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30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柔性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柔性自行车属两轮人力交通工具。
现有自行车主要由车架、方向把、前叉、后叉、前轮、后轮、人力驱动装置及座垫组成。该类自行车的前后叉是刚性的,即在行驶状况下,路面不平引起的振动,除了前后轮的充气轮胎能吸收很小一部分外,其余大部分将通过前叉和后叉反映给乘骑者,从而带来极差的行驶平稳性和操纵稳定性。因此,使用现有自行车时,在低等级道路及野外道路上行驶,将因振动过大而使行驶与操纵失稳,并易出现疲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该自行车可消除或减少地面不平而引起的振动对乘骑者的影响,提高行驶平稳性和操纵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带弹簧——阻尼减振器的前叉和后叉,使该自行车的前后轮与车架呈柔性联接,从而使路面不平引起的前后轮的振动反映为前后减振器中弹性元件的变形与阻尼元件的运动。由机械振动原理可知,单纯的阻尼减振器可以通过阻尼元件的运动来消耗振动能量,从而获得减振;而上述减振器中的弹性元件则因其在外力的作用下能表现出可回复的变形,因而能获得缓冲。这种结构在各类机动车辆上已获得广泛应用,并已取得明显效果。因此,带上述减振器的柔性自行车,不仅仍能适用于城市道路作一般人力交通工具使用,而且也适用于乡村道路以及野外作长短途旅行。而其行驶平稳性以及操纵稳定性都将比现有自行车有明显提高。


图1为柔性自行车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方向把2——前叉减振器3——车 架4——座 垫5——后叉减振器6——后 轮7——后 叉8——前 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可知,上端与方向把(1)联接,下端与前轮(8)铰接的前叉减振器(2),即用来代替现有自行车的刚性前叉,成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前叉。由于该前叉减振器(2)是由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构成的,因此,地面给前轮(8)的冲击和振动,将被有效地消除在前叉减振器(2)中,从而使得操纵者及方向把(1)部位获得缓冲和减振,提高了操纵稳定性。在一个与车架(3)铰接的后叉(7)上,铰接有后叉减振器(5)和后轮(6),后叉减振器(5)的上端与车架(3)铰接。这样,可以绕与车架(3)铰接点摆动的后叉(7)及后叉减振器(5)即组成柔性后叉。上述后叉减振器(5)也是由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构成,因此,同前所述,地面不平造成的后轮(6)的振动,将被有效地消除在后叉减振器(5)中,从而使得座垫(4)部位及乘骑者获得缓冲和减振效果,提高了行驶平稳性。这样,在前叉减振器(2)和后叉减振器(5)的共同作用下,便可提高柔性自行车在低等级道路及野外土路上行驶的平稳性和操纵稳定性,减缓疲劳。
权利要求1.一种主要由方向把、车架、座垫、柔性前叉、柔性后叉、前轮、后轮等组成的柔性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柔性前叉为带前叉减振器(2)的前叉;柔性后叉是由后叉(7)及后叉减振器(5)组成的,后叉(7)的一端与后轮(6)铰接,另一端与车架(3)铰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前叉减振器(2)是由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构成的。前叉减振器(2)的下端与前轮(8)铰接,上端与方向把(1)相联。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后叉减振器(5)是由弹性元件及阻尼元件构成的。后叉减振器(5)的上端与车架(3)铰接,下端与后叉(7)铰接。
专利摘要柔性自行车属两轮人力交通工具。现有自行车均为刚性前叉和后叉,在不平整的道路上行驶时,路面不平度引起的振动将通过该刚性前后叉直接反映给乘骑者,带来极差的行驶平稳性和操纵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采用带弹簧阻尼减振器的前叉和后叉,使前后轮与车架呈柔性联接,致使路面不平度引起的振动绝大部分消除在上述减振器中,从而显著提高了行驶平稳性和操纵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城乡交通,也可作为场地或越野运动车。
文档编号B62K25/04GK2122811SQ9220807
公开日1992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9日
发明者陈令富 申请人:陈令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