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50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儿童车,特别是一种可组合变换的多功能童车。
现有的手推童车,通过棘轮机构实现坐卧变换,功能较单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摇床,学步和三轮童车功能的多功能童车。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三轮童车车把19与前车叉1活动连接,手推车框架6两侧底部设有由连杆7固定的弧形撑杆2,连杆7上装有由水平框架10支承的表面套装柔性带8的滚轴排9,弧形撑杆一端的搭勾12与三轮童车后轮轴13搭接,“人”字形支架3连接两弧形撑杆另一端,其中间由孔支撑在三轮童车前叉管4,三轮童车车座5与斜梁16由锁紧螺杆14紧固。
三轮童车前车叉1上端固定有方形底座的螺栓18和双耳螺母20,车把19的方孔与螺栓的方形底座相接合;支承滚轴排9的水平框架10,其四角设有多孔连接板11,由销钉与连杆7的调节孔连接固定;手推车车把5上也设有固定三轮童车车把19的具有方形底座的螺栓18;套装在弧形撑杆2的制动器17设有选择开口22,与弧形撑杆的销钉21接合。
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分解后三轮童车示意图;附图3、分解后摇床结构示意图;附图4、摇床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车叉,2弧形撑杆,3人字形支架,4前叉管,5手推车车把,6框架,7连杆,8柔性带,9滚轴排,10水平框架,1多孔连接板,12搭勾,13后轮轴,14锁紧螺杆,15车座,16斜梁,17制动器,18方形底座的螺栓,19三轮童车车把,20双耳螺母,21销钉,22选择开口。
图1示出的实施例,三轮童车的车把19被拆卸装在手推车车把5的具有方形底座的螺栓18上,车座5被扭转到斜梁16后部,普通手推车的上部分及通过连杆7固定的弧形撑杆2为一整体,并通过弧形撑杆的搭勾12和“人”字形支架与上述的三轮童车接合,即搭勾与后轮轴13搭接,“人”字形支架的乳穿过前车叉的方形底座螺栓18支撑在前叉管4上,由此构成完整的手推车。
图2是分解后的三轮童车,通过双耳螺母20固定三轮童车车把19,车座15转动到斜梁上部,并由锁紧螺杆14紧固即成为三轮童车。
图3是分解后的摇床,弧形撑杆2着地即可实现摇动,套装在弧形撑杆上的制动器17可停止其摇动,其结构见图4,制动器设有相对的两个选择开口22,将图中制动器后退使选择开口脱离销钉21,并转动180°,使另一选择开口与销钉接合,则制动器的三角形板着地便可停止摇床摇动。
本实施例与普通手推童车一样具有可移动的桌板和可翻动的坐板,可使幼童手扶桌板站立在滚轴排9的柔性带8上,柔性带可选用尼龙编织布,幼童练习走步时,滚轴排即转动,水平框架10通过四角的多孔连接板11调节高低,以适应不同身高幼童使用,学步功能在
图1组合状态也可进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一车多用的显著优点。
权利要求1.多功能童车,由手推车车把、车体、框架、三轮童车所组成,其特征是三轮童车车把与前车叉活动连接,手推车框架两侧底部设有由连杆固定的弧形撑杆,连杆上装有由水平框架支承的表面套装柔性带的滚轴排,“人”字形支架连接两弧形撑杆另一端,其中间由孔支撑在三轮童车前叉管,三轮童车车座与斜梁由锁紧螺杆紧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童车,其特征是三轮童车前叉上端固定有方形底座的螺栓及双耳螺母,车把的方孔与螺栓的方形底座相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童车,其特征是支承滚轴排的水平框架,其四角设有多乳连接板,通过销钉与连杆的调节孔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童车,其特征是手推车车把上也设有固定三轮童车车把的具有方形底座的螺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童车,其特征是弧形撑杆上套装有制动器,弧形撑杆的销钉与制动器的选择开口相接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组合变换的童车,三轮童车车把与前车叉活动连接,手推车框架两侧底部由连杆固定有弧形撑杆,连杆上装有由水平框架支承的表面套装柔性带的滚轴排,弧形撑杆一端的搭勾与三轮童车后轮轴搭接,“人”字形支架连接两弧形撑杆另一端,其中间由孔支撑在三轮车前叉管,三轮童车车座与斜梁由锁紧螺杆紧固,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一车多用,具有摇床、学步和三轮童车功能。
文档编号B62B7/12GK2274161SQ96222829
公开日1998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6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8月30日
发明者王东升 申请人:王东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