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托架附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442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托架附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锁的自行车托架,特指系一种自行车托架附锁结构。
自行车托架是一种枢结于自行车方向握杆的中段处呈n状管架,以供骑乘者双手前伸并握持于该托架前方管架转折处的握持部位,则身体可自然弯曲前倾,使得自行车在作长途或俯身骑行时,便于骑乘者改弯握把姿势,降低风阻;因此,此种结构受到许多自行车骑士的喜好和青睐。而自行车锁具在自行车配件中,是不可或缺的主要配件,具备防盗功能;而传统的上述两种配件,其功能单一,分体而设,因此,安装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集托架、锁具功能于一体,使用方便且具隐蔽性的自行车托架附锁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在作为托架的n型管架的一侧管内隐设有一种具备伸缩,折合功能的轴杆,轴杆的一端设有锁孔,而在n型管架的另一侧管端部则设有一供与锁孔锁合的锁头,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兼具托架与锁具的双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元件分解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附图3、4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托架用时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作为锁具用时的示意图。
见附
图1、2,本实用新型由本体(1),定位环(2),轴杆(3),定位块(4)组成,所述本体(1)呈n型状管架,其一侧管端部(2)设有一锁头(3),另一侧管口(11)内固设有一定位环(2),前方握持部位(14)略微向上突起,且在该握持部位套装有软质胶管(15),轴杆(3)的柱杆(31)穿装于定位环(2)中,柱杆(31)一端的帽头部(32)设有一插孔(33)及一锁孔(34),而柱杆(31)的另一端设有一突块(30)并与定位块(4)活动枢接,而定位块(4)的另一端设有一直径较大的突环(41)与定位环(2)接触定位,柱杆(31)近帽头部位设有一槽孔(35),其内容置有供柱杆(31)隐缩于本体(1)内时定位的弹簧(36)及钢球(37)。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简述于下,见附图3,4,当本实用新型作为托架使用时,本体(1)通过快拆束合装置(6)枢固于方向握杆(7)的中段处,并在该方向握杆(7)上设置有可供手肘托持的衬垫(8)而便于骑乘者改变握持姿势;见附图5,当本实用新型作为锁具使用时,先从方向握杆(7)上取下本体(1),将柱杆(31)从本体(1)侧管口(11)内拉出,使定位块(4)的枢接部(42)突伸出管口(11)外,并使柱杆(31)绕突块(30)的枢接轴旋转,得以使柱杆(31)一端帽头部(32)上的锁孔(34)与本体(1)另一侧管(12)端部的锁头(13)锁合,达到自行车防盗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兼具托架,锁具双重功能,使用方便,加工制造容易,适于与各种型号的自行车配套使用。
权利要求自行车托架附锁结构,包括本体(1),定位环(2),轴杆(3),定位块(4),所述本体(1)呈n型状管架,其一侧管端部(2)设有一锁头(3),另一侧管口(11)内固设有一定位环(2),前方握持部位(14)略微向上突起,且在该握持部位套装有软质胶管(15),其特征在于轴杆(3)的柱杆(31)穿装于定位环(2)中,柱杆(31)一端的帽头部(32)设有一插孔(33)及一锁孔(34),而柱杆(31)的另一端设有一突块(30)并与定位块(4)活动枢接,而定位块(4)的另一端设有一直径较大的突环(4 )与定位环(2)接触定位,柱杆(31)近帽头部位设有一槽孔(35),其内容置有供柱杆(31)隐缩于本体(1)内时定位的弹簧(36)及钢球(37)。
专利摘要自行车托架附锁结构,在作为托架的∩形管架的一侧管内隐设有一种具备伸缩,折合功能的轴杆,轴杆的一端设有锁孔,而在∩形管架的另一侧管端部则设有一供与锁孔锁合的锁头,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兼具托架与锁具的双重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兼具托架,锁具双重功能,使用方便,加工制造容易,适于与各种型号的自行车配套使用。
文档编号B62K21/12GK2218697SQ9523658
公开日1996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13日
发明者蔡水德 申请人:蔡水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