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421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折叠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可折叠、可装包携带的自行车。
目前国内外的自行车均采用多年来传统的结构形式,就我国的国情来看,由于民用住宅比较狭小,交通工具尚不发达,用户对自行车在家中中的存放,和外出时随身携带都深感不便,现在已出现过一些车身可以伸缩的自行车和沿车身中部可以对折的自行车,但仍然存在家中存放和外出时携带不便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可以折叠、可以拆卸后装包便于外出时携带的自行车,克服了上述自行车在家中存放和外出携带时存在的问题。
多功能折叠自行车的结构如


图1.折叠后的自行车如图2。
组装成轮椅或手推车如图3。图中的标注序号表示如下8-前轮9-后轮10-车身11-车把12-车座4-窄形半边盖链板5-脚蹬中轴7-固定螺栓1、2、3、6-蝶形螺栓13-套筒14-后套筒15-前套筒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描述多功能折叠自行车,是由前轮8、后轮9、车身10、车把11、车座12、窄形半边盖链板4及脚蹬中轴5七个组合件组合而成,其前轮、后轮、车座与车身的连接部位均用蝶形螺栓1、2、3、6拧紧固定,采用的蝶形螺栓为一普通螺栓,螺栓的头部为蝶形,便于手拧,被固定的部位,设置与螺栓相配的孔,并套以螺纹,即可拧入螺栓拧紧固定,因而无需扳手或专门工具;螺栓7是自行车车把原用的螺栓。
其结构如下后轮9的车架插杆插入车身10的后套筒14内,后轮部分可沿车座轴心线转动,也可以拆下;骑行时用蝶形螺栓1拧紧固定。
前轮8的义杆插入车身10的前套筒15内,前轮部分可以转动,也可卸下,骑行时用蝶形螺栓3拧紧固定。
窄形半边盖链板4,装上时,板的一端用插销固定,另一端用卡子连接,因此盖链板可便于取下,从而可方便地拆下脚蹬中轴及链条。
脚蹬中轴5的轴承为全封闭式,与中轴装为一体,轴承座可沿水平中心线分为二个半片,松开一根螺栓,下半片轴承盖可以分开,取下脚蹬中轴及脚蹬。
拧下蝶形螺栓6,可取下车座12。
拧下螺栓7,可取下车把。
全车总重量为16.5公斤,可拆卸折叠,便于家中存放,也可装入提包随身携带,拆卸装包只需3~5分钟,装包的提包长、宽、高为700×220×600毫米。
实施例1
图1所示,为一辆20吋小轮自行车。
拧下蝶形螺栓2,前轮8向后翻转180°;拧下蝶形螺栓1,后轮9向前翻转180°,即可折叠,如图2所示。
实施例2拧下蝶形螺栓3,卸下前轮8,将前轮叉杆插入前套筒13内,然后将前轮8和后轮9相向转90°,并用蝶形螺栓将前轮叉杆和前套筒13拧紧固定;用附加的一根金属连杆将前轮和后轮的轮轴连接固定,即可组装成轮椅或手推车,如图3所示。所用的金属连杆,杆的两端各做成弯头、头上设有安装孔,使用时,只需拧下前后轮轴的固定螺帽,将该杆的安装孔套在轮轴头上,拧上固定螺帽即可。与金属连杆配合使用的,还有一根支撑杆,杆的下端装有万向轮脚。
权利要求1.多功能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前轮8、后轮9、车身10、车把11、车座12、窄形半边盖链板4及脚蹬中轴5七个组合件组合而成,其各个部位的连接分别用蝶形螺栓1、2、3、6和螺栓7拧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车身10的前端连杆的下端设有套筒13,将前轮8的义杆插入套筒13,可组装成轮椅或手推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其脚蹬中轴5的轴承为全封闭式,与中轴装为一体,轴承座可沿水平中心线分为二个半片,松开一根螺栓,下半片轴承盖可分开,取下脚蹬中轴。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折叠自行车,它由前轮、后轮、车身、车把、车座、窄形半边盖链板和脚蹬中轴七个组合件组合而成,可以拆卸,折叠,也可以拆卸后装包,装包提箱的长、宽、高为700×220×600毫米,自行车总重量为16.5公斤,适于折叠后在家庭中存放,也可以拆卸装包后随身携带,拆卸装包只需3~5分钟,无需携带扳手工具,它还可以用作轮椅或手推车。适合外出旅游及办理供销经营业务等活动。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47656SQ8921101
公开日1989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21日
发明者花连高, 徐国起 申请人:徐国起, 花连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