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可折叠便携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10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性可折叠便携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摩托车。
现有自行车、摩托车是由车架、车把、车叉、前轮、后轮、车座、机电系统及传、制动装置,其中摩托车是四支圆盘弹簧的车叉减震,自行车没有减震机构,车身是整体的杠杆作用,减震、舒适、安全性差。(车辆没有弹性车身的折叠),前轮的空间占有大,对于携带很困难。车辆没有变速或变速结构性能不善、不具实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弹性车身、可折叠且体积小的便携车。
本发明总的技术构思是提供一种具有弹性车身并可折叠的便携车,其结构是车身的车梁或后轮架或前轮架(也包括全部)是由弹性片簧构成的,在弹性车身的中部设一个可使车身折叠的轴,及前轮设置可伸缩的小前轮。
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片簧减震、能折叠、弹性小前轮的变速便携车,包括前轮和后轮,一车把通过转向套管与转向轴管连接,并绕套管转动,在车梁上设置一个可使车体折叠的轴,片簧后轮架的前端与折叠轴铰接,片簧后轮架的后端安装在后轮轴上;片簧后轮架的前部用固定连接座组装动力轴套架。所说的转向轴管的下端与一弧形片簧的上端连接,弧形片簧的下端与前轮架连接,所说车把通过折叠结构可折叠的连接,所说车座安装在车座车管上,所说车座立管通过折叠结构可折叠的连接。
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弹性车梁的前端与焊合在转向套管上的片簧固定座连接,在车梁上设置一个可使车体折叠的轴,片簧后轮架的前上端与车体折叠轴铰接,片簧后轮架的后下端安装在后轮轴上,一拉杆在车体折叠轴与动力轴套间铰接,一后轮叉架的前端焊合动力轴套,后端与片簧后轮架的后下部铰接,片簧后轮架的前上部设置离合连杆与车梁后端铰接。所说的转向轴管的下端与一弧形片簧的上端连接,弧形片簧的下端与前轮架连接。所说车把通过折叠结构可折叠的连接,所说车座安装在车座车管上,所说车座立管通过折叠结构可折叠的连接。
本发明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在车梁上设置一个可使车体折叠的轴,片簧后轮架的中部用固定连接座组装动力变速箱,变速箱的前上设有双叉咀与车体折叠轴组装,片簧后轮架的前端设连接定位并可与车梁锁接,片簧后轮架的后端安装在后轮轴上。所说的变速机构是变速箱设有变速轴动力轴套,动力轴安装两组可离合的动力盘,经两根链条把动能传给变速轴上的两组飞轮,再由安装在变速轴上的两组可离合的动力轮盘,经两根链条把动能传给后轮轴套上的两组飞轮。
本发明的第四个技术方案是弹性车梁的前端与焊合在转向套管上的片簧固定座连接,在车梁上设置一个可使车体折叠的轴,并铰接后轮叉架的前上端。后轮叉架与脚踏车梯交叉,并在交叉处焊合成一体,一拉杆在后轮叉架上端与脚踏车梯架上端之间焊接。所说的转向轴管下端加长,在加发管上安装螺旋弹簧;并与前轮架的上端钢管滑动配合的定向组装。在后轮叉架的前上部设一动力马达。
所说的折叠结构是上连接座的一侧通过折叠轴与下连接座的一侧做可折叠的铰接,上连接座的另一侧设有开口的销孔,下连接座安装有锁销、螺旋弹簧亲螺栓,锁销为两段的粗细结构。销孔的开口通过锁销的左右移完成锁离过程。上连接座与立管上段焊合,下连接座与立管下段焊合。
所说的前轮直径为后轮的1/4-3/4。
所说的传动机构是变速传动为动力,轮盘是单一的大小两个离合的轮盘,设有可调控千斤离合的杆式凸轮。通过千斤的离合决定大小两组轮盘的转停。飞轮座也安装两组飞轮,用两根链条安装,并可做两级以上的变速。
制造车辆的材质包括金属、树脂类。
本发明是车载重量作用在片簧上,片簧的弹缩缓冲可使车辆减震、稳定,使人骑车是轻松、舒适和安全。弹性的小前轮使车体减小空间占用并消减车把的弹跳。停用时车体的折叠缩小了车身体积,便于上下楼方面的提拿、存放和旅行携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几种实施例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3是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侧视4是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侧视5是图1结构的折叠后的示意6是图1折叠轴后部的结构的仰视示意7是本发明的传动系统结构的剖视8是沿图7A-A剖线的剖视9是后轴飞轮的剖视10为折叠结构的示意11为锁离结构的示意12是沿图11中B-B剖线的上连接座的示意13是沿图11中B-B剖线的上连接座的示意图见图1,车身是由转向套管4、钢管车梁7和车体折叠轴9焊合为一体构成的,转向套管4安装转向轴管3,转向轴管3的下端用一弓形前轮片簧71与前轮架6连接,前轮架6安装前轮1,为了增加该车在不平道路上的通过,可在前轮1的前端设置悬空配轮2,转向轴管3的上端通过折叠结构31将车把5可折叠的连接,车梁7的后端通过折叠结构31铰接车座立管10,并组装车座11、货架12。焊合在车梁7中部的折叠轴9铰接双组片簧构成的后轮架72的前端。后轮架72的后端安装后轮轴25,后轮轴套组装飞轮37,后轮架72的前下部用固定连接座19组装动力轴套架16,连接座19与车梁7的后下部可以锁离结构53锁接,动力轴套15组装动力轴14,动力轴14装有大轮盘36。图中53锁离结构参见图2,图2中与图1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不同之处是转向套管4和片簧梁固定座8焊合为一体,单组片簧车梁73的前端与固定座8固定连接,车梁73的中后部安装车体折叠轴9和车座立管10。后轮架72的前端和立接杆18的上端与车体折叠轴9铰接,后轮架72的中上部有与车梁73的后端锁接的离合连杆33,立拉杆18的下端铰接动力轴套15,轴套15焊合后轮叉架27的前端,后轮叉架27的后端与后轮架72的后下部铰接,图中20大轮盘,21小轮盘,22车链条,23大飞轮,24小飞轮。
参见图3,图3中与图1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不同之处是后轮架72的前部加长,前端设有连接定位轴29,并可与车梁7的中部锁接,后轮架72的中部设置固定连接座19组装变速箱32,变速箱32的前上设有双叉咀与车体折叠轴9组装,变速箱32的中部设有变速链轮轴41,变速链轮轴41的两头组装双飞轮座43,动力可离合的双轮盘座42,变速箱31的下部焊合动力轴套15。
参见图4,图4中与图1、图2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部件,不同之处是单组的前轮螺旋弹簧74安装在转向轴管3下端加长的钢管上,前轮架6上端的钢管与转向轴管3下端的钢管滑动配合的定向组装。后轮叉架27的前上端铰接车体折叠轴9,脚踏车梯架30与后轮叉架27交叉,并在交叉点焊接成一体,脚踏车梯架30的上端与后轮叉架27的上端用横连杆18连接,后轮叉架27的前上组装发动机28,横拉杆38的后端与车梁73的后端锁接。
参见图5,为图1折叠后示意图,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
参见图6,为图1车身后部仰视示意图,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图中13后轮胎截面,39车轮幅条,40固定螺栓(没画出)。
见图7,图中的轮盘座42的两则用挡被帽44配装,中间安装大轮盘20和小轮盘21,轮盘允许外接轮齿,杆式凸轮47可扭动控制千斤46的离合,图中45为轴承珠粒,14为动力轴。
参见图8,是图7A视向示意图,图中相同标号表示相同部件。
参见图9,飞轮座43组装大飞轮23、小飞轮24和二个千斤46,图中44为挡被帽、45为轴承珠粒、26为后轮轴套。
参见图10,是折叠结构31的组装示意图,上连接座48与下连接座49通过折叠轴51实行折叠和复原,锁销50起复原的固定锁紧作用。图中5(10)是把管、座管。
参见图11、为锁离结构53的解剖示意图,上连接座48,下连接座49,锁销50、小盘簧52,通过锁销50的压向右移上连接座48的开口通过锁销细段进行脱离折叠。锁接也是一样过程。
参见图12,为图11的上连接座48锁孔的开口可通过锁销的细段侧视图。
参见图13,为图11的下连接座49为锁销的安装孔侧视图。
上述描述仅仅是举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构思范围内,可以做出各种变形,如ABC。
权利要求
1.一种弹性可折叠便携车,包括前轮和后轮,一车把通过转向套管与前轮转向轴管连接,并绕套管转动,一车梁前端连接转向套管,后部设车座,以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a、在车梁上设置一个可使车体折叠的轴,由片簧构成的后轮架的前端与折叠轴铰接,后轮架的后端安装在后轮轴上;后轮架的前部用固定连接座组装动力轴套架;b、所说的转向轴管的下端与一弧形片簧的上端连接,弧形片簧的下端与前轮架连接;c、所说车把通过折叠结构可折叠的连接,所说车座安装在车座车管上,所说车座立管通过折叠结构可折叠的连接。
2.一种弹性可折叠便携车,包括前轮和后轮,一车把通过转向套管与前轮转向轴管连接,并绕套管转动,一车梁的前端连接转向套管,后部设车座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a、一弹性车梁的前端与焊合在转向套管上的片簧固定座连接,在车梁上设置一个可使车体折叠的轴,由片簧构成的后轮架的前上端与车体折叠轴铰接,后轮架的后下端安装在后轮轴上,一拉杆在车体折叠轴与动力轴套间铰接,一后轮叉架的前端焊合动力轴套,后端与后轮架的后下部铰接,后轮架的前上部设置离合连杆与车梁后端铰接;b、所说的转向轴管的下端与一弧形片簧的上端连接,弧形片簧的下端与前轮架连接;c、所说车把通过折叠结构可折叠的连接,所说车座安装在车座车管上,所说车座立管通过折叠结构可折叠的连接。
3.一种弹性可折叠便携车,包括前轮和后轮,一车把通过转向套管与前轮转向轴管连接,并绕套管转动,一车梁的前端连接转向套管,后部设车座、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a、在车梁上设置一个可使车体折叠的轴,由片簧构成的后轮架的中部用固定连接座组装动力变速箱,变速箱的前上设有双叉咀与车体折叠轴组装,后轮架的前端设连接定位并可与车梁锁接,后轮架的后端安装在后轮轴上;b、所说的变速机构是变速箱设有变速轴动力轴套,动力轴安装两组可离合的动力盘,经两根链条把动能传给变速轴上的两组飞轮,再由安装在变速轴上的两组可离合的动力轮盘,经两根链条把动能传给后轮轴套上的两组飞轮。
4.一种弹性可折叠便携车,包括前轮和后轮、一车把通过转向套管与前轮转向轴管连接,并绕套管转动,一车梁的前端连接转向套管,后部设车座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a、一弹性车梁的前端与焊合在转向套管上的片簧固定座连接,在车梁上设置一个可使车体折叠的轴,并铰接后轮叉架的前上端,后轮叉架与脚踏车梯交叉,并在交叉处焊合成一体,一拉杆在后轮叉架上端与脚踏车梯架上端之间焊接;b、所说的转向轴管下端安装螺旋弹簧;并与前轮架的上端钢管滑动配合的定向组装;c、在后轮叉架的前上部设一动力马达。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便携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折叠结构是上连接座的一侧通过折叠轴与下连接座的一侧做可折叠的铰接,上连接座的另一侧设有开口的销孔,下连接座安装有锁销、螺旋弹簧和螺栓,锁销为两段的粗细结构,销孔的开口通过锁销的左右移动完成锁离过程,上连接座与立管上段焊合,下连接座与立管下段焊合。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便携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前轮直径为后轮的1/4-3/4。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便携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传动机构是变速传动为动力,轮盘是单一的大小两个离合的轮盘,设有可调控千斤离合的杆式凸轮,通过千斤的离合决定大小两组轮盘的转停,飞轮座也安装两组飞轮,用两根链条安装,并可做两级以上的变速。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弹性可折叠便携车,包括前轮和后轮,一车把通过转向套管与转向轴管连接,并绕套管转动,车体可由弹性片簧构成,车身中部设有折叠轴。该车具有弹性功能并可折叠,车把、车座也可折叠;弹性的小前轮结构使车辆减小占用空间,并消减车把的弹跳;变速机构简单、方便、高效和变速可靠。该车小巧、携带方便、性能较全,由于车辆是缓冲地柔性运行,骑行时稳定舒适,对妇弱老少的人更为适用。
文档编号B62K11/00GK1072893SQ92109699
公开日1993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9日
发明者袁祝文 申请人:袁祝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