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3675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推车,特别是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
现有的手推载物车、手推婴孩车,功能单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不高,用完后只能折叠收藏,成为累赘。现有的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不但也存在上述缺点,还因为是或采用手动操作使小车上楼,在楼高台阶数量多的情况下,仍是十分费力,同时在上楼时,车在上,人在下,不够安全;或是采用十字轮上楼(如中国专利85201799),这种十字轮式爬楼车对于宽度不一,高低不等的各种台阶缺乏随机适应性,不能随机应变,特别是在平面宽,高度低的楼梯上下台阶时,由于十字轮臂不够一定的垂直度,脚轮很容易向前滚动打滑而使十字轮架翻转不了,小车呈跳跃式地下楼,因而不够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1.提高手推车的使用价值,使手推车在日常生活中任何时候都可处于被使用状态。2.提高手推车爬楼时对各式宽窄高低不一的台阶的随机适应能力。3.使手推车上下楼梯时更平稳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1.见


图1中虚线部分所示,车把1折叠后与地面平行,平板3安装在平卧的车把1上,平板4安装在活动框架5上,这样手推车就成了一个可移动式双层茶几或电视机柜,(见图2、图3),卸下平板3、4,将车把1竖直并固定其位置,活动框架5垂直翻起并固定其位置,配上相应的绷布,就可分别组成婴孩坐卧两用车,若用绷布把活动框架5四周围起来,即成载物车。绷布和车把1、车架2的组合还可以成为坐椅。把活动框架5向车架2外翻放平,即是个可载较大物体的载物车。与此同时,它又是一个依靠三臂异形轮6滚动上下楼的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这样使手推车具有多种用途,在日常生活中任何时候都可处于被使用状态,提高了使用价值。2.本实用新型采用臂端带脚轮6a的三臂异形轮6上下楼梯,作为人力爬楼车,三臂异形轮的作用与十字轮相同,但节省了一臂一轮,决定对各种不同尺寸台阶的适应能力的是三个轮臂6b的长度,因此脚轮6a与三臂异形轮6的轴心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一种方案是轮臂6b末端的脚轮6a在各自的轮臂6b上的位置都可前后调整,据试验,当轮臂6b长250mm,脚轮6a在轮臂6b上前后调整幅度为75mm时,已可使三臂异形轮6适应大至350mmX100mm的宽低或高窄型至宽和高均达300mm的台阶,小至180mmX150mm的台阶,一般常见的台阶都包括在内。由于轮臂6b的外端不能伸出脚轮6a的轮沿外,所以调节范围只能在脚轮6a的半径长度内,最大的调节范围受到脚轮6a的轮径的限制。但这种方案结构简单,在确定了一定的调节范围的情况下是很适宜的。第二种方案是轮臂6b分为两截相互套叠(见图8),这样轮臂6b就可伸缩调节长度了。这种方案的调节范围不受脚轮6a的轮径的限制,调节范围大于上述一种方案,调节方便。这样提高了手推车爬楼时对各式台阶的随机应变能力。3.本实用新型采用拉住车把1上楼和推着车把1下楼的方式上下楼(见图2),人在上,车在下,比起只能采用与此相反的方式上下楼的楼梯平地两用车要安全。上楼时,三臂异形轮6采用单向制动的方法,使手推车只上不下(如图2a中箭头方向所示),因此途中可以停顿,这样不仅省力而且安全;下楼时,解除三臂异形轮6的单向制动状态,而脚轮6a被单向制动(见图2b中----X符号所示),迫使三臂异形轮6逐级向下一台阶方向翻转,因而使手推车下楼时更稳,这对于车载婴孩及不耐震物品有重要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的侧视图。
图2是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上下楼梯时的缩小示意图。
图3是活动框架5处于不同位置时的正视示意图。
图4是导向轮9放大剖视装配图。
图5是三臂异形轮6的单向制动放大示意图。
图6是脚轮单向制动块11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脚轮单向制动块11的动作及脚轮6a在轮臂6b上不同位置时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第二种方案时的脚轮6a,脚轮单向制动块11,轮臂6b,6b′的放大安装示意图。

图1,车把1在车架2上可竖直、平卧折叠,竖直时由支撑杆7固定其位置;平卧时与地面平行,搁置在可拆卸的支撑块8上,平板3安装在平卧的车把1上。
见图3,活动框架5在车架2上可内外180度翻转,当活动框架5向外翻时,水平地搁在车架2上,当活动框架5垂直时,用搭钩使其与车把1相联结而被固定在其位置,当活动框架5向内翻平时,其上可安装平板4(见
图1)。活动框架5垂直时,用与本实用新型相配合的绷布可组成坐卧两用婴孩车及载物车。
见图4,车架2的两侧前支腿2a的下端装有可水平转动的,高低可调节的导向轮9,导向轮9上的螺杆9a的顶端有一环形凹槽9e,螺杆9a上旋有螺帽9b,螺帽9b上有一定位螺钉9d,螺杆9a插进车架2的前支腿2a内,另一定位螺钉9c旋入前支腿2a上数个螺纹孔2f中任意一个后,其伸出部分较松地嵌进凹槽9e内,使导向轮9不至掉出,螺钉9c与调整后被螺钉9d定位了的螺帽9b的高低调节完成导向轮9在两侧前支腿2a上的高低位置调整过程,以适应脚轮6a作高低位置调整时的变化。

图1,车架2的两侧后支腿2b上装有通过轴10相连接的能同角度同步转动的臂端带有脚轮6a的三臂异形轮6,两侧三臂异形轮6与轴10相连接,通过轴10穿过车架2的两侧后支腿2b上的轴孔的连接使两侧三臂异形轮6可以同角度同步转动,并使车架2的水平面在三臂异形轮6的轮径之上,三臂异形轮6可装在后支腿2b的内侧,也可装在外侧(
图1是装在外侧)。
见图7,轮臂6b上的外端在相当于脚轮6a的半径长度内有数个孔6c,脚轮6a用螺栓通过其中任一个孔6c与轮臂6b相联结(见图7abc中三种联结状态),联结后脚轮6a的旋转方向与三臂异形轮6旋转方向平行。在轮臂6b上靠三臂异形轮6轴心的最近的一个孔6c的里端有数量及间距与孔6c相同的孔6d,脚轮单向制动块11通过螺栓穿过其中任意一个孔6d与轮臂6b相联结。
见图8,脚轮6a及脚轮单向制动块11与轮臂6b间的相互联结还可以是轮臂6b分为两截,6b和6b′,两者间相互套叠,其中一截上有一个孔6f,另一截上有数个孔6f,螺栓通过这些孔6f将二者相联接,脚轮6a与脚轮单向制动块11用螺栓穿过轮臂6b外端上的一个孔6c和一个孔6d与轮臂6b相联结。
见图5,三臂异形轮6的轴心处有一制动圆盘6e,车架2的后支腿2b上有一直立的偏向一侧的内部带有滑块2d的滑槽2c。滑块2d的底端为一斜面,顶端带有牵引绳2e,滑块2d因重力作用在滑槽2c内下滑,其底端卡进滑槽2c与制动圆盘6e的夹角内,滑块2d底端的斜面与制动圆盘6e相接触,当制动圆盘6e朝滑槽2c所在一侧方向转动时,滑槽2c与制动圆盘6e之间被滑块2d卡住,三臂异形轮6被制动;当制动圆盘6e反向转动时,滑块2d被制动圆盘6e顶起,不起制动作用,三臂异形轮6能够转动,当不需要单向制动时,只需拉起牵引绳2e,将滑块2d提起并固定即可,此单向制动机构结构极为简单,制动可靠。
见图6,脚轮单向制动块11是由制动块11a和两端封闭的平衡管11b及平衡球11c共同组成,制成块11a和平衡管11b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制成,平衡球11c用重质材料制成球体,平衡球11c能在平衡管11b内自由滚动,脚轮单向制动块11面向脚轮6a的一面由制动块11a和平衡管11b连接成一钝角,当脚轮单向制动块11安装在轮臂6b上时,此钝角的两边悬空并与脚轮6a处于一平面地跨在脚轮6a的轮沿上,脚轮单向制动块11用螺栓通过直径大于螺栓孔11d与轮臂6b相联结,因此其在轮臂6b上能够作一小角度的摆动,摆动幅度就在制动块11a的端部和平衡管11b的尾部分别碰到脚轮6a的轮沿这一范围内(如图7a所示)。脚轮6a的直径制动块11a和平衡管11b的长度及孔6c和孔6d的间距这三者间合理配合,应能使脚轮单向制动块11处于
图1所示的位置,使两着地脚轮6a都不被制动,详见图7b所示,当轮臂6b向右倾斜与地面呈30度时,平衡球11c滚向平衡管11b的尾部,平衡球11c的配重作用和平衡管11b长度的配合,应使脚轮单向制动块11的重心发生翻转(必要时可在平衡管11b尾部加装配重块),平衡管11b尾部下降,制动块11a上翘,离开脚轮6a的轮沿;再见图7c所示,当轮臂6b向左倾斜与地面呈30度时,平衡球11c处在平衡管11b的靠制动块11a的一端,制动块11a下降并由于重力作用垂直于地面并稍离脚轮6a的轮沿,使脚轮6a处于临界制动状态而未被制动,因此在平地时,两着地脚轮6a均不被单向制动,当手推车下台阶时,轮臂6b逐步趋向垂直,由于制动块11a垂直于地面,于是制动块11a也逐步碰到脚轮6a的轮沿,脚轮6a被单向制动(如图7c中虚线部分所示),如图7a所示,当轮臂6b垂直并且制动块11a碰到脚轮6a的轮沿时,平衡管11b应处于平衡临界状态。如此过程周而复始,脚轮6a在下台阶时被单向制动。由于制动块11a是以一定角度接触在脚轮6a的轮沿上,所以脚轮6a向前一滚动,制动作用就自然产生,因而能可靠制动,这种利用重心和平衡的自然作用力的单向制动机构,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使脚轮6a在平地上不制动,而在下台阶时自动地单向制动的性能。当手推车一直在平地上使用或上楼梯时,可将联结轮臂6b和脚轮单向制动块11的螺栓上的螺帽拧紧,使脚轮单向制动块11在不碰到脚轮6a的轮沿时的位置上被固定。
权利要求1.由车把1,车架2,臂端带有脚轮6a的三臂异形轮6及导向轮9等组成的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其特征是车架2上装有可竖直、平卧折叠的车把1,车把1竖直后其位置可固定,车把1平卧时与地面平行,车架2上还装有可内外180度翻转的活动框架5,当活动框架5垂直时其位置可固定,车架2的两侧前支腿2a的下端装有可水平转动的,高低可调节的导向轮9,车架2的两侧后支腿2b上装有通过轴10相连接的能同角度同步转动的臂端带有脚轮6a与三臂异形轮6,其轮径在车架2的水平面之下,脚轮6a与三臂异形轮6的轴心间的距离是可调节的,脚轮6a的朝向三臂异形轮6轴心的上方有一脚轮单向制动块11安装在轮臂6b上,脚轮6a的转动方向与三臂异形轮6转动方向平行,另外,在三臂异形轮6的轴心处有一制动圆盘6e,车架2的后支腿2b上有一直立的,偏向一侧的,内部带有滑块2d的滑槽2c。
2.根据权项1所述的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其特征是平卧时的车把1上装有可拆卸的平板3,向车架2内翻平时的活动框架5上装有可拆卸的平板4。
3.根据权项1所述的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其特征是导向轮9插在车架2的前支腿2a内,导向轮9的螺杆9a上旋有螺帽9b,螺帽9b上带有定位螺定9d,螺杆9a上端还有一环形凹槽9e,定位螺钉9c旋进前支腿2a上数个螺纹孔2f中任意一个后,其伸出部分较松的嵌进环形凹槽9e内。
4.根据权项1所述的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其特征是三臂异形轮6的轮臂6b的外端上在相当脚轮6a半径的长度内有数个孔6c,脚轮6a用螺栓通过其中任意一个孔6c与轮臂6b相联结,另外,在轮臂6b上靠三臂异形轮6的轴心的最近的一个孔6c的里端有数量及间距都和孔6c相同的孔6d,脚轮单向制动块11通过螺栓穿过其中任意一个孔6d与轮臂6b相联结,或轮臂6b分为两截,6b与6b′,两者间相互套叠,其中一截上有一个孔6f,另一节上有数个孔6f,螺栓通过这些孔6f将两截轮臂6b,6b′相联接,脚轮6a与脚轮单向制动块11用螺栓穿过轮臂6b外端上的一个孔6c和一个孔6d与轮臂6b相联结。
5.根据权项1所述的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其特征是脚轮单向制动块11是由制动块11a和两端封闭的平衡管11b及平衡球11c共同组成,平衡球11c能在平衡管11b内自由滚动,制动块11a与平衡管11b连接成一个钝角,脚轮单向制动块11安装在轮臂6b上时,此钝角的两边是悬空地与脚轮6a处于同一平面地跨在脚轮6a的轮沿上,并能作一小角度的摆动。
6.根据权项1所述的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其特征是滑块2d的底端为一斜面,当滑块2d在滑槽2c的底部时,此斜面与制动圆盘6e相接触,滑块2d上端带有一牵引绳2e,牵引绳2e被拉起后其位置可固定。
7.根据权项1所述的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其特征是可安装与本实用新型相配合的绷布。
专利摘要多用途楼梯平地两用手推车是利用车架两侧带脚轮的三臂异形轮单向翻转省力地上楼,下楼时解除其单向制动状态,并由轮臂上装有的脚轮单向制动块自动地将脚轮单向制动,防止脚轮打滑,脚轮在轮臂上的位置是可调的,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台阶。将活动框架竖直,并配上与小车相配合的绷布,就成为婴孩坐卧两用车或载物车。使可折叠的车把平卧,其上安装平板。即成为可移动式茶几或电视机柜。
文档编号B62B1/12GK2043202SQ88217449
公开日1989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22日
发明者李小明 申请人:李小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