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灵活的三轮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4934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向灵活的三轮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B62K类,适用于人力三轮车的传动机构。
目前使用的人力三轮车,特别是一个前轮和两个后轮的三轮车,其后面的被动轮是由一根轴带动转动,是链条传动方式;其转向是利用固定在前叉上的车把,扭动前轮转向。这样在转向时,因为是同速比传动,后两轮之间没有速度差,车体转向不稳,容易翻车、不易操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灵活的三轮自行车,转弯时,后轮之间存在速度差,使转向平稳。
这种三轮车传动机构,包括车架10、飞轮7、大牙盘1、链条3、踏板2构成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踏板2、大牙盘1固定在车架10前端,大牙盘1通过链条3与后附加轴5上的小牙盘4连接;固定在车架10上的后附加轴5一端还有小牙盘4’,通过链条6与后轮承重轴8一端的飞轮7连接;承重轴8固定在车架10后端,另一端有一对齿轮飞轮9、9’,两轮之间啮合,飞轮齿轮9’固定在后附加轴5另一端。
本新型设计的三轮车传动机构,将踏板固定在车前轮上方,车体重心低,平稳、安全。设附加轴和齿轮飞轮使后轴传动在转弯时出现差速,这样使车体转弯灵活,不易翻倒,克服三轮车转弯易倒的不足,可使三轮车的车型设计更适合老年人和儿童,例如车体更小、更窄、更轻。



图1为该三轮车传动结构俯视图实施例这种灵活转动的三轮车传动机构,包括车架10、飞轮7、大牙盘1、链条3、踏板2构成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踏板2、大牙盘1固定在车架10前端,大牙盘1通过链条3与后附加轴5上的小牙盘4连接;固定在车架10上的后附加轴5一端还有小牙盘4’,通过链条6与后轮承重轴8一端的飞轮7连接;承重轴8固定在车架10后端,另一端有一对齿轮飞轮9、9’,两轮之间啮合,飞轮齿轮9’固定在后附加轴5另一端。齿轮飞轮9、9’是由普通飞轮体加上齿轮套组成。齿轮套之间相互啮合。车闸11选用抱闸,固定在前轴上。
当踏板2向前旋转时,通过链条3带动附加轴5上的小牙盘4、4’及链条6和承重轴8上的飞轮7一同向前旋转,带动右侧车轮作为主动轮;使左侧轮和前轮从动匀速旋转。
向左转弯时,车把扭向左方,前轮受阻减速;这时仍持续蹬踏板2使右侧轮转数增加,左侧从动轮的转数相对减少,完成以左侧轮为圆心的转弯。
向右转弯时,车把扭向右方,同时向后倒蹬踏板2,飞轮7倒转时不作用于右轮,小牙盘4’带动轴5驱使飞轮9’向后转,齿轮飞轮9向前转,带动左侧轮向前转,完成以右侧轮为圆心的转弯。还可以在使用者头顶适当高度架遮雨棚,成为防风挡雨的棚车。
如将前端的踏板移至人体胸前正常车把位置,再将现有的车把通过连杆移至车架左侧或右侧时,便演变成用双手操纵行走和转弯的残疾人用车。
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灵活的三轮车传动机构,包括车架(10)、飞轮(7)、大牙盘(1)、链条(3)、踏板(2)构成的传动机构,其特征是踏板(2)、大牙盘(1)固定在车架(10)前端,大牙盘(1)通过链条(3)与后附加轴(5)上的小牙盘(4)连接;固定在车架(10)上的后附加轴(5)一端还有小牙盘(4’),通过链条(6)与后轮承重轴(8)一端的飞轮(7)连接;承重轴(8)固定在车架(10)后端,另一端有一对齿轮飞轮(9)、(9’),两轮之间啮合,飞轮齿轮(9’)固定在后附加轴(5)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车传动机构,其特征是齿轮飞轮(9)、(9’)是在普通飞轮体外加齿轮套组成,齿轮套之间啮合。
专利摘要转向灵活的三轮车传动机构,B62K类,包括车架10、飞轮7等,其特征是踏板2、大牙盘1固定在车架10前端,大牙盘1通过链条3与后附加轴5上的小牙盘4连接;后附加轴5一端还有小牙盘4’,通过链条6与后轮承重轴8一端的飞轮7连接;轴5、轴8固定在车架10上,轴8另一端有一对齿轮飞轮9、9’,两轮之间啮合,飞轮齿轮9’固定在后附加轴5另一端。该机构使左、右轮转动时存在转速差,可分别以各侧轮为圆心转向。
文档编号B62K5/02GK2306169SQ97223318
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7日
发明者于洪源 申请人:于洪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