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6435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折叠三轮车,涉及一种可方便快速折叠的三轮交通工具。
由于三轮车相对于两轮自行车更安全和承载功能强,近年来,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市场上出现了多种适于一般家庭自用的小型人力三轮车产品。但是,目前的这些小三轮车普遍存在较笨重,存放占地面积大和使用不够灵活方便的缺点。尽管也有一些可折叠三轮的专利发明,如中国专利87208522及88210641.4等可折叠三轮车都试图解决固定式三轮车笨重和存放占地面积大的缺点,但它们也存在结构复杂、装拆折叠不方便等缺点。另外,市场上有一种没有后桥的三轮车产品有些类似本发明的传动系和后轮系结构,但它的后车身是不可折叠的,虽然不算笨重,但仍有存放不便的问题。
本折叠三轮车则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既骑行安全,有较好的承载功能,又结构轻巧并可方便快速折叠,从而存车方便灵活的三轮车产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有限的折叠方案,即只在后车身的宽度方向进行平行折叠,而车身总长不变。本发明的折叠三轮车的基本结构如下其前轮装在转向用的前叉上与前车架连接,左右两个后轮各装在左右后轮架或类似作用的后轮叉上并通过后车架与前车架连接成一整体,采用链轮链条传动,链条由主链、付链两部分组成,主链条通过一中间传动轴带动付链条,再通过装在一侧后轮轮毂上的飞轮带动后轮转动从而驱动车子前进,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后轮架是通过与左右坐框、横拉杆和斜撑杆的铰接与后车架连接的,左(右)后轮架的上端与左(右)坐框的一侧铰接,坐框另一侧与后车架上方某两点铰接,左(右)后轮架下端与左(右)横拉杆铰接,横拉杆的另一端又与后车架下方的某一点铰接,左(右)斜撑杆的一端与左(右)后轮架的下端铰接,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滑块上,滑块可沿装在后车架上的中立杆上下滑动。
另外,中间传动轴的两头各有一普通万向联轴节使之亦能折叠。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特征,只要向上抬起后车架便能不用任何工具使后车架向中间靠拢实现平行折叠,折叠后,后车身只有大约两个后轮厚度的宽度尺寸,这样,它所占的存放空间仅相当于普通两轮自行车。而且折后推车行进自如,停放稳当,使该车可作为某些人经常性的上下班交通工具用,既安全、又方便、还能搭人载物,必要时还可加机动动力成为轻便的轻型机动三轮车。
下面通过一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折叠三轮车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折叠三轮车的整体结构布局立体图。图中标号对应的名称是〔1〕-前车轮,〔2〕-前叉,〔3〕-前车架,〔4〕-后车架,〔5〕-中立杆,〔6〕-靠背,〔7〕-左坐框,〔8〕-左后轮架,〔9〕-左后轮,〔10〕-付链条,〔11〕-左斜撑杆,〔12〕-左横拉杆,〔13〕-中间传动轴,〔14〕-主链条。
图2是本折叠三轮车后车身折叠过程中间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15〕是万向联轴节,〔16〕是滑块。
图1给出了一个以51厘米自行车为基础的实施例,其前轮〔1〕、前叉〔2〕、前车架〔3〕、刹车系等结构均类同普通51厘米自行车。一后车架〔4〕在
图1中A、B、C三点上与前车架固接,后车架上方D、E两点处与左(右)坐框〔7〕铰接,坐框的另一侧与后轮架〔8〕上端H、J两点铰接;一中立杆〔5〕的上下两端与后车架上G、F两处固接;左(右)横拉杆〔12〕的两端分别与左(右)后轮架的下端(K点)及后车架上的G点铰接;另有左(右)斜撑杆〔11〕的一端与左(右)后轮架下端铰接,另一端铰接在一可沿中立杆上下滑动的滑块〔16〕上(见图2)。上述后车身结构,组成了左右各一个可折叠的“四边形”构架。在三轮车展开使用状态,滑块将顶到“上死点”,形成牢固的受力构架,加之坐框含有可承扭的管状构件,使后车身构架可承受各个自由度静态和动态的受力。一中间传动轴〔13〕将主链条〔14〕和付链条〔10〕联系起来,为了传动轴能折叠,其两头各有一个普通的万向联轴节〔15〕(见图2)。
图2示出了后车身在折叠过程中的一个状态。折叠时,只要向上抬起后车架,“四边形”由于自重自然向下折叠,滑块沿中立杆向下滑动。合理的尺寸设计可以使之充分折叠。折叠后的三轮车宽度尺寸大大缩小。对本例的51厘米轮系,选用轴距1240毫米,后轮距500毫米,则可使本车总长不超过普通26英寸自行车的长度,最大轮廓宽度不超过650毫米,折叠后的最大宽度仅约280毫米,折叠或展开的时间只要2秒左右,折后能推车自如,随停随稳。因此,本例中的三轮车可作为家庭经常使用(如女同志上下班等)的交通工具,既安全,又方便灵活,还可搭人载物。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三轮车,有一个前轮,两个后轮,前轮装在一个转向用的前叉上与前车架连接,两个后轮各装在左右后轮架上并通过后车架与前车架连接成一整体,采用链轮链条转动,链条由主链、付链两部分组成,主链条通过一中间传动轴带动付链条,再通过装在一侧后轮轮毂上的飞轮带动该后轮转动,从而驱动车子前进,其特征是所述的左(右)后轮架是通过与左(右)坐框、横拉杆和斜撑杆的铰接来与后车架连接的,左(右)后轮架的上端与左(右)坐框的一侧铰接,坐框另一侧与后车架上方某两点铰接,左(右)后轮架下端与左(右)横拉杆铰接,横拉杆的另一端又与后车架下方的某一点铰接,左(右)斜撑杆的一端与左(右)后轮架的下端铰接,另一端铰接在一个滑块上,滑块可沿装在后车架上的中立杆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折叠三轮车,其特征是中间传动轴两头各有一万向联轴节。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三轮车,有一个前轮,两个后轮,链条传动。其折叠结构的特征是左、右后轮分别装在左、右后轮架上,并通过座框、横拉杆及斜撑杆与后车身铰接,可实现向中间靠拢的平行折叠。本车结构简单、可靠、折叠方便快速,不用工具可在两秒内折叠或展开,折叠后占地尺寸类同普通两轮自行车,可载人载物,因此,它可作为人们一种常用的安全、方便,多用途的交通工具。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86714SQ9121444
公开日1991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30日
发明者王化伟, 何绍韩, 云晓霞 申请人:王化伟, 何绍韩, 云晓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