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581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踏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前进的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体重压下齿条带动车轮前进的直踏车。
目前的脚踏车,是利用前后并联的两轮配合一组旋转踏板与齿轮链条的转动,以把手操控前轮的行进方向,其体积大,不便于携带,有人设计出折叠式脚踏车,使脚踏车的长度缩减一半以上,再加之小型化,给开车族在停车后提供了一个代步工具,但是这种形式的脚踏车有相当的重量,仍有其不便的地方,未必适用短途的代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踏车,其改变传统脚踏车的结构和行进方式,利用体重压下齿条带动车轮前进,整体面积小,便于收折,易于携带和收放,具有多种用途,使用相当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直踏车,包括一底板,底板近前方设有一转孔,后方设有三孔,两侧孔靠前,中间孔靠后,近后方孔的底板两侧各设有一个朝下的轴耳;一转轴,枢接在两轴耳间,转轴中段朝中间孔设有一摩擦轮,朝两侧孔各设有一棘轮,棘齿朝前;一对踏板,上端为踏板,下接有棘齿杆,棘齿部朝后方,棘齿朝下,使棘齿部与棘齿轮相接,踏板棘齿杆外套有一压缩弹簧至底板表面;一刹车踏板,上端为踏板,下接底端设具有刹车皮的刹车杆,可与摩擦轮相接触,踏板刹车杆外套有一压缩弹簧至底板表面;一对大轮,接在转轴两端;一轮架,轮架中枢接有小轮,在底板的下方,轮架上端伸出转孔;一操控杆,下端与轮架相接,上端设有控制转向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直踏车,所述的转轴两端设有轴承,所述轮架中枢接小轮的短轴两端设有轴承,所述的操控杆为一个可调整高度的数节伸缩杆,所述的操控杆与轮架上端间呈可前后摆动的结构,其间设有一个固定环套,所述的底板后端接有一对固定收折下的把手的勾状反光板,所述底板在轮架的底面两侧各设有一个控制转角的突柱,所述底板两侧的孔为向前折而形成抵靠板,抵靠板上接有一个弹簧至棘齿柱表面,所述刹车杆侧面设有卡块以扣住底板底面,所述伸缩杆间设有可调整高度的控制节,所述操控杆上设有的把手为框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大轮一小轮的三轮车形式,利用两脚底的连续踏踩底板上的踏板,使踏板底面棘齿杆向下移动,带动底板两旁的大轮同转轴上的棘齿轮转动,连带让转轴带动大轮向前行走,踏板内套伸缩弹簧,底板底面设有小轮,小轮连接轴块穿过底板后接伸缩杆,伸缩杆上设框状把手,以操控小轮前进方向,两踏板中间设有刹车踏板以带动刹车杆向下移动压住转轴,以棘轮与棘齿的传动方式连续前进,较为方便,伸缩杆下端可翻折,整体面积小,便于收折和放置,也便于携带,其可作搬运车使用,也可作健身车使用,是一种较理想的代步车。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叙述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右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踏板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头部分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结构的右侧视示意图图7A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结构未扣住时的示意图图7B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结构已扣住时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收合时的右侧视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摆动收合示意图参阅
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直踏车,包括有一底板1,底板1近后方上接有三踏板16、17,各踏板16、17分别穿过孔12、14,孔12为一凸状孔,凸状孔部分的板为前下折,成为抵靠板122,孔14为一半方孔部142,一半为圆孔部143,且孔14较接近后方,孔14的方孔部分也是向一侧折,成为一限制板141,两侧踏板16上半为圆突粒状,底面各连有一棘齿杆161,靠后方侧为棘齿部162,棘齿杆161穿过孔12,底板1在踏板17两侧位置向下设有一轴耳13,轴耳13可折成L状,具有内面部132,轴耳13与内面部132中各设有一中间孔131,中间孔131间套有一轴承133,使转轴19的两端分别穿过轴耳13的两中间孔131和轴承133,再利用一螺帽151锁住转轴19外端的螺纹部193,转轴19中间接有一摩擦轮192,并在近两侧处设有棘齿轮191,使棘齿杆161的棘齿部162可与棘齿轮191以数棘齿190相接触,如图5所示,当下压踏板16,棘齿部162取得动力,开始推动相接触的棘齿轮191转动,由于各棘齿190的单向转动特性,仅让棘齿轮191单向转动,踏板16的棘齿杆161外套有一伸缩弹簧18至底板1表面,不断压下踏板16而带动转轴19上的棘齿轮191转动,使以一螺帽151接在转轴19两侧螺纹部193内的大轮15前进,也不断地让棘齿杆161被弹簧18弹回,以备进行下次动作,因棘齿部162的棘齿在退回的周期中不影响棘齿轮191的转动,而左右踏板交叉动作,便可促使转轴19不断转动,也使大轮15持续地带动底板1前进,另,可在抵靠板122与棘齿杆161前侧面间套有一弹簧121,弹簧121一端固定在抵靠板122表面上,使棘齿杆161下压过程中更加与棘齿轮密接,以产生更好的传动效果。
设在底板中间的踏板17为刹车踏板,踏板17底面接有刹车杆171,踏板的刹车杆171外套有一伸缩弹簧18至底板1上,刹车杆171底端接有刹车皮173,刹车杆171的前侧面接有一卡块172,以通过孔14的方孔部142,以使脚底踏下踏板17,并使之转动,从而带动刹车杆171转动,使卡块172的上端面卡在底板1的底面处,让本实用新型的大轮15不再滑动,方便使用者下车,当刹车踏板17向下移时,同时以刹车皮71压住转轴19的摩擦轮192,制止转轴19滚动(图5所示)。
操控前进方向的结构是在底板1近前方底面以轮架24接设有一个小轮25,该口状的轮架24两侧也可折成L状,并具有内面部242,在轮架24的外侧部240与内面部242中各有一个中间孔241,中间孔241间套有一轴承243,使一短轴29的两端分别穿过轴承243与各中间孔241,再利用一螺帽251锁住短轴29一端的螺纹部293,以连接在轮架24跨部245下方的一轴块21的轴211穿过轮架24的顶中孔244,轴块21是四角分别用一小螺丝215穿过孔216与跨部245的螺孔246相接固定,也能使轴块与轮架结为一体,当轴块的轴211再穿过底板1的穿孔11后与操控杆的底端相接,使操控杆成为一伸缩杆22。
伸缩杆22下端接头221与轴211上端利用螺纹相接,接头221上可接有多节的伸缩杆22,本实用新型仅以两节杆226、227表示,其中,下节杆226的下端外套有一固定环套225,也让固定环套225套住接头221,由于下节杆226与接头221间以突耳223与凹槽222通过螺丝224与螺帽锁接,或以销263穿接,当朝向上拉离环套225(图6和图9所示),便可让伸缩杆22前后摆动,方便伸缩杆靠向底板1收起(图8所示),伸缩杆22的下节杆226内套有上节杆227,其间有一控制节26(图7所示),如图7、图7 A、图7B所示,其还设有一外套261和压块265,外套261中有一缺槽260以销263接有一转把262,以转把262的凸尖部264抵住压块265,压块265压住上节杆227的凹槽228,使上节杆227的高度被固定,在上节杆227上固接有一可手控操控转向的框状把手27,控制节也可为螺丝锁接固定式,轮架24两旁适当处接有一控制转角的突柱28,以限制把手仅能转动的角度,左右各约45度,并在底板1后端接有一对反光板29,以勾状反光板29固定扣住收折的伸缩杆22的把手27,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提起。
经过上述说明,已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底板下接前导小轮,后方两侧接带动的后大轮,以踏板上下带动后轮滚动,通常前轮高10公分,后轮高30公分,底板宽40公分、长60公分,伸缩杆连同把手可在60~120公分间调整,把手有相当的宽度供手握持,底板也有相当的高度供脚踏,棘齿部至少有6公分供移动带动,均符合实际需要,转动顺畅,是较理想的代步工具,如果伸缩杆向前倾,也能作拖板车(图9的伸缩杆朝前摆动后的状态)使用,作为运货用,若有手提箱也能放在底板上,收折后易于置放在车箱内,成为开车族的辅助交通工具,更可方便老人外出使用,其作为短程交通工具,可取代部分传统双轮式脚踏车的功能,也可成为买菜或菜场中的代步车。
上述的具体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对于熟悉此类技术的人,根据上述说明可能对具体实施例作部分变更和修改,而并不脱离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直踏车,整体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效果理想,达到预期的设计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直踏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底板,底板近前方设有一转孔,后方设有三孔,两侧孔靠前,中间孔靠后,近后方孔的底板两侧各设有一个朝下的轴耳;一转轴,枢接在两轴耳间,转轴中段朝中间孔设有一摩擦轮,朝两侧孔各设有一棘轮,棘齿朝前;一对踏板,上端为踏板,下接有棘齿杆,棘齿部朝后方,棘齿朝下,使棘齿部与棘齿轮相接,踏板棘齿杆外套有一压缩弹簧至底板表面;一刹车踏板,上端为踏板,下接底端设具有刹车皮的刹车杆,可与摩擦轮相接触,踏板刹车杆外套有一压缩弹簧至底板表面;一对大轮,接在转轴两端;一轮架,轮架中枢接有小轮,在底板的下方,轮架上端伸出转孔;一操控杆,下端与轮架相接,上端设有控制转向的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两端设有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架中枢接小轮的短轴两端设有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控杆为一个可调整高度的数节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控杆与轮架上端间呈可前后摆动的结构,其间设有一个固定环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后端接有一对固定收折下的把手的勾状反光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在轮架的底面两侧各设有一个控制转角的突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侧的孔为向前折而形成抵靠板,抵靠板上接有一个弹簧至棘齿柱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杆侧面设有卡块以扣住底板底面。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间设有可调整高度的控制节。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杆上设有的把手为框状。
专利摘要直踏车,其底板后方设三踏板,两侧踏板底面设棘齿杆,底板两侧轴耳间设转轴,转轴中设摩擦轮和棘齿轮,踏板与底板间设伸缩弹簧,压下踏板带动转轴上的棘齿轮转动,使转轴两侧的大轮前进,棘齿杆被弹簧带回,以备下次动作,中间刹车踏板底面接刹车杆,以向下移时压住转轴摩擦轮制止转轴滚动,底板前方底面以轮架接小轮,连接在轮架的轴块穿过轮架与底板后接伸缩杆,伸缩杆上接操控转向的把手,连续踏动踏板可带动大轮不断前进。
文档编号B62B11/00GK2329572SQ9820155
公开日1999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7日
发明者林达顺 申请人:林达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