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四轮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49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四轮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折叠式四轮婴儿车,特别是一种能被很容易地折叠并锁定在折叠位置的四轮婴儿车折叠式四轮婴儿车在全美国是公知的并被公开出售。这样的折叠式四轮婴儿车在(下简称“折叠车”)具有一用于接纳乘座者的座位。一般,座位可移动地安装在四轮婴儿车车架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其中,在第一位置处,座位构成供乘座者坐的形式,在第二位置处,座位构成供乘座者斜躺的形式。当使用者折叠折叠车时需要座位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上,否则折叠车将不能折叠。也就是,为了使折叠车能够折叠,座位必需在一个预定的位置。因此,在使用者折叠折叠车之前,必须首先花时间将座位放置在折叠车能够折叠的位置上。因此就对折叠车产生了这样一个要求、即要求折叠车不论座位在什么位置都要被折叠。
其它公知折叠车在当它们在折叠状态。可能散开并很难摆弄的问题没有解决。也就是,没有装置将折叠车锁定在折叠位置以防止折叠车在搬运期间散开。因此,对折叠车而言,存在这样一种需要,即当折叠折叠车时,折叠车能被自动地锁定在折叠位置。
公知的折叠车具有从折叠车伸出来的水平推柄或操纵柄。它不适于折叠车的使用者长时间、长距离地使用。因为在折叠车中使用一水平推柄或操纵柄是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使用者很快就会感到不舒服。因此,这就对用于折叠车推柄或称操纵柄提出这样一个要求,即,它应符合人机工程学,以使使用者能够在长距离使用时能尽可能的舒服。
在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折叠车中许多固有的缺点。本发明的折叠车不论座位在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都可以进行折叠。当本发明的折叠车被叠起来时,折叠车便被锁定在折叠位置,从而防止由于折叠车散开而对运输所造成的不便。此外本发明的折叠车的手柄以一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方式被弯成一定的角度,以使折叠车的使用者舒服一些。
简言之,本发明是一种折叠式四轮婴儿车(简称“折叠车”),该折叠车包括一可在一折叠状态和一使用状态之间变动的车架,一用于接纳乘座者的乘座者支座,该支座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车架上并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一碰锁安装在所说的车架和支座上。该碰锁将所说支座可松开地固定第一位置。该碰锁和所说的支座、车架构成这样的结构,即,当所说支座位置在第一位置并且所说车架从使用状态变成折叠状态时,该碰锁将所说支座部分自动松开,并且支座部分可移动到第二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折叠车包括一可在一折叠状态和一使用状态之间变化的车架。该车架包括一套可转动地安于其上的车轮,用于使折叠车具有可移动性。该车架上安装有一乘座者支座和一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可以将所说车架在折叠状态锁定。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本发明的折叠车具有一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握持手柄。
上述的本发明要点以及下面对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通过参阅附图可得到更好的理解。为了阐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一个实施例。虽然该实施例现在是优选的,然而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在此所公开的这个特定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折叠车的右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折叠车不完全折叠状态的一个右正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折叠车在折叠状态的右正视图;
图4是图1所示折叠车放大的顶视平面图;
图5是图4所示折叠车沿图4中5-5线进一步放大的剖视图;
图6是图3所示折叠车进一步放大的局部视图;
图7是图1所示折叠车车座靠背在虚线所示位置时沿7-7线的一个进一步放大的剖视图。
在下面的描述中所用的某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无任何限定作用。单词“右”、“左”、“上”、“下”指的是在所参照的附图中的方向。单词“向内”、“向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离开折叠车和其被标示部分的几何中心的方向。所用的术语包括上面具体提到的单词,这些单词的派生词和意思类似的词。
详细参照附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附图1至7示出了一个用于运送乘客(图中未示出的)折叠车的一最佳实施例,该折叠车由标号10总体表示。折叠车10一般是用于运送婴幼儿,但是,本发明的原理也适用于运送成人的折叠车,图1是折叠车10的右正视图。折叠车10包括一可在折叠状态(如图3所示)和使用状态(如图1所示)之间变化的车架12。在折叠状态,折叠车10不能工作而是被折叠成一大致平顺的形状以便于存放。在使用状态,折叠车10是以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都很清楚的接纳和运送乘客的方式的形状。
现在参照图1和4,车架12包括一具有握持部分16的手柄14。手柄14包括从握持部分16处延伸出来的第一和第二杆臂18a、18b。即,握持部分16、第一杆臂18a和第二杆臂18b构成一在平面图中大致为U形的形状。手柄14最好由金属管制成,其截面大致为圆形。一垫套20设置在握持部分16上,以便使用者在推折叠车10时能感觉舒服一些。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都知道,握持部分16可以由聚脂材料制造,而第一和2杆臂18a18b可以由金属管制造。
最好参见图1和4,握持部分16包括一用于接纳使用者第一只手(未示出)的第一区域16a和一用于接纳使用者第二只手(图中未示)的第二区域16b。第一和第二区域16a、16b彼此间以小于180℃的夹角延伸,这样可使握持部分具有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正确设计,这种设计可以使使用者能够以舒服的方式推动折叠车10。
现在参照图1、2和4,车架12还具有一第一分车架12a,在分车架12a上转动地安装有第一和第二车轮22a,22b。第一分车架12a包括第一和第二铰链24a24b,它们内联接在手柄14和第一分车架12a之间,使第一分车架12a枢轴地安装到手推件14上,提供在折叠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的移动,这一点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现在参照图1、3和5,在本实施例中,最好第一分车架12a包括一具有一第一端部26a和一第二端部26b的第一支承杆26。第一支承杆26的第一端部26a包括所说第一车轮22a,第一车轮22a以一种与本发明无关且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式可移动地安装在第一端部26a上。第一铰链24a联接于第一支承杆26和第一杆臂18a的末端18a′之间,以使第一支承杆26相对于第一杆臂18a枢轴转动。
正如图5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例中,最好第一铰链24a由这样一壳体28构成,即壳体28具有一孔30和支承面31,用于牢固地将第一支承杆的第二端26b安装在其中。第一支承杆26的第二端26b的一部分从壳体28向外突出,其原因将在后面描述。一销32将第一支承杆26的第二端26b卡固在壳体28内,以防止第一支承杆26相对于壳体28移动。第一杆臂18a的顶端18a′由一第二销34固定在壳体28上,这样第一杆臂18a可相对于壳体28枢轴转动。壳体28被制造成这样一种结构即,该结构可使第一杆臂18a相对于壳体28和第一支承杆26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枢轴转动。在所说第一位置(见图5)中,第一支承杆26和第一杆臂18a彼此平行地延伸;在所说第二位置(见图3)中,第一支承杆26和第一杆臂18a彼此相向折叠,在其间构成一锐角。
销32、第二销34和此后所描述的保持销最好是标准紧固件,诸如,铆钉。当然,其它诸如螺母和螺栓之类的紧固件也能被使用,这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第一铰链24a的壳体最好由一种聚合材料构成并由一种适当的铸模工艺制造。
类似地,第一分车架12a包括一具有第一端36a和第二端36b的第二支承杆36。第二支承杆36的第一端36a具有第二车轮22b。第二车轮22b以一种与本发明无关并且为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式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支承杆36的第一端36a上。第一和第二支承杆26,36最好是由与手柄14一样的材料构成。第二铰链24b内联接在第二支承杆36和第二杆臂18b的一顶端之间,使得第二支承杆36可相对于第二杆臂18b枢轴转动。第二铰链24b除去与上述第一铰链24a镜相对称外,其结构大致相同。因此,仅为简洁和方便起见而略去对脚架的进一步地描述,并且所略去的进一步描述是非限定性的。
正如图1和4所示的那样,脚踏板38在靠近第一和二车轮22a、22b处连接在第一和第二支承杆26和36之间。脚踏板38由一涂有塑料防护层的金属管(图中未示)构成。该金属管与第一分车架12a构成一整体构架。脚踏板38与本发明无关并且可以由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任何方式进行构造。因而,仅为简洁和方便起见而略去对脚架的进一步描述,并且所略去的进一步描述是非限定性的。
现在参照图1、2和4,车架12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分车架12b,第二分车架12b具有可转动地安装在其上的第三和四车轮22c、22d。第二分车架包括第三和四铰链24c、24d,它们分别内联接在手柄14的第一杆臂18a与第二分车架12b之间及第二杆臂18b与第二分车架12b之间,使得当第二分车架12b枢轴安装在手柄14上时能够在折叠和使用位置之间转动。第三和第四铰链24c24d最好在第一分车架12a的第一、二铰链24a24b与握持部分16之间安装到第一和二杆臂18a,18d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车架12b包括一具有第一端40a和第二端40b的第三支承杆40。第三支承杆40的第一端40a具有第三车轮22c,该车轮以与本发明无关但为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式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说的第一端40a上。第三铰链24c内联接在第三支承杆40和第一杆臂18a之间,使得第三支承杆40可相对于第一杆臂18a枢轴转动。类似地,第二分车架12b包括一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四支承杆。第四支承杆图中未示出,但与第三支承杆40基本一样,只是它设置在折叠车10的相对侧。第四支承杆的第一端具有第四车轮22d,第四车轮22d以与本发明无关并为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式可转动地安装第四支承杆的第一端上。第四铰链联接在第四支承杆和第二杆臂18b之间,使得第四支承杆可相对于第二杆臂18b枢轴转动。
正如图6和7所示的那样,第三铰链24c由一个通过销46和车棚支撑杆48固定于第一杆臂18a的铰接元件44构成。销46穿过一位于第一杆臂18a中的适当尺寸的孔从而将第一杆臂18a固定于铰接元件44上。支撑杆48在其与第一杆臂18a中的槽缝50和铰接元件44共同作用的端部具有一连锁件48a,用于将铰接元件44和第一杆臂18a以一种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方式连锁在一起。铰接元件44具有一接纳第一杆臂18a的支承面45。支承面45、销46和支撑杆48共同作用,将铰接元件44固定在第一杆臂18a上。
支撑杆48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二杆臂18a、18b上,使得车棚47可以在一个以手柄14处向外延伸以遮盖折叠车10的位置与一个被拉靠在手柄14的位置之间移动,这一点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正如图4所示的那样,车棚47具有一个窗47a,以使使用者在使用折叠车10期间能够看到乘座者。一铰接片状物47b设置用于在需要时遮盖窗47a,它可通过钩环材料47c固定在车棚47上。车棚47的使用和结构与本发明无关并且为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因而仅为简洁和方便起见而省略对其的进一步描述,并且所省略的进一步描述是非限定的。
正如图1、6和7中所示的那样,第三支承杆40的第二端40b通过销52枢轴地连接到铰接元件44上,使得第三支承杆40相对于铰接元件44可在图1所示的使用位置和图3所示的折叠位置之间枢轴转动。铰接元件44最好具有与第一链接24a的壳体28一样的结构。第四铰接件与第三铰链24c结构类似,因而,为简洁和方便起见而省略对其的进一步描述,并且所省略的进一步描述是非限定的。
现在参照图1和4,折叠车10包括一乘座者支座由标号54总体标示,用于接纳乘座者。支座54的至少一部分54a可移动地安装在车架12上且位于一第一位置(图1中虚线所示)和一第二位置(图1中实线所示)之间。当车架12处于折叠状态时支座部分54a位于第二位置,当车架12在使用状态时它可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具体地说,当支座部分54a在第一位置时,它构成供乘座者坐着的结构,当支座部分54a在第二位置时,它构成供座者斜躺或直躺着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乘座者支座54最好由一安装在车架12上的座位构成,而乘座者支座的支座部分54a最好由车座的靠背构成。支座部分54a安装在车架上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使得当车架12从使用状态变成折叠状态时,支座部分54a可移动到第二位置,这一点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乘座者的支座54由一大致成矩形的底板60构成,该底板60分别放置在第一、二、三、四支承杆26、36和40之间。即,底板60通过销61固定在第一、二、三、四支承杆26、36、40上,并且销61可使底板60相对于第一和二分车架12a12b枢轴转动。一个网篮挂在底板60上,构成一杂物(图中未示)存放区。底板60的前部延伸至第一和二支承杆26、36之外,包括一垫子以构成所说的车座,使乘座者感到舒服一些。乘座者支座54的支座部分54a是一个倒U形管66,倒U形的端部通过销61与底板60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底板60和管66最好由与手柄14一样的材料构成。乘座者支座54的支座部分54a进一步还包括一块布料(图中未示),该布料在U形管66的两个支承腿之间展开,用于使乘座者感到更舒服一些。一个后车棚67在管66和手柄14之间伸展,用于进一步遮盖乘座者。后车棚67的使用和结构及管66的布料都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它们并不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因此,仅为简洁和方便起见省略对它们的进一步描述,并且所省略的进一步描述是非限制性的。
现在参照图1、2和5,折叠车10包括一第一锁止装置70,用于将车架12锁止在使用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锁止装置70包括一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杆臂18a的端部18a′的锁闩72。滑动的锁闩72包括一长形孔74,用于接纳从其中穿过的第一杆臂18的端部18a′。可滑动的锁闩72还包括一止挡76,止挡76向内延伸并与第一杆臂18a滑动接合。锁闩72包括一凸轮面77,用于将锁闩72引向第一支承杆26的第二端部26b的上方,这一点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锁闩72最好由与第一铰链24a的壳体28一样的材料构成。
一螺钉78螺旋地固定在第一杆臂18a上,用于与止挡76啮合,防止可滑动的锁闩72滑离第一杆臂18a。销80在螺钉78上方不远处穿过并牢固地固定在第一杆臂18a上。一弹簧82设置在销80和可滑动的锁闩72的一部分之间,用于将可滑动的锁闩72压向第一杆臂18的端部18a′。可滑动的锁闩72包括一第二孔84,用于以一种可松开的方式接纳第一支承杆26的第二端部26b。
在锁闩72上有一手指凹槽86,用于使使用者可以将其手指放在该凹槽86中并沿第一支承杆18在箭头73的方向上提升并滑动锁闩72,直到第一支承杆26的第二端26b不再位于第二孔84中为止。当第一支承杆26的第二端26b离开第二孔时,第一杆臂18a便可相对于第一支承杆26在箭头75的方向上枢轴转动,这是因为第一铰链24a使车架12能够处于折叠状态,当第一支承杆26的第二端26b放置在第二孔84中时,第一杆臂18a和第一支承杆26a彼此相互锁定,使车架12保持在使用位置。
一与上述锁止装置70功能一样镜相对称的锁止装置70设置在第二杆臂18b的端部18b′上,用于以与上述一样的方式将第二杆臂18b锁定到第二支承杆36上。因此,仅为方便起见,在此省略了对用于将第二杆臂18b和第二支承杆36连接在一起的锁止装置70所进行的进一步描述,并且所省略的进一步描述的是非限定性的。
现在参照图1和7,折叠车10包括一安装在车架12和乘座者支座54上的碰锁88。碰锁88可松开地将支座部分54a,使支座部分54a固定在第一位置。也就是说,碰锁88、支座54和车架12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当支座部分54a在第一位置并且车架12从用状态变为折叠状态时,碰锁88自动地松开支座部分54a可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碰锁88由一止挡90和一槽缝92构成,它们分别位于车架12和支座部分54a上。具体地说,止挡90构成第三铰链24c的铰接元件44的局部,而槽缝92成形在固定于支座部分54a的管66上的锁定件94上。锁定件94通过一销96固定在管66上。止挡90当支座部分54a在第一位置并且车架12在使用状态时,被置于槽缝92中。当支座部分54a在第一位置并且车架12从使用状态变为折叠状态时,止挡90相对于槽缝92移动,使得止挡90和槽缝92脱离啮合,从而将支座部分54a从第一位置松开。也就是说,当车架12折叠时,铰链24c转动,使止挡90移动并脱离与槽缝92的啮合,这一点通过比较图1和2可以最清楚地看出。支座部分54a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到第二位置,在该位置,折叠车可以被折叠。
碰锁88进一步包括一柔性件或称手指松释件98,用于手动松开碰锁88以便当车架12在使用状态时将支座部分54a从第一位置移动第二位置。为了手动松开碰锁88,使用者应将柔性件93向内移动以便止挡90离开槽缝92,使支座部分54a向下折叠到第二位置。
锁定件94包括一耳形部分94a。耳形部分94a从管66向上延伸,用于当支座部分54a在第一位置时协助防止后车棚67受到支撑杆48运动的干扰,最好如图7所示。锁定件94最好由基本为柔性的弹性聚合材料构成。该材料最好具有这样的柔性程度,即,该程度可使使用者能容易地移动锁定件94使其脱离与止挡90的啮合。
一个同样的锁定件(图中未示)设置在折叠车10的与上述侧相对的一侧上,用于使管66以与上述方式大致相同的方式联接于第四铰链24d。因此,当手动松开碰锁88时,需要将两碰锁88的柔性件98向内移动,这样才能使支座部分54a向下移动到第二位置。
故碰锁88取消了手动松开两碰锁的步骤,使折叠车10变得方便。松开碰锁是必需的,因为如果支撑部分在第一位置的话,折叠车将不能完全折叠。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碰锁最好按上述的方式构成和使用,但是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碰锁88也可以由其它方式构成。例如,槽92在两端是敞开的并去掉耳状部分94a,而这并没有离开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现在参照图1、3和6,车架12进一步包括一锁定装置100,它用于将加架12可松开并自动地锁定在折叠状态上。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装置100最好在第一和二分车架12a、12b之间延伸。也就是说,锁定装置100在第一支承杆26a和第三铰链24c之间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装置100包括一大致为柔性的指状件102和凸轮锁104,它们分别在第一支承杆26和第三铰链24c之间延伸。指状件102由销103固定在第一支承杆26上。指状件102是柔性的,这样当车架12进入折叠状态时,凸轮锁104卡住指状件102。也就是,凸轮锁104由一对在第三铰链24c的铰接元件44上构成的棘轮齿106构成,而指状件102包括有一棘爪状元件108。当要松开锁定装置100时,使用者只要向上抬起指状件102,就可以使棘爪状元件108与棘齿106脱离啮合,使得车架12变成使用状态。当车架12变成折叠状态时,棘齿108上的斜面向上引导棘爪状元件108和指状件102,直到棘爪状元件108越过每个齿106的顶部并卡入锁定位置为止。这样,当车架被折叠时,锁定装置100便自动将车架12锁定在折叠状态。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装置100最好包括棘爪状元件108和棘轮齿106,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其它的结构也能用于将车架12自动地锁定在折叠状态。例如,铰接元件44可以包括一个适当尺寸的孔(图中未示),该孔可以接纳棘爪状元件108,这样的结构也没有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在使用中,假设车架12在使用状态并且乘座者支座54的支座部分54a在第一位置、而使用者想将车架12变成折叠状态,那么,使用者需使用双手在手指凹槽86处抓住滑动锁闩72并沿第一和二杆臂18a、18b向上滑动每个滑动锁闩72直到第一和二支承杆26、36的第二端26b、36b离开滑动锁闩72的第二孔84。然后手柄14开始向下折叠并且第一分车架12a开始朝向第二分车架12b移动,如图2所示。与此同时,止挡90和槽92背向而行,将支座部分54a从第一位置处松开。使用者然后朝向第二分车架12b连续移动手柄14直到折叠车10处于图3所示的状态。
当折叠车10接近折叠位置时,锁定装置100自动地将第一和二分车架12a、12b固定在一起,防止折叠车的散开。
当要将已折叠的折叠车10翻折到使用状态时,使用者可向上提起指状件102,使得棘爪状元件108与棘轮齿106脱离啮合。然后,使用者向上提升手柄14直到第一锁定装置70的滑动锁闩72的凸轮面77与第一和二支承杆26、36的第二端26b、36b接合。第一和二支承杆的第二端26b、36b与凸轮面77接合后使得锁闩72在第一、二杆臂18a、18b分别相对第一、二支承杆26、36大致平行延伸。接着,锁闩向下滑动,使得第二孔84滑动到第一、二支承杆26、36的第二端26b、36b上。一旦车架12处于使用状态,支座部分54a便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按使用者的需要移动。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在本发明构成了一个折叠四轮婴儿车,该折叠车可以在不用考虑折叠车座位的位置的情况下进行折叠。本专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和变型而不会脱离本发明具有创造性的构思。因而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所公开的特殊实施例,而是应当被看作包括所有的变动和变型,只要是它属于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运送一乘座者的折叠式四轮婴儿车,包括一车架,该车架可在一折叠状态和一使用状态之间变化;一乘座者支座,用于接纳乘座者,该支座以至少一部分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说的车架上的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和一碰锁,该碰锁安装在所说车架和支座上,可以将所说支座部分可松开地固定在所说第一位置,所说碰锁,支座和车架构成这样的结构,即,当所说支座部分处于所说的第一位置并且所说车架从所说使用状态变成所说折叠状态时,所说碰锁自动地松开所说支座部分,使所说支座部分能移动到所说第二位置。
2.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说车架处于所说折叠状态时,所说支座部分在所说的第二位置,当所说车架在所说使用状态时,所说支座部分可在所说第一和二位置之间移动。
3.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说车架进一步包括一锁定装置,该装置将所说车架可松开地锁定在所说折叠状态上。
4.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说支座部分在所说第一位置时,所说支痤部分构成可供乘座者乘坐的结构,当所说支座部分在所说第二位置时,所说支座部分构成可供乘座者斜躺的结构。
5.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碰锁包括一止挡和一沟槽,它们分别位于所说车架和所说支座部分上,当所说支座部分在所说第一位置并且所说车架在所说使用状态时,所说止挡设置在所说沟槽中。
6.一种如权利要求5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说支座部分在所说第一位置并且所说车架从所说使用状态变为所说折叠状态时,所说止挡相对于所说沟槽移动,以将所说支座部分从所说第一位置松开。
7.一种如权利要求6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碰锁包括一用于手动松开所说碰锁的柔性元件。
8.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乘座者支座包括一安装于所说车架上的座位,所说乘座者支座的所说部分包括所说座位的靠背,所说靠背安装在所说车架上并可在所说第一、二位置之间移动,由此,当所说车架从使用状态变为折叠状态时,所说靠背移动到所说第二位置。
9.一种如权利要求8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碰锁安装在所说车架和所说靠背上。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碰锁包括分别位于所说车架和所说靠背上的一止挡和一沟槽,当所说靠背在所说第一位置并且所说车架在所说使用状态时,所说止挡位于所说沟槽中。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说车架包括一具有一握持部分的手柄,该手柄包括从所说握持部分处延伸出去的第一和二杆臂;一第一分车架,该第一分车架具有至少一个可转动安装其上的车轮,并包括至少一个联接在所说手柄与第一分车架之间的铰链,以便使所说第一分车架被安装成可在所说的折叠与使用状态之间变动;和一第二分车架,该第二分车架上至少可转动地安装着一个车轮,并包括至少一个内联接在所说手柄与所说第二分车架之间的铰链,使得所说第二分车架可在所说的折叠与使用位置之间枢轴地转动,所说第二分车架铰链在所说第一分车架的所说铰链与所说握持部分之间被安装在所说手柄上;并且,所说的支座部分相对于所说第一、二分车架可在所说第一、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说碰锁包括分别位于所说第二分车架的所说铰链与所说支座部分上的一止挡和一沟槽,当所说支座部分在所说第一位置并且所说车架在所说使用状态时所说止挡位于所说沟槽中。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说支座部分在所说第一位置并且所说车架从所说使用状态变为所说折叠状态时,所说止挡相对于所说沟槽移动,将所说支座部分从所说第一位置松开。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1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第一分车架包括一第一支承杆,该第一支承杆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说第一支承杆的所说第一端包括一可转动地安装在其上的第一车轮;一第一铰链,该第一铰链内联接于所说第一支承杆与所说第一杆臂的一顶端之间,使得所说第一支承杆可相对于所说第一杆臂枢轴转动;一第三支承杆,该第三支承杆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说第二支承杆的所说第一端包括一可转动地安于其上的第二车轮;一第二铰链,该第二铰链内联接于所说第二支承杆与所说第一杆臂的一顶端之间使得所说第二支承杆可相对于所说第二杆臂枢轴转动;一第三支承杆,该第三支承杆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说第三支承杆的所说第一端包括一可转动地安于其上的第三车轮;一第三铰链,该第三铰链内联接于所说第三支承杆与所说第一杆臂之间,使得所说第三支承杆相对于所说第二杆臂可枢轴地转动;一第四支承杆,该第四支承杆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说第四支承杆的所说第一端包括一可转动地安于其上的第四车轮;和一第四铰链,该第四铰链内联接于所说第四支承杆与所说第二杆臂之间,使得所说第四支承杆相对于所说第二杆臂可枢轴地转动;并且所说碰锁包括一位于所说第三铰链上的止挡和一位于所说支座部分上的沟槽,当所说支座部分在所说第一位置并且所说车架在所说使用状态时所说止挡位于所说沟槽中。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3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说支座部分在所说第一位置并且所说车架从所说使用状态变成所说折叠状态时,所说止挡相对于所说沟槽移动,以将所说支座部分从所说第一位置处松开。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1的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说握持部分具有一接纳使用者第一只手的第一区域和一接纳使用者第二只手的第二区域,所说第一、二区域彼此间以小于180°夹角延伸。
16.一种折叠式四轮婴儿车,包括一车架,该车架可在一折叠状态和一使用状态之间变动,它包括一套可转动地安于其上的车轮,用于使折叠车具有可移动性,所说的车架包括一具有一握持部分的手柄,该手柄包括从所说握持部分延伸而出的第一、二杆臂;一第一支承杆,该支承杆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说第一支承杆的第一端包括一可转动地安于其上的第一车轮;一第一铰链,该铰链内联接于所说第一支承杆和所说第一杆臂的一顶端之间,使得所说第一支承杆相对于所说第一杆臂可以枢轴转动;一第二支承杆,该第二支承杆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说第二支承杆的第一端包括一可转动地安于其上的第二车轮;一第二铰链,该铰链内联于所说第二支承杆和所说第二杆臂的一顶端之间,使得所说第二支承杆相对于所说第二杆臂可以枢轴转动;一第三支承杆,该支承杆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说第三支承杆的第一端包括一可转动地安于其上的第三车轮;一第三铰链,该铰链内联于所说第三支承杆和所说第一杆臂之间,使得所说第三支承杆相对于所说第一杆臂可枢轴转动;一第四支承杆,该支承杆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所说第四支承杆的第一端包括一可转动地安于其上的第四车轮;一第四铰链,该铰链内联于所说第四支承杆和所说第二杆臂之间,使得所说第四支承杆相对于所说第二杆臂可枢轴转动;一乘座者支座部分,该支座部分安装在所说的车架上;和一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在所说第一支承杆和所说第三铰链之间延伸,用于将所说车架可松开地锁定在所说的折叠状态。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6的折叠式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锁定装置将所说车架自动地锁定在所说折叠状态上。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6的折叠式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说锁定装置包括一指状件和一凸轮锁止件,它们分别在所说的第一支承杆和所说的第三铰链间延伸,所说的指状件是柔性的,可使得当所说车架变成折叠状态时,所说凸轮锁止件可以卡住所说的指状件。
19.一种如权利要求16的折叠式四轮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握持部分具有用于接纳使用者第一只手的第一区域和一用于接纳使用者第二只手的第二区域,所说的第一、二区域以相互间小于180°的夹角延伸。
全文摘要
一种折叠式四轮婴儿车,包括一可在折叠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变动的车架。该车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于其上的车轮,用于使所说四轮婴儿车具有可移动性。一乘坐者座位设置在所说车架上,用于接纳乘坐者。乘坐者座位的至少一部分是以可在一第一位置和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说车架上。一碰锁安装在所说车架和座位上。该碰锁将座位可松开地固定在第一位置上,所说碰锁、座位和车架构成这样的结构,即,当座位在第一位置时并且车架从使用状态变为折叠状态时,碰锁将座位自动松开,使座位能移到第二位置。
文档编号B62B7/08GK1093990SQ9311501
公开日1994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20日
发明者R·E·豪特, J·A·萨克 申请人:格雷科儿童产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