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手立管承座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440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手立管承座调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手立管承座调整结构,特指系一种自行车把手承座调整结构。
传统自行车常见的把手立管,主要采用立管与承座固结一体的结构,而使该承座成为一种角度固定,不可变化的装置,现有技术采用的这种结构,不能满足自行车骑行者对不同路面和骑乘者本人因身材高矮不一而需调整车把手角度的需要,因而,给自行车骑乘者带来一定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车把手角度调节方便,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车手立管承座调整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在承座下方枢接一可调式连杆,该连杆的螺纹部位旋装有一用以调节连杆长度并使连杆定位的调整环,调整环两侧呈园弧状凸起,而在其两侧则设有呈对称凹弧状的垫片,以方便骑乘者通过调整环调节连杆长度,简易,便捷地调整承座角度,同时,保证连杆调整于倾斜位置,调整环与垫片接触面相互错位时,仍能有效地支撑承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元件分解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见附
图1,2,本实用新型由立管(2),承座(3),连杆(4),调整环(5),垫片(6)组成,所述立管(2)一端设有一枢接承座(3)的托座(21),托座(21)两侧设有对称的凹弧部(22),而中央则设有一U形座体(23),在U形座体(23)近中心处设有一横向中心通孔(24),而在该通孔(24)之底侧则设有一横向具内螺纹的贯孔(25),承座(31)一端设有一可套固自行车把手杆的通孔(31),而另一端两侧设有对称突伸的园状突耳(32),且突耳(32)中央设一中心通孔(33)而使该凸耳(32)定位于立管(2)的凹弧部(22)中并以一中心螺丝组(34)贯穿枢结,又承座(3)的底端为镂空且设有具长槽口(351)的定位块(35)及具通孔(361)的定位块(36),调整环(5)两侧呈球状突起(51)与垫片(6)的内弧部(61)对称滑配,所述承座(3)突耳(32)通过螺丝组(34)枢接于立管(2)凹弧部(22)上,连杆(4)一端通过螺栓(41)穿过其头孔(42)而安装在立管(2)的贯孔(25)中,从而使连杆(4)的螺纹部(43)穿经长槽口(351),垫片(6),调整环(5)及通孔(361),且调整环(5)及二侧垫片(6)处于承座(3)的定位块(35)、(36)之间。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因承座(3)与立管(2)通过螺丝组(34)枢接后,呈相对可转动状态,因此当旋控连杆(4)上的调整环(5),因调整环(5)的位置由定位块(35),(36)固定,因此,连杆(4)将牵引承座(3)与立管(2)作相对转动,以达到满足简便、快捷调整承座(3)角度的目的。同时,由于调整环(5)两侧的凸起部(5)与垫片(6)的内弧面(61)呈滑配组合,因此,当调整环(5)随连杆(4)及承座(3)作角位移时,该两垫片(6)也将随之作局部纵向位移,以保证调整环(5)能有效地处于或推顶于定位块(35)、(36)之间,有效地支承承座(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性能可靠,便于骑乘者视需求快捷方便地调整车把手角度,适于与各种型号自行车配套使用。
权利要求一种车手立管承座调整结构,包括立管(2),承座(3),连杆(4),调整环(5),垫片(6),其特征在于立管(2)一端设有一枢接承座(3)的托座(21),托座(21)两侧设有对称的凹弧部(22),而中央则设有一U形座体(23),在U形座体(23)近中心处设有一横向中心通孔(24),而在该通孔(24)之底侧则设有一横向具内螺纹的贯孔(25),承座(31)一端设有一可套固自行车把手杆的通孔(31),而另一端两侧设有对称突伸的园状突耳(32),且突耳(32)中央设一中心通孔(33)而使该凸耳(32)定位于立管(2)的凹弧部(22)中并以一中心螺丝组(34)贯穿枢结,又承座(3)的底端为镂空且设有具长槽口(351)的定位块(35)及具通孔(361)的定位块(36),调整环(5)两侧呈球状突起(51)与垫片(6)的内弧部(61)对称滑配,承座(3)突耳(32)通过螺丝组(34)枢接于立管(2)凹弧部(22)上,连杆(4)一端通过螺栓(41)穿过其头孔(42)而安装在立管(2)的贯孔(25)中,从而使连杆(4)的螺纹部(43)穿经长槽口(351),垫片(6),调整环(5)及通孔(361),且调整环(5)及二侧垫片(6)处于承座(3)的定位块(35)、(36)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车手立管承座调整结构,是在承座下方枢接一可调式连杆,该连杆的螺纹部位旋装有一用以调节连杆长度并使连杆定位的调整环,调整环两侧呈圆弧状凸起,而在其两侧则设有呈对称凹弧状的垫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性能可靠,便于骑乘者视需求快捷方便地调整车把手角度,适于与各种型号自行车配套使用。
文档编号B62K21/16GK2224786SQ95236418
公开日1996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1日
发明者蔡水德 申请人:蔡水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