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高式自行车保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11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降高式自行车保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鞍座支撑部件的改进,特别是一种自行车用保安装置,适合于各种代步自行车辆改装使用。
据申请人所知自行车问世以来,已有许多人想了许多将自行车鞍座降下来,使乘骑者两脚着地的保安技术解决方案,但终因结构细节问题而无法进入实用。以中国专利号为ZL95226035.2的“自行车鞍座活动升降装置”为例,该专利因保安性能、高度调节功能不能满足实用要求,故难于通过产品的安检、进入商品市场。因作为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在行车中鞍座升降不允许出现性能或功能工作失误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意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经反复研究设计出一种高可靠性的降高式自行车保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即包括鞍座下的支撑杆及与车架相连的套筒、和套筒紧固夹子,在套筒内装入复位弹簧,并插装入具三角形中心孔的支撑杆,支撑杆中部设有定位销孔与导向槽相连通,在定位壳体内装有具导向键功能的定位销,该定位销的头部呈扁锥体插入定位销孔并伸入支撑杆的导向槽内、后部装有顶销弹簧、尾部装有拉线总成之拉线。
所述支撑杆上定位销孔之间的导向槽是槽底为斜面、两侧为V形的通槽。
所述支撑杆上只设定位销孔及其间的导向槽。
所述套筒上外露的支撑杆装有防尘罩。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措施,支撑杆内孔(中心孔)设计成三角形、即三角形之内角为60°,定位销扁锥体(头部)亦呈60°、并伸入支撑杆之60°导向槽内深度约为2mm,使定位销头变成了“导向键”、即支撑杆在升或降时不会出现转动现象;使定位销插入各个定位销孔概率为100%,即无论是升是降均不存在保安功能、和高度调节动能失误问题;定位销在顶销弹簧作用下,其60°扁锥体头部将紧紧顶在支撑杆三角形之内锥面上,使支撑杆无法扭动,也即鞍座不会出现左右扭动现象。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多数零件有兼备功能,且只有九个零件,批量生产成本低廉(约为12-18元/套)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是
图1中定位销孔部位A-A剖面图。
图1中粗实线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上的由双点划线给出的鞍座10,车架11及套筒紧固夹子12为相关部件。
实施例一参照
图1、图2,首先将套筒7压装(过盈配合)于定位壳体4内,使两者成为一体,并一起钻铰套筒7上的定位销孔。再在套筒7内装入复位弹簧8及插装入支撑杆1于套筒7内,从而完成了支撑部分的主体设计。升降高度定位机构由支撑杆1、定位壳体4及定位壳体4内装的定位销5、弹簧6和拉线总成2之拉线五大件组成。定位壳体4套装在套筒7外面,定位壳体4内装有定位销5,再在定位销5的后部装上弹簧6,尾部装上拉线总成2之拉线,最后在弹簧6后面再固装准挡板3。在固装准挡板3之前必须保证两点一、拉线总成2处于自然状态时,定位销5头部扁锥体必须紧紧顶在支撑杆1之三角形孔的内锥面上,即支撑杆1不得出现扭动现象。二、拉线总成2处于拉紧状态时,即定位销5尾部抵拢挡板3的状态下,其头部扁锥体必须伸入支撑杆1之60°导向槽内约2mm深。或者说应该满足支撑杆1不得左右扭动过大;支撑杆1升降自如。当前述八个零件组装完毕并检验各项功能、性能无误后,再装好防尘罩9。根据自行车规格大小,以26"自行车为例,实验证明鞍座降高60-80mm(即支撑杆1降高60-80mm)已能满足保安需要。本实用新型样品a距离为32mm,a+a=64mm,即支撑杆1最大降高距离64mm,经26"带涨闸的自行车试用一年,使用效果良好。根据试验结果,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1上设三只定位销孔(可以设多只);在三只定位销孔之间设有夹角为60°通槽(导向槽),槽底斜度约3°-6°(实验样品槽底斜度为4°45′,即两定位销孔之间的斜槽底部深度差为2mm)定位销5头部按60°夹角设计成扁锥体,腰部设有一台肩,尾部钻一小孔(用于固装拉线总成2之拉线),定位销总长度应保证定位销5尾部抵拢挡板3后,其扁锥体头部伸入支撑杆1之60°导向槽内深度约为2mm;支撑杆1内孔(中心孔)设计成三角形,即三角形之内角为60°。
乘骑时,当骑车人需要双脚着地以助安全时,只要拉动拉线总成手柄不放,即将定位销5拉出支撑杆1之定位销孔后,支撑杆1通过鞍座在人体重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8的上弹力而下降a+a高度,使骑车人双脚着地而获得安全。当需要自行车鞍座回复到原高度位置时,骑车人只要抬起臀部,使鞍座、即支撑杆1失去下压力后,支撑杆1在复位弹簧8弹力作用下而上升至原来高度。这时,只要放开拉线总成2的手柄(图中未表示、属现有技术),定位销5在顶销弹簧6作用下会自行插入定位销孔内,实施原高度定位功能。鞍座高度调节功能当鞍座在低位状态时,首先拉动拉线总成2手柄将定位销5拉出定位销孔后,支撑杆1在复位弹簧8上弹力作用下而上升,这时只用臀部(行车状态)、用手(停车状态)控制鞍座上升高度,然后放开拉线总成2手柄,定位销5在弹簧6作用下会自行插入所在高度定位销孔内,从而完成鞍座升高调节功能。当鞍座在高位状态时,只要拉动拉线总成2手柄,将定位销5拉出定位销孔后便放开手柄。这时,支撑杆1通过鞍座在人体自重下压下,克服复位弹簧8上弹力而下降(缩),由于两相邻定位销孔之间导向槽是上边比下边深约2mm的缘故,在支撑杆1高度下降的同时,定位销5在弹簧6作用下也同时伸进上边定位销孔内约2mm,所以定位销5便能可靠地插入上边定位销孔内,即鞍座降低一个a的高度,不存在越程、或插入困难问题。
实施例二当定位销5与支撑杆1上的定位销孔之间的滑动间隙小到能保证鞍座不发生左右扭动现象时,可以取消支撑杆1之三角形内孔,支撑杆1上只设定销孔及其间的导向槽。
权利要求1.一种降高式自行车保安装置,包括鞍座下的支撑杆及与车架相连的套筒、和套筒紧固夹子,其特征在于在套筒内装入复位弹簧,并插装入具三角形中心孔的支撑杆,支撑杆中部设有定位销孔与导向槽相连通,在定位壳体内装有具导向键功能的定位销,该定位销的头部呈扁锥体插入定位销孔并伸入支撑杆的导向槽内、后部装有顶销弹簧、尾部装有拉线总成之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高式自行车保安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上定位销孔之间的导向槽是槽底为斜面、两侧为V形的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高式自行车保安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上只设定位销孔及其间的导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高式自行车保安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筒上外露的支撑杆装有防尘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高式自行车保安装置。它是在套筒内装入复位弹簧,并插装入具三角形内孔的支撑杆,支撑杆中部设有定位销孔与导向槽相连通,在定位壳体内装有导向功能的定位销,其头部呈扁锥体插入定位销孔并伸入支撑杆的导向槽内、后部装有弹簧、尾部装有拉线总成之拉线。本实用新型能在骑行中方便降高鞍座、使两脚着地、避免车倒人摔的危险,正常行驶亦可方便自动回复到原高度、安全可靠、可完全替代现有鞍座下的支撑杆件。
文档编号B62J1/00GK2369932SQ9923172
公开日2000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8日
发明者张世先 申请人:张世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