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娱乐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31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娱乐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儿童用娱乐,生活用品。
现有的童车往往结构复杂且呆板,拆装组合费时费力很不方便,而市场上的一般多功能童车,结构,形式,功能大同小异,多采用增加附件来实现多种功能,其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或采用拼装结构,其变换形式时,同样费时费力。尤其在目前居室紧张的情况下不可折叠存放是一大欠缺。另外,目前尚未发现具有娱乐功能的保育童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拆灵活,集娱乐与保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娱乐童车。它结构简单,造型新颖,组合方便并且可折叠存放。完全不同于现有的多功能童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要由一个可折叠的管材主体架,四根直杆,一付吊绳,两个挂钩,一个可折叠的两用筐和四个承插万向脚轮组成。其特征在于可折叠的管材主体架(见


图1)是使用C型管1和C型弯管2,通过搭扣3和可折叠拉杆4连接成的。在这个主体架的基础上,采用承插折叠的方法可形成坐椅,学步车,小推车,秋千,摇篮。而这五种功能可以满足从婴儿至学龄前六年间,幼儿成长过程中保育和娱乐的要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用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折叠的管材主体架。它由四种部件组成(即图中1,2,3,4)。当可折叠拉杆4呈水平伸直时,C型管1和C型弯管2撑开;拉杆4上折时,主体架可以折叠,便于与其他部件一起装箱,运输,携带。
图2是坐椅侧视图。坐椅由撑开的主体架上置两用筐5通过挂钩9连接而成。适用于周岁至三岁幼儿。
图3是学步车侧视图。它是在主体架上置两用筐5通过挂钩9连接,并在管1和弯管2的下端插接万向脚轮6而成。可用于幼儿学步。
图4是小推车侧视图。它是在主体架上置两用筐5通过挂钩9连接,并在弯管1和弯管2的下端插接万向脚轮6推把是由四根直杆7通过挂钩9连接的。可用于携幼儿外出。
图5是秋千侧视图。它是在撑起的主体架下插接四根直杆7形成高支架,在高支架上用吊绳8通过挂钩9挂起折叠两用筐5形成秋千。适用于两至六岁儿童玩耍。
图6是摇篮侧视图。它是将秋千中的两用筐5拉开形成的。适用于零至周岁婴儿。
图中1.C型管;2.C型弯管;3.搭扣;4.可折叠拉杆;5.可折叠两用筐;6.万向脚轮;7.可插接直杆;8.吊绳;9.挂钩。
权利要求一种用插接方式连接主要部件,具有直杆推把,万向脚轮,可折叠两用筐,可折叠的管材主体架,可折叠拉杆等构件的多功能娱乐童车,其特征在于车的主体架可折叠,它是使用C型管1和C型弯管2通过搭扣3和可折叠拉杆4连成的,车的主体架通过挂钩9与可折叠两用筐5连接,通过插接方式下插接万向脚轮6,上插接直杆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娱乐童车属儿童用娱乐,属于生活用品,它是由一个可折叠的管材主体架,四根直杆,一副吊绳,一个可折叠的两用筐和四个承插万向脚轮组成的。其特征在于可折叠的管材主体架是使用C型弯管1和2,通过搭扣3和可折叠拉杆4连接成的。在这个主体架的基础上,通过挂钩9与可折叠两用筐连接并插接万向脚轮及直杆构成。再采用简单承插折叠的方法可形成坐椅,学步车,小推车,秋千,摇篮。组合方便。
文档编号B62B7/06GK2124177SQ92208338
公开日1992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5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5日
发明者张效儒, 刘金龙 申请人:祁泽田, 张效儒, 刘金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