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藏式自行车晴雨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685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置藏式自行车晴雨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力车遮阳防雨装置,特别是前置藏式自行车晴雨篷,属于车辆附属装置。
雨披是常用的骑车人防雨工具,热天阳光下骑车人用伞或布披肩遮挡烈日辐射。在风雨中骑车,使用雨披常常带来不便与烦恼,伞与披肩在烈日下遮挡阳光显得不够稳当和遮阳效果欠佳。有人设计了人力车晴雨篷和雨披支架,如中国专利局CN2235401Y、CN2252150Y、CN2222671Y、CN2264706Y、CN2252150Y、CN2214342Y、CN2211950Y、CN2234395Y、CN2228446Y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中N2228446Y与CN2235401Y为后置式支撑晴雨蓬,当逆风行驶时,篷难以稳定且篷的张力会随风力增强而加大,骑车人难以控制;CN2222671Y则以两根支撑固定于车把横杆并向上连结一长方形蓬,其结构虽简易但当车头转向时,篷也随之掀摆而飘忽不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牢靠接装拆卸简便,篷布能伸缩且可随车收藏于槽内的人力车前置式晴雨篷装置,以满足骑自行车或三轮车人在风雨中或热天阳光下避雨遮阳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上屏罩(1)方形也可以制作梯形,其外缘四周的三边连结U形(附图3中断面所示)上藏布槽(3),沿槽底中心线位置等距连结卡扣(3.1)四只,橡皮条(12)的一侧镶嵌在上屏罩(1)内方孔四周边上,另一侧嵌入透明玻璃(2)组合成A体如附图3中上图所示;下屏罩(4)长方形下沿边连结挡泥板(8),挡泥板(8)为异形件其中心部位有四分之一球面状壳体突出,下屏罩(4)并挡泥板(8)的两侧分别连结U形(附图3中断面所示)下藏布槽(10),槽的上端口分别连结开口卡片(10.1),横拉杆(4.1)的中心位置连结支持构件(7)两端连结下屏罩(4)的内侧边缘组合成B体如附图3中下图所示。A体与B体由卡扣(3.1)对应开口卡片(10.1)插接,A体与B体为可分离结构;两根撑杆(11)与两件收折机构(11.1)活动连结,收折机构(11.1)分别紧固在上藏布槽(3)的上部槽内一侧如附图2所示;晴雨布(6)两块分别与撑杆(11)侧面沟槽活动连结,晴雨布(5)以若干根肋连结,肋的两端横跨撑杆(11)与撑杆上面沟槽活动连结形成顶篷。按上述顺序连结与组合便构成本实用新型如附


图1所示。
一种前置藏式自行车晴雨篷其特征是方形上屏罩(1)四周的三边缘口上连结有U形上藏布槽(3)其中心位置有方孔,透明玻璃(2)嵌入橡胶条(12)连结上屏罩(1)中心方孔与其吻合,沿上藏布槽底中心线位置等距紧固四只卡扣(3.1)组成为A体;长方形下屏罩(4)的下边缘与异形件挡泥板(8)相连结,挡泥板中心位置有四分之一球面状壳体突出,下屏罩(4)并挡泥板(8)的两侧分别连结下藏布槽(10)槽口上端分别连结开口卡片(10.1),横拉杆(4.1)的中心位置连结支持构件(7)横拉杆(4.1)两端与下屏罩(4)两端内侧边缘相连结组成为B体;A体与B体为可分离结构,晴雨布(5)连结有肋,肋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撑杆(11)的上面沟槽活动连结,晴雨布(6)两块分别与两根撑杆(11)的外侧面沟槽活动连结,后视镜(9)紧固于下屏罩(4)外面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首先是其防风雨的遮闭性较好,结构牢靠,其次晴雨布随意伸展还可随车收藏,屏罩下部还可存放物品,屏罩上部可下降至接近车把平行位置,装拆方便,再次是还可用于人力三轮车。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以及晴雨布(5)、(6)示意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中撑杆(11)、收折机构(11.1);附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中上屏罩(1)、透明玻璃(2)、橡胶条(12)、上藏布槽(3)、卡扣(3.1)、下藏布槽(10)、开口卡片(10.1)、下屏罩(4)、横拉杆(4.1)、夹持构件(7)、挡泥罩(8)、藏布槽(3)(10)A-A、B-B断面视图。
实施例一种前置藏式自行车晴雨篷,上屏罩(1)采用玻璃丝布和树脂材料以模型胎具制成为宽度66厘米,顶端两侧拐角半径8厘米,深度18-24厘米的弧形置,中心位置留有46×40厘米的方孔;透明玻璃(2)采用厚度为1.5毫米的有机玻璃,按方孔的相应尺寸以橡胶条(12)镶嵌;上藏布槽(3)采用1.2毫米厚的铝板制成槽宽为6厘米,槽深为3厘米的U形框,其外围尺寸与上屏罩(1)的边框内侧相吻合,四只卡扣(3.1)等距铆接于槽底中心线位置上,上屏罩(1)与上藏布槽(3)采用铝铆钉连结,下屏罩(4)用玻璃丝布和树脂材料以模型胎具制成宽度为60厘米,高度为24厘米,深度为23.5-25厘米的弧形罩,下端封底;下藏布槽(10)采用1.2毫米厚铝板制成槽宽为5.2厘米,槽深为7厘米,槽长为70厘米两根,以横杆(4.1)铆接,上槽口分别连结开口卡片(10.1);夹持构件(7)两片之间相距4厘米焊接于横杆(4.1)的中心位置上;挡泥罩(8)采用玻璃丝布和树脂材料以模型胎具制成,除四分之一球面壳体外其余为平面,其边高3厘米;将下屏罩(4)用铆钉连结于下藏布槽(10)的上部再将挡泥罩(8)两侧边缘用螺栓紧固于下藏布槽(10)的内侧便构成了如附图3中下图所示部分。撑杆(11)长度为100厘米采用铝合金型材与折收机构(11.1)活动连结以螺栓将收折机构分别固定于上藏布槽(3)的上端左右内侧,按序组合,最后在下屏罩(4)外面两侧按装后视镜,挂上晴雨布便构成了完整的前置藏式自行车晴雨篷如附
图1所示。
权利要求一种前置藏式自行车晴雨篷其特征是方形上屏罩(1)四周的三边缘口上连结有U形上藏布槽(3)其中心位置有方孔,透明玻璃(2)嵌入橡胶条(12)连结上屏罩(1)中心方孔与其吻合,沿上藏布槽底中心线位置等距紧固四只卡扣(3.1)组成为A体;长方形下屏罩(4)的下边缘与异形件挡泥板(8)相连结,挡泥板中心位置有四分之一球面状壳体突出,下屏罩(4)并挡泥板(8)的两侧分别连结下藏布槽(10)槽口上端分别连结开口卡片(10.1),横拉杆(4.1)的中心位置连结支持构件(7)横拉杆(4.1)两端与下屏罩(4)两端内侧边缘相连结组成为B体;A体与B体为可分离结构,晴雨布(5)连结有肋,肋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撑杆(11)的上面沟槽活动连结,晴雨布(6)两块分别与两根撑杆(11)的外侧面沟槽活动连结,后视镜(9)紧固于下屏罩(4)外面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及人力三轮车防雨遮阳装置。上屏罩(1)中镶有透明玻璃(2)三周边连结U形藏布槽(3)槽上部紧固收折机构(11.1)和活动撑杆(11);下展罩(4)连结U形藏布槽(10)、横拉杆(4.1)、支持构件(7)和球面状壳体挡泥板(8),上下屏罩组合体通过卡扣(3.1)与开口卡片(10.1)相插接为可分离结构,上屏罩可升降,晴雨布(5)(6)可收拢置藏布槽内。该装置结构牢靠,折装方便重量轻,能够满足骑车人防雨遮阳的要求。
文档编号B62J11/00GK2380474SQ9824264
公开日2000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3日
发明者宇业仁 申请人:宇业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