤维的夹断,导致其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架头管结构,保证车架头管的强度。
4.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车架头管结构,包括车架头管本体,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的下端开口处向内且向下倾斜形成第一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具有用于与轴承和/或防尘罩相配合接触的第一倾斜斜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夹臂内形成第一安装口,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的上端开口处向内且向上倾斜以形成第二夹臂,在所述第二夹臂内形成第二安装口,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内部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二安装口通过所述安装空间与所述第一安装口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安装口的大小要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口的大小。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头管本体的外壁由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口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口的一端逐渐向外倾斜形成。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头管采用碳纤维材质。
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架组件,保证车架头管的强度。
11.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2.一种车架装置,包括轴承及上述一所述的一种车架头管结构,在所述轴承的上端处形成第一配合斜面,所述第一倾斜斜面与所述第一配合斜面相配合以将所述轴承与所述车架头管本体相配合设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套设在所述轴承的外侧,在所述防尘罩的上端形成第二配合斜面,所述第二配合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斜面相配合,以通过第二配合斜面与车架头管本体底部相接触。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前叉结构,所述轴承、所述防尘罩及所述车架头管本体均安装在所述前叉结构上,所述前叉结构包括立管、第一叉脚和第二叉脚,所述立管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叉脚和所述第二叉脚连接,在所述立管底部与所述第一叉脚、
所述第二叉脚的连接处形成平滑过渡的倾斜外壁。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轴承的下端部朝向所述前叉结构的一侧形成第一抵接斜面,所述第一抵接斜面与所述前叉结构的倾斜外壁相抵,以将所述轴承与所述前叉结构相配合接触。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防尘罩下端部处形成第二抵接斜面,在所述防尘罩下端部与所述前叉结构之间形成间隙,或所述防尘罩下端部与所述前叉结构相接触,当所述所述防尘罩下端部与所述前叉结构相接触时,所述第二抵接斜面与所述过渡外壁相配合接触。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架头管结构,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的下端开口处向内且向下倾斜形成第一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第一倾斜斜面用于与轴承和防尘罩相配合接触,通过第一倾斜斜面与轴承和防尘罩相接触,可避免车架头管本体因模压导致其表面纤维的夹断,保证车架头管的平顺性,保证车架头管的强度。
19.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架装置,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的下方,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的第一夹臂处设有第一倾斜斜面,所述第一倾斜斜面与轴承的第一配合斜面相配合接触,可避免车架头管本体因模压导致其表面纤维的夹断,保证车架头管的平顺性,保证车架头管的强度。
附图说明
20.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车架头管结构的剖视图;
21.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车架头管结构的另一剖视图;
22.图3为实施例中一种车架头管结构、轴承与防尘罩的分解示意图;
23.图4为实施例中一种车架装置轴承与防尘罩的剖视图;
24.图5为实施例中一种车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实施例中一种车架装置的剖视图;
26.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28.实施例一:
29.如图1-4,一种车架头管结构,包括车架头管本体1,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的下端开口处向内且向下倾斜形成第一夹臂2,所述第一夹臂2具有用于与轴承和/或防尘罩6相配合接触的第一倾斜斜面21。
30.现有产品中,需要在车架头管本体1下端开口处模压成型,以形成模压区域并通过此模压区域与轴承5相配合接触。模压操作,在车架头管本体1的模压区域处容易出现夹砂、溢料等问题,导致车架头管本体1表面纤维的夹断,导致其强度降低。
3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架头管结构,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的下端开口处向内且
向下倾斜形成第一夹臂2,所述第一夹臂2的第一倾斜斜面21用于与轴承5和防尘罩6相配合接触,通过第一倾斜斜面21与轴承5和防尘罩6相接触,可避免车架头管本体1因模压导致其表面纤维的夹断,保证车架头管的平顺性,保证车架头管的强度。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斜面设置于第一夹臂2的下端面处。
33.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夹臂内形成第一安装口11。
34.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的上端开口处向内且向上倾斜以形成第二夹臂3,在所述第二夹臂3内形成第二安装口12。
35.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内部形成安装空间13,所述第二安装口12通过所述安装空间13与所述第一安装口11连通。
3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臂2的向内倾斜即朝向所述安装空间13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夹臂3的向内倾斜即朝向所述安装空间13方向倾斜延伸。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采用碳纤维材质。
38.在所述第一夹臂2的内壁处形成第一接触面22,所述第一接触面22用于与前叉结构相配合接触;
39.在所述第二夹臂3的内壁处形成第二接触面32,所述第二接触面32用于与前叉结构相配合接触;
40.当所述车架头管本体安装在所述前叉结构上时,所述第一接触面22与前叉结构相配合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面32用于与前叉结构相配合接触,保证车架头管结构与前叉结构之间的良好接触,避免车架头管结构与前叉结构之间由于碰撞造成磨损。
41.在所述第二夹臂3上端面处形成第二倾斜斜面31。保证车架头管本体1的平顺性,避免车架头管本体1的第二开口处由于模压操作导致出现夹砂、溢料等问题,或导致车架头管本体1第二开口处表面纤维的夹断,导致其强度降低。
4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口11的大小要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口12的大小。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空间13由上往下逐渐增大。所述车架头管穿设在前叉结构4上。所述第一安装口11与所述第二安装口12的大小与所述前叉结构4的外径大小相配合。
43.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的外壁14由靠近所述第二安装口12的一端至靠近所述第一安装口11的一端逐渐向外倾斜形成。以保证整个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的平顺性。
44.实施例二:
45.如图1-7,一种车架装置,包括轴承5及上述所述的一种车架头管结构,在所述轴承5的上端处形成第一配合斜面51,所述第一倾斜斜面21与所述第一配合斜面51相配合以将所述轴承5与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相配合设置。
4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架装置,所述轴承5设置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的下方,在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的第一夹臂2处设有第一倾斜斜面21,所述第一倾斜斜面21与轴承5的第一配合斜面51相配合接触,可避免车架头管本体1因模压导致其表面纤维的夹断,保证车架头管的平顺性,保证车架头管的强度。
47.还包括防尘罩6,所述防尘罩6套设在所述轴承5的外侧。以通过所述防尘罩6防止灰尘或其他杂质进入到轴承5处。
48.在所述防尘罩6的上端形成第二配合斜面61,所述第二配合斜面61与所述第一倾斜斜面21相配合,以通过第二配合斜面61与车架头管本体1底部相接触。
49.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头管本体1通过其第一安装口11处的第一倾斜斜面21分别与所述轴承5的第一配合斜面51、所述防尘罩6的第二配合斜面61相配合接触。
50.还包括前叉结构4,所述轴承5及所述防尘罩6安装在所述前叉结构4上,所述前叉结构4包括立管41、第一叉脚42和第二叉脚43,所述立管41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叉脚42和所述第二叉脚43连接,在所述立管41底部与所述第一叉脚42、所述第二叉脚43的连接处形成平滑过渡的倾斜外壁44。
51.在所述轴承5的下端部朝向所述前叉结构4的一侧形成第一抵接斜面52,所述第一抵接斜面52与所述前叉结构4的倾斜外壁44相抵,以将所述轴承5与所述前叉结构4相配合连接。
52.即当所述轴承安装到所述前叉结构上时,所述轴承的下端面处的第一抵接斜面52与所述前叉结构的倾斜外壁44相抵,所述轴承上端部处形成的第一配合斜面与车架头管结构的第一倾斜斜面相配合接触。
53.在所述防尘罩6下端部处形成第二抵接斜面62,在所述防尘罩6下端部与所述前叉结构4之间形成间隙,或所述防尘罩6下端部与所述前叉结构4相接触,当所述所述防尘罩6下端部与所述前叉结构4相接触时,所述第二抵接斜面62与所述过渡外壁44相配合接触。
54.即当所述防尘罩6安装到所述前叉结构4上时,所述防尘罩6上端部处形成的第二配合斜面61与车架头管结构的第一倾斜斜面相配合接触,所述防尘罩6的下端面处的第二抵接斜面62可与所述前叉结构的倾斜外壁44相接触。
55.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夹臂2朝向所述前叉结构的一侧形成第一接触面22,在所述第二夹臂3朝向所述前叉结构的一侧形成第二接触面32,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22和所述第二接触面32可为平面或倾斜面,其根据前叉结构外壁是平面或倾斜而具体设置。
56.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技术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