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4534发布日期:2023-09-13 13:4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卸车,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


背景技术:

1、车箱作为自卸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涵盖结构设计、材料技术和加工技术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其稳定、安全和高效的运行。随着科技的发展,车箱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使得自卸车具有更高的运输效率和更广泛的适用性。自卸车,配合使用的货箱需要大方量,结构更强的货箱,现有货箱存在货箱单缸前举稳定性依赖驾驶员操作、适配无人驾驶工况存在侧翻风险;卸料作业时后门卡料,存在车辆后翻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卸料作业时车箱后门卡料,存在车辆后翻风险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其中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卸车车箱包括,

5、车箱总成,包括车箱底板,设置于底板两侧且对称布置的两个车箱侧板,以及设置于底板前端的车箱前板;

6、所述车箱底板、两个车箱侧板、以及车箱前板之间的相邻侧边均采用焊接;

7、所述车箱底板、两个车箱侧板、以及车箱前板构成车箱的槽体结构,在车箱槽体内设置有导流板和防粘黏滑板,所述防粘黏滑板贴合于导流板及车箱底板的上表面。

8、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车箱底板包括主板体,所述主板体的尾部上翘,上翘角度为15°,主板体的底面有第一加固机构,所述第一加固机构包括横梁和纵梁;

9、所述纵梁包括中间纵梁、两个主纵梁和两个副纵梁,所述中间纵梁沿主板体的中心线设置于主板体底面,两个副纵梁对称布置于中间纵梁两侧,两个主纵梁设置于副纵梁和中间纵梁之间且对称布置,两个主纵梁的底面均粘接有减震垫;

10、所述横梁包括设置于主板体底面外部且阵列分布的多组外横梁,以及设置于两个副纵梁之间且阵列分布的多组内横梁,且所述内横梁依次贯穿主纵梁和中间纵梁。

11、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加固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主纵梁和中间纵梁尾端的尾横梁、以及固定连接于主板体底面尾部的后立板,尾横梁与后立板之间设置有尾纵梁,后立板与主板体之间设置有结构呈三角形的加强立板。

12、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板的底面前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油缸连接件,油缸连接件设置于主纵梁和副纵梁之间且与主板体固定连接;

13、所述主板体的底面在其上翘尾部前侧设置有后翻转连接件,所述后翻转连接件包括翻转座立板,所述主纵梁上开设有v形槽口,且在靠近上翘尾部的v形槽口侧边上安装有刚性限位块,v形槽口内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两端活动连接于翻转座立板上,所述翻转座立板与主纵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加强板。

14、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车箱侧板包括侧箱板,设置于侧箱板顶面、且朝下弯折的l形防砸扣板,以及设置于侧箱板外侧的第二加固机构;

15、所述第二加固机构包括设置于侧箱板外侧顶部、且沿侧箱板长度方向平行布置上横梁,设置于侧箱板尾部的后立柱,以及设置于侧箱板外侧底部、且与上横梁平行布置的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尾端与后立柱的侧边抵接;

16、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设置有下竖梁、以及多组均匀分布且底端朝侧箱板尾部倾斜设置的斜筋,所述下竖梁设置于侧箱板前端。

17、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车箱前板包括前侧板,以及垂直固接于前侧板顶部的帽檐板;

18、所述前侧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三加固机构,所述第三加固机构包括设置于前侧板外侧中部且竖直布置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主立柱,两个主立柱之间设置有中横梁,两个主立柱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一端与主立柱侧壁抵接、另一端延伸至前侧板侧边的边横梁,边横梁的底面设置有与主立柱平行布、且底边延伸至前侧板底边的下竖梁。

19、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主立柱侧壁抵接,且中横梁与主立柱邻接处焊接有方贴板。

20、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帽檐板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帽檐前挡板,帽檐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帽檐侧板,帽檐侧板的一端与帽檐前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车箱槽体内且与车箱侧板固定连接。

21、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帽檐板的底面对应主立柱处固定连接有帽檐内梁,且帽檐内梁与主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帽檐斜撑。

22、作为本发明所述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板设置于车箱槽体底部,包括三块导流板体、以及密封料,三块导流板体均为底端朝车箱槽体中部倾斜布置,相邻的导流板体的邻接边焊接,导流板体与车箱底板、车箱侧板、以及车箱前板之间存在间隙;

23、密封料呈三棱柱状结构、两条侧壁分别与车箱侧板和车箱前板焊接,底面与相连的两个导流板体连接端口边焊接。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车箱的槽体由车箱底板、两个车箱侧板、以及车箱前板通过焊接而成,车箱的槽体内设置有导流板和防粘黏滑板,导流板可以在装载货物时,使货物朝槽体底端中部堆积,加快装载效率,防粘黏滑板用于防止拉运的泥土等黏附在车箱的槽体侧壁,同时,也能够在卸货时,更好的倾倒货物,车箱底板采用尾部上翘结构,取消车箱后门设计,减少卸货卸货时出现的卡滞现象;

25、车箱底板的设计采用了加固机构,使得车箱的承重能力更强,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26、车箱侧板的设计采用了多组加强机构,增加了车箱侧板的刚度和承载能力,有效防止车箱在装载时变形破损;

27、车箱前板的设计增加了帽檐、斜撑等加强结构,能够有效增强车箱前端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底板(100)包括主板体(101),所述主板体(101)的尾部上翘,上翘角度为15°,主板体(101)的底面有第一加固机构(102),所述第一加固机构(102)包括横梁(102a)和纵梁(102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机构(102)还包括设置于主纵梁(102b-2)和中间纵梁(102b-1)尾端的尾横梁(102c-2)、以及固定连接于主板体(101)底面尾部的后立板(102c),尾横梁(102c-2)与后立板(102c)之间设置有尾纵梁(102c-1),后立板(102c)与主板体(101)之间设置有结构呈三角形的加强立板(102c-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的底面前部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油缸连接件(102d),油缸连接件(102d)设置于主纵梁(102b-2)和副纵梁(102b-3)之间且与主板体(10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侧板(200)包括侧箱板(201),设置于侧箱板(201)顶面、且朝下弯折的l形防砸扣板(202),以及设置于侧箱板(201)外侧的第二加固机构(2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前板(300)包括前侧板(301),以及垂直固接于前侧板(301)顶部的帽檐板(3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302b)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主立柱(302a)侧壁抵接,且中横梁(302b)与主立柱(302a)邻接处焊接有方贴板(302e)。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檐板(30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帽檐前挡板(303a),帽檐板(30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帽檐侧板(303b),帽檐侧板(303b)的一端与帽檐前挡板(303a)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车箱槽体内且与车箱侧板(200)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檐板(303)的底面对应主立柱(302a)处固定连接有帽檐内梁(303c),且帽檐内梁(303c)与主立柱(302a)之间固定连接有帽檐斜撑(303d)。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400)设置于车箱槽体底部,包括三块导流板(400)体、以及密封料(402),三块导流板(400)体均为底端朝车箱槽体中部倾斜布置,相邻的导流板(400)体的邻接边焊接,导流板(400)体与车箱底板(100)、车箱侧板(200)、以及车箱前板(300)之间存在间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宽体自卸车车箱及装置,涉及自卸车技术领域,包括车箱总成,包括车箱底板,设置于底板两侧且对称布置的两个车箱侧板,以及设置于底板前端的车箱前板;车箱的槽体由车箱底板、两个车箱侧板、以及车箱前板通过焊接而成,车箱的槽体内设置有导流板和防粘黏滑板,导流板可以在装载货物时,使货物朝槽体底端中部堆积,加快装载效率,防粘黏滑板用于防止拉运的泥土等黏附在车箱的槽体侧壁,同时,也能够在卸货时,更好的倾倒货物,车箱底板采用尾部上翘结构,取消车箱后门设计,减少卸货卡滞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赵耀忠,李伟,王国财,刘玉和,常宏虎,董泽阳,王玉龙,鲁大舟,魏圣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