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1659阅读:9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车,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
通常,行李车为一种出图旅游、洽商不可缺少的用以承载行李的携行工具,为了能有效地缩减行李车的体积,从而配合各种交通工具内有限的放置空间,已经发展出多种同等功能及目的的可伸缩架体的行李车,这些行李车虽然都具有控制结构,以操作行李车的伸缩或折叠动作,但如何开发一种可配合实际使用状态的行李车,并能有效地改进使用者弯身或手部大幅位移等操控不便的缺点,是新一代行李车开发设计的重要课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详细思索,并运用多年积累的从事机械行业的生产与开发经验,经过多次试制试验,潜心研究开发设计出一种操作简易,易于控制精度且不偏位的行李车的“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便利、操作迅速安全的“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它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达到操作简便的功效,使生产效率更加大幅度提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有一滑套于大铝管的小铝管,其顶端由插销固设于把手两端的棘孔内,其特征在于小铝管的顶部具有与把手内承纳空间相通的通口,其内部预设具有柱孔的两固定柱各套设一弹性元件,承纳空间内滑设一位于固定柱上的铵键,其底面设有一按压座,沿按压座而上横向设有同轴心贯穿孔,并由一心轴横向嵌入且心轴两端凸伸于小铝管内,而按压座套合一具有凸缘的把手套并突出于把手盖的开口,其中把手盖开口的周缘设有凸点,可配合凸缘上的穿孔定位,并由螺栓穿过把手盖的卡制凸缘锁固于柱孔内,另有二具有轴孔的固定座套固于心轴两端,其底缘设有一钩形轴,它与一两端具有钩设部的拉杆连设,而拉杆的另一端连设于一弹性元件顶部内蓄弹力处,其两端各具有一凸钩,另有一定位座沿小铝管嵌入,在其顶面设有半轴座,轴面上预设半圆滑孔、固定孔、卡制孔及L形孔,配合半轴定位片的有圆滑孔、凸轴,夹合滑设一具有L形孔的掣块,使弹性元件的凸钩钩设于擎块与定位座的L形孔内,可弹性动作掣块,自动弹出于大、小铝管或内缩脱离大铝管的调节孔。
上述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与功效可从下面参照附图对列举的一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显而易见,并可由此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及其它特点得到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图式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的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的实施例图。
兹配合图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首先,请参阅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的主要构造含有一把手10、按键11、把手套12、把手盖13、心轴14、固定座15、拉杆16、擎块17、定位座18、半轴定位片19及弹性元件20;其中把手10沿其两端侧设有棘孔21,中心设承纳空间22,另外在承纳空间22内设有两具有柱孔23的固定柱24;按键11在其底面设有按压座25,沿按压座25而上横向设有同轴心的贯穿孔26,沿贯穿孔26的垂直面亦另外设置贯穿孔27;把手套12为一具有弹塑性的体,盖于按压座25上,其周缘呈一具有穿孔28的凸缘29;把手盖13盖于把手10的底面,该把手盖有一开口30,沿开口30的周缘设有凸点31、卡制凸缘32;心轴14沿按键11同轴心地嵌入贯穿孔26;固定座15沿把手10的小铝管33嵌入,使心轴14恰穿入其轴孔34内,其底部设有一钩形轴35;拉杆16钩着固定座15的钩形轴35及弹性元件20上,其两末端均设有钩设部36;擎块17枢设于定位座18与半轴定位片19中,沿其擎块17的底面设有一L形孔37;定位座18沿把手10的小铝管33嵌入在其顶面设有半轴座38,半轴座38面设有半圆孔39、固定孔40、卡制孔41及L形孔42;半轴定位片19为一半轴座,沿其轴面设有半圆孔43、凸轴44及L形孔45;弹性元件20的顶面设有一内蓄弹力处,沿两末端设有凸钩46。
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部件,其组合方式如后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车伸缩调节装置的组合主要为,将心轴14沿按键11贯穿孔26嵌入,把手盖13沿把手10的承纳空间凹槽22嵌固,使弹性元件47先套入固定柱24上,并由螺钉48螺固,再使小铝管33套固于把手10的棘孔21内,以销53定位,其中小铝管的顶部具有一与把手10内的承纳空间凹槽22相通的通口52,弹性元件20的凸钩46则分别钩于擎块17与定位座18的L形孔37,42内,将半轴定位片19的凸轴44套入定位座18内并夹合擎块17,使擎块17借助于弹性元件20的内蓄弹性处具有活动压合的功效,再将固定座15分别嵌入心轴14的末端,而拉杆16的钩设部36则分别钩住固定座15的钩形轴35与弹性元件20顶部弹力处,此时定位座18的组合件则套入小铝管33内,擎块17沿贯穿孔49突出,另外大铝管50的管面预设伸缩孔距的贯穿孔51,以便供小铝管33嵌入大铝管50内时,擎块17突出而具有活动调整的作用。
具有上述组合特征的构件,其使用操作状态如后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为沿具有弹塑性体的把手套12压入而同步压合按键11的按压座25,进而将心轴14上压带动固定座15,该固定座15则拉动拉杆16将弹性元件20向上拉动,此时擎块17则内缩脱离大铝管50的贯穿孔51,当释出把手套12的压力时,(如图2所示)弹性元件47将按键11自动推回原位,此时擎块17亦自动卡制突出,借助于上述组合,以便供使用者操作折叠式伸缩行李车(如图4所示),得以方便开启折叠行李车,有段式一次控制伸缩拉取的使用功能且调整结构为隐藏式,极具美感。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揭露的构造解决了常用行李车在使用上所造成的困扰、不便及成本过高等严重缺陷现象。因此,本创作的“实用性”及“经济性”应已无需怀疑;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揭露的构造在申请前未见诸于任何刊物,亦未公开使用过,加上又具有上述功效增进的事实,所以又符合“新颖性”及“进步性”的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有一滑套于大铝管的小铝管,其顶端由插销固设于把手两端的棘孔内,其特征在于小铝管的顶部具有与把手内承纳空间相通的通口,其内部预设具有柱孔的两固定柱各套设一弹性元件,承纳空间内滑设一位于固定柱上的铵键,其底面设有一按压座,沿按压座而上横向设有同轴心贯穿孔,并由一心轴横向嵌入且心轴两端凸伸于小铝管内,而按压座套合一具有凸缘的把手套并突出于把手盖的开口,其中把手盖开口的周缘设有凸点,可配合凸缘上的穿孔定位,并由螺栓穿过把手盖的卡制凸缘锁固于柱孔内,另有二具有轴孔的固定座套固于心轴两端,其底缘设有一钩形轴,它与一两端具有钩设部的拉杆连设,而拉杆的另一端连设于一弹性元件顶部内蓄弹力处,其两端各具有一凸钩,另有一定位座沿小铝管嵌入,在其顶面设有半轴座,轴面上预设半圆滑孔、固定孔、卡制孔及L形孔,配合半轴定位片的有圆滑孔、凸轴,夹合滑设一具有L形孔的掣块,使弹性元件的凸钩钩设于擎块与定位座的L形孔内,可弹性动作掣块,自动弹出于大、小铝管或内缩脱离大铝管的调节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车伸缩杆调节装置”,其主要包含一把手、按键、把手套、把手盖、心轴、固定座、拉杆、擎块、定位座、半轴定位片及弹性元件;该装置沿把手内的具弹塑性的把手盖压合,由此压缩内部的按压座,而该按键可传动心轴同步地将弹性元件拉起,并将擎块向内压入,由上述传动提供铝管,使得行李车在使用上获得操作简便的一段伸缩、固定的调节功能,而无需作两段式的上述操作调整。
文档编号B62B5/00GK2241091SQ9520534
公开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24日
发明者刘贵川 申请人:刘贵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