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折叠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3507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行车折叠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自行车折叠踏板,它涉及自行车停放或存放的脚蹋板。
随着时代的前进,目前自行车已朝着体间、代步二元化发展,以自行车代步上班或郊游已蔚然成风。但是现有的自行车脚踏板均制成不可折叠的结构,它装在车大腿上向两侧展开,因而相对而言造成装运时占据较大空间,而使装运量减少;在停放位置较小时必须需另找适合车位停放的不便和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公开一种折叠式自行车的脚踏板,它利用折叠来减小自行车两侧占用空间和克服运输以及存放时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在踏板主体两侧长槽孔顶上,开有缺口,长槽孔内分别装一个套有压簧的连接梢,中间凹槽内装一个两侧前后两组长、短柱轴的中座,中座两个短柱靠在长槽孔内嵌入的大括号形外盖的底部与伸出的延伸片交角处,后端两个长柱轴前侧靠在延伸片顶端,后侧卡在连接梢的弧形槽顶面上,外盖的两个延伸片倒勾在踏板主体勾槽内。
该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折叠、展开方便,它解决了自行车车辆存放运输占据两侧空间较大的缺陷,它适应了人们对自行车发展需要的趋势。


附图1该实用新型立体轴测分解图附图2该实用新型俯视图附图3该实用新型侧视局部剖视图附图4该实用新型折叠剖视图附图5该实用新型折叠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它由踏板主体1、压簧2、连接梢3、中座4、外盖5组成,其中踏板主体1为一长方形块体,体上有放置中座4的凹槽11,凹槽两侧制有制放压簧和连接片的长槽孔12,在长槽孔侧边有一个向内延伸的勾槽13,勾槽有供勾入外盖5的勾块51,长槽孔12上有一个供踏板主体短柱轴转出和置入的缺口14;压簧2供推动连接梢3使其前端弧形槽31吻合中座的长柱轴42,使踏板主体与中座产生压紧作用;连接梢3,一端为套入压簧的圆柱体32,另一端为矩形而顶端带有弧形槽31;中座4为一长方块体,两侧分别有一组短柱轴41和长柱轴42,前端有供旋入自行车大腿的螺栓43外盖5,它外形为一个大括号形中间为凹下的半圆弧状供卡在踏板主体和中座4外并利用两侧延伸片52倒勾在长槽孔12内的勾槽13上抵住中座4;将上述组件的踏板主体1用连接梢3套入压簧2内置入长槽孔12内,通过缺口14把中座4推入凹槽11内并使它的长柱轴42座于连接梢顶弧形槽31内,外盖5由端头卡入它延伸片上的勾块,勾挂在长槽孔12的勾槽13内。短柱轴41座在外盖5底边与延伸片52交角处。它的组装是将踏板主体上中座4的螺纹43旋装在车大腿上,当折叠时往内推,使短柱轴41移至踏板主体1的缺口14下利用压簧2张力用手向上扳动踏板主体使长短柱轴在连接梢3弧形槽内转动,并相前移动使短柱轴41由缺口14移出完成折叠。如附图4、5所示,展出时向下扳动踏板主体即可。
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折叠脚踏板,其特征是,在踏板主体(1)两侧长槽孔(12)顶上,开有缺口(14),长槽孔内分别装一个套有压簧(2)的连接梢(3),中间凹槽(11)内装一个两侧伸出前后两组长短柱轴的中座(4),中座两个短柱轴(41)靠在长槽孔内嵌入的大括号形外盖(5)底部与伸出的延伸片(52)交角处,后端两个长柱轴(42)前侧靠在延伸片(52)顶端,后侧卡在连接梢(3)的弧形槽(31)顶面上,延伸片倒勾(51),勾挂在踏板主体(1)的勾槽(13)内。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折叠脚踏板,它在踏板主体两侧的长槽孔内装有套入压簧的连接销,中间凹槽装有带螺纹和柱轴的中座,外端用外盖扣合并由外盖延伸片钩挂在踏板主体钩槽内构成。该脚踏板可以折叠,使用十分方便。它解决了存放位置狭小时需更换地方的不足之处;它给运输、存放带来了方便,它并适应了人们对自行车发展趋势的需要。
文档编号B62J25/00GK2287112SQ96222570
公开日1998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8日
发明者林文华 申请人:林文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