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0624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日常生活用品。
与自行车组合的轮椅,目前有专利CN2152524Y,其对自行车改动过大,且不能多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转弯半径不大于自行车本身的,适于不平路面的,组分方便的自行车可拖车椅,且通过简单变换,形成车、床、椅十多种工况,可拖可推,老中幼三代人受益,另外易于折叠,便储便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车椅椅体中部附近的下方两侧装有一对车轮,在椅体扶背的下方装有一至两个可收起的活络轮,扶背的中部纵向固有后联结套,并备有具有十字轴的前联结套和牵引杆。用前联结套套在自行车车座下方的立管上,其以该立管的轴线为中心转动,前联结套与牵引杆的前端横向水平铰接,牵引杆的后端插入后联结套,并以卡销限位,二者可转动但不能纵向移动,从而使车椅相对自行车有三个旋转自由度。前述的前联结套可通过轴线切成两半,并用铰轴联结,形成铰链,该铰链的两侧各有一个带孔耳板,其穿一插销与牵引杆前端水平铰接。前述的后联结套可制成两层,其外层套与扶背纵向固接,内层套的两端有限位台阶,其只能在外层套内转动但不能纵向移动,内层套的外伸部分上有穿孔,可通过插销或螺栓与牵引杆固接。另外,牵引杆的后端有一排孔,利用插销可以调整车椅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扶背的下端有一排孔,利用插销或螺栓可以调整二者的上下位置。
多用车椅底板分为固定底板和活动底板,后墙板分为后下墙板和后上墙板;固定底板一端的两侧各与一根连臂的一端水平铰接,这两根连臂的另一端与后下墙板一端的两侧分别水平铰接,而后下墙板的另一端的两侧与后上墙板一端分别水平铰接;配以插销后下墙板可向下安装,或向上安装,配以拉臂可水平安装,或倾斜安装;配以插销或螺栓后上墙板可与后下墙板同平面安装,或垂直安装;活动底板搁放在两连臂之间,也可搁放在两侧架的上纵梁、或下纵梁上。而后上墙板的上边缘呈弧形,其与扶背的上边缘在铅垂面上投影的曲率半径相近,当二者向下安装时,便构成婴儿摇床的底部。故其可变换成童车、婴车、购物车、童床、加长床、摇床、轮椅、靠椅、躺椅、座椅等十多种工况,可拖可推。
椅体背架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侧架垂直铰接;背架的中部与固定底板未与连臂铰接的一端水平铰接;左右侧架上有用以卡住固定底板,及连臂的定位卡槽;定位卡槽与固定底板上的孔可对齐插入插销,锁固椅体。拔出插销,便可折叠。左右侧架未铰接的一端的下方有由弹簧折起的支腿。
活络轮的支杆上端与固定底板水平铰接;支杆上套有固定销,其固定在背架的下横梁上则支杆垂直,活络轮触地;其固定在固定底板的插座上则支杆处水平位置,活络轮提起。
底板、背板采用栅网结构,另备有三块相连的软垫,其一端的一块相对中间的只能向上翻折,而另一端的一块只能向下翻折。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作为自行车拖挂轮椅时的工作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自行车拖挂的工作部件。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作为正座拖椅时的工作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作为椅体的工作部件。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作为座椅时的工作状态。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活络轮部件。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状态。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车、床、椅多种工况。
图1中本多用车椅的椅体(8)中部附近的下方两侧装有一对车轮(7),在椅体扶背的下方装有一至两个可收起的活络轮(6),扶背(5)的中部纵向固有后联结套(3),并备有具有十字轴的前联结套(1)和牵引杆(2)。用前联结套套在自行车车座下方的立管上,其以该立管的轴线为中心转动,前联结套与牵引杆的前端横向水平铰接,牵引杆的后端插入后联结套,并以卡销(4)限位,二者可转动但不能纵向移动,从而使车椅相对自行车有三个旋转自由度,前,后联结套内适时加油润滑,便能骑行自如,转弯灵活。如图2示,前述的前联结套可通过轴线切成两半,并用铰轴联结,形成铰链,该铰链的两侧各有一个带孔耳板(9),其穿一插销(10)与牵引杆前端水平铰接。前述的后联结套可制成两层,其外层套(12)与扶背(5)纵向固接,内层套(13)的两端有限位台阶,其只能在外层套内转动但不能纵向移动,内层套的外伸部分上有穿孔,可通过插销(11)或螺栓与牵引杆(2)固接。因此,不拖挂时,拔一插销并放下活络轮便可推行。另外,牵引杆(2)的后端有一排孔,利用插销(11)可以调整车椅和自行车之间的距离。扶背(5)的下端有一排孔,利用插销(26)可以调整二者的上下位置。因而适于不同规格的自行车,也适于不同身高的人推行。
多用车椅的底板分为固定底板(24)和活动底板(14),后墙板分为后下墙板(19)和后上墙板(22),见图4。固定底板一端的两侧各与一根连臂(18)的一端水平铰接,这两根连臂的另一端与后下墙板一端的两侧分别水平铰接,而后下墙板的另一端的两侧与后上墙板一端分别水平铰接。配以插销(28)后下墙板可向下安装,如图5中的座椅和图8中的童车、婴车、轮椅;或向上安装,如图3中的正座拖椅和图8中的购物车;配以拉臂(21)可水平安装,如图8的床况;或倾斜安装,如图8中的靠椅、躺椅。配以插销或螺栓(20)后上墙板可与后下墙板同平面安装,如图3中的正座拖椅和图8中的加长床、躺椅;或垂直安装,如图8中的其他工况。活动底板可搁放在两侧架的上纵梁(15)上,如图3中的正座拖椅;或下纵梁(17)上,如图8中的婴车;而多搁放在两连臂之间,如图8中的其他工况。后上墙板的上边缘呈弧形,其与靠背的上边缘在铅垂面上投影的曲率半径相近,当二者向下安装时,便构成婴儿摇床的底部。由于本多用车椅可变换成童车、婴车、购物车、童床、加长床、摇床、轮椅、靠椅、躺椅、座椅等十多种工况,可拖可推,故老中幼三代人受益。
椅体背架(25)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侧架(23)垂直铰接;背架的中部与固定底板未与连臂铰接的一端水平铰接;左右侧架上有用以卡住固定底板,及连臂的定位卡槽(16);定位卡槽与固定底板上的孔可对齐插入插销(27),锁固椅体。拔出插销,便可折叠,见图7中的(35)。如图5示,左右侧架未铰接的一端的下方有由弹簧折起的支腿(29),当作童床、躺椅用时其支撑地面,稳定可靠。
如图6示,活络轮(6)的支杆(30)上端与固定底板水平铰接;支杆上套有固定销(31),其固定在背架的下横梁(33)上则支杆垂直,活络轮触地;其固定在固定底板的插座(32)上则支杆处水平位置,活络轮提起。拖推转换方便。
如图4示,底板、背板采用栅网结构,通风凉爽,适于夏日使用。而所备三块相连的软垫(34),豪华舒适,其一端的一块相对中间的一块只能向上翻折,而另一端的一块只能向下翻折,适用车、床、椅多种工况,见图3、5、7、8。
我国已拥有大量的自行车,人们又急需家庭运输能力,因此本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能替代正逐渐大量应市的人力三轮车。本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由于沿空间三轴向均能自由转动,故骑行自如,转弯灵活;由于上下、前后位置可调,故适应各种规格型号的自行车,配套面大。不拖时,拔一插销并放下活络轮便可推行,组分快捷,机动方便。其固定底板、后墙板等水平铰接,并配以活动底板、弧形靠背、可折软垫,能变换成童车、婴车、购物车、童床、加长床、摇床、轮椅、靠椅、躺椅、座椅等十多种工况,可拖可推,豪华实用,老中幼三代人受益。其背架与底板水平铰接,与两侧架垂直铰接,易折叠。因而本实用新型有较高的功能价格比。
权利要求1.一个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其特征是在椅(8)中部附近的下方两侧装有一对车轮(7),在椅体扶背(5)的下方装有一至两个可收起的活络轮(6),扶背的中部纵向固有后联结套(3),并备有具有十字轴的前联结套(1)和牵引杆(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其特征是前联结套套在安装自行车车座的立管上,其以该立管的轴线为中心转动,前联结套与牵引杆的前端横向水平铰接,牵引杆的后端插入后联结套,并以卡销(4)限位,二者可转动但不能纵向移动,从而使拖椅相对自行车有三个旋转自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其特征是前联结套可通过轴线切成两半,并用铰轴联结,形成铰链,该铰链的两侧各有一个带孔耳板(9),其穿一销(10)与牵引杆前端水平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其特征是后联结套制成两层,其外层套(12)与扶背纵向固接,内层套(13)的两端有限位台阶,其只能在外层套内转动但不能纵向移动,内层套的外伸部分上有穿孔,可通过插销(11)与牵引杆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其特征是牵引杆的后端和扶背的下端各有一排孔,可分别利用插销(11)、(26)调节自行车和多用车椅的前后、高低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其特征是椅体的底板分为固定底板(24)和活动底板(14),后墙板分为后下墙板(19)和后上墙板(22);固定底板一端的两侧各与一根连臂(18)的一端水平铰接,这两根连臂的另一端与后下墙板一端的两侧分别水平铰接,而后下墙板的另一端的两侧与后上墙板一端分别水平铰接;配以插销(28)后下墙板可向下安装,或向上安装,配以拉臂可水平安装,或倾斜安装;配以插销(20)或螺栓后上墙板可与后下墙板同平面安装,或垂直安装;活动底板搁放在两连臂之间,也可搁放在两侧架的上纵梁(15)、或下纵梁(17)上。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其特征是后上墙板的上边缘呈弧形,其与扶背的上边缘在铅垂面上投影的曲率半径相近,当二者向下安装时,便构成婴儿摇床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其特征是椅体背架(25)的两端分别与左右侧架(23)垂直铰接;背架的中部与固定底板未与连臂铰接的一端水平铰接;左右侧架上有用以卡住固定底板,及连臂的定位卡槽(16);定位卡槽与固定底板上的孔可对齐插入插销(27),锁固椅体,拔出插销,便可折叠;左右侧架未铰接的一端的下方有由弹簧折起的支腿(29)。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其特征是活络轮的支杆(30)上端与固定底板水平铰接;支杆上套有固定销(31),其固定在背架的下横梁(33)上则支杆垂直,活络轮触地;其固定在固定底板的插座(32)上则支杆处水平位置,活络轮提起。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其特征是底板、背板采用栅网结构,另备有三块相连的软垫(34),其一端的一块相对中间的一块只能向上翻折,而另一端的一块只能向下翻折。
专利摘要自行车可拖的多用车椅是一种生活用品。由椅体、双轮、可收起的活络轮及牵引杆、前后联结套组成,能沿空间三轴向自由转动,骑行自如,转弯灵活。上下、前后位置可调,适于不同规格的自行车。不拖时,拔一插销并放下活络轮便可推行。其固定底板、后墙板等水平铰接,并配以活动底板、弧形靠背,可折软垫,能变换成童车、摇床、轮椅等十多种工况,可拖可推,豪华实用,老中幼均受益。其背架与底板水平铰接,与两侧架垂直铰接,易折叠。
文档编号B62K27/00GK2201331SQ9422089
公开日1995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9月12日
发明者王岳 申请人:王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