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及组装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90913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及组装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来将两个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组装成双轮车的组装车架及使用该组装车架的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
【背景技术】
[0002]自平衡电动独轮车作用一种代步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目前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中的电动车轮、分别安装在电动车轮的轮轴两端的两个支架、分别安装在两个支架下端的两个脚踏板、与电动车轮电性连接的电池和用来控制电动车轮工作的控制器;电动车轮的下端伸出外壳之外;控制器中设有陀螺仪,当人踏在脚踏板上,根据人的前倾、后倾、左倾和右倾,带动陀螺仪移动,以控制电动车轮前进、减速、左转与右转。然而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歪倒,难以掌握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及组装车架,旨在解决现有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容易歪倒,难以掌握平衡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装车架,用于连接两个并排设置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该组装车架包括第一踏板、第二踏板、连接所述第一踏板与所述第二踏板的转轴、用于与一个所述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内侧的支架可拆卸相连的第一立板、以及用于与另一个所述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内侧的支架可拆卸相连的第二立板;所述第一踏板与所述第二踏板相对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枢接;所述第一立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踏板远离所述第二踏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立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踏板远离所述第一踏板的一端相连。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踏板的底面固定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套装于所述转轴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踏板的底面固定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装于所述转轴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还套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第二踏板处于同一平面上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固定相连。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第一立板的一端套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踏板相连;所述转轴靠近所述第二立板的一端套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第二踏板相连。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组装车架,通过设置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来与两个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的支架相连,以便稳定支撑该组装车架的第一踏板和第二踏板,将两个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组装成一个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可以方便使用者撑握平衡,防止左右歪倒,易于学习使用。
[0010]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各所述自平衡电动独轮车包括外壳、枢接于所述外壳中的电动车轮、与所述电动车轮电性连接的电池、控制所述电动车轮工作的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动车轮的轮轴两端枢接的两个支架和分别安装于各所述支架下端的两个脚踏板;该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组装车架,所述组装车架设于两个所述自平衡电动独轮车之间,所述组装车架的第一立板与一个所述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的位于该两个所述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相对内则的所述支架相连;所述组装车架的第二立板与另一个所述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的位于该两个所述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相对内则的所述支架相连。
[00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对应于所述电动车轮的轮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立板和所述第二立板通过螺栓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架相连。
[0012]进一步地,各所述支架的下端部枢接有枢轴,所述枢轴水平设置且与对应的所述脚踏板相连,所述支架的下端向下延伸有限位块,所述脚踏板上凸设有用于抵顶所述限位块以限定该脚踏板向下转动位置的顶块。
[0013]进一步地,各所述脚踏板的底面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第一立板上对应于所述脚踏板的所述限位凹槽的位置凸出有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二立板上对应于所述脚踏板的所述限位凹槽的位置凸出有第二限位凸台。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还安装有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外壳上的伸缩杆和固定于所述伸缩杆顶部的拉柄。
[0015]本实用新型的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使用了上述组装车架,可以方便使用者撑握平衡,防止左右歪倒,易于学习使用,同时可以提供较大的动力,供较重的人使用;同时也可以方便将该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拆分为两个自平衡电动独轮车,方便熟练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的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的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中组装车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的组装车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3的组装车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图1的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中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图6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图7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图6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的拉杆组件收于外壳中,且脚踏板翻转为水平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装车架20,该组装车架
20用来连接两个并排设置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10,以形成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该组装车架20位于该两个自平衡电动独轮车10之间,为方便描述,定义该两个自平衡电动独轮车10之间为各自平衡电动独轮车10的内侧。
[0027]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组装车架20包括第一踏板21、第二踏板23、转轴25、第一立板22以及第二立板24。第一踏板21与第二踏板23相对设置,第一踏板21与第二踏板23一般设在同一高度上,方便人的双脚踏在该第一踏板21与第二踏板23上。第一立板22的下端与第一踏板21远离第二踏板23的一端相连,第一立板22用来与一个自平衡电动独轮车10内侧的支架进行可拆卸连接;第二立板24的下端与第二踏板23远离第一踏板21的一端相连,第二立板24用来与另一个自平衡电动独轮车10内侧的支架进行可拆卸连接;转轴25连接第一踏板21与第二踏板23,具体为转轴25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一踏板21和第二踏板23枢接,从而第一踏板21与第二踏板23均可以绕转轴25转动,以方便调节两个自平衡电动独轮车10的速度和方向,方便转向。
[0028]使用转轴25连接第一踏板21与第二踏板23,通过在第一踏板21上安装第一立板22,在第二踏板23上安装第二立板24,而将第一立板22和第二立板24分别与两个自平衡电动独轮车10的内侧的支架相连,从而稳定地支撑第一踏板21和第二踏板23,减少转轴25的受力,以保护转轴25 ;将转轴25与第一踏板21和第二踏板23枢接,方便调节第一踏板21与第二踏板23的倾斜角度,进而带动第一立板22和第二立板24倾斜,以控制两个自平衡电动独轮车10的速度和方向,方便转向。通过该组装车架20,将两个自平衡电动独轮车10组装成一个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可以方便使用者撑握平衡,防止左右歪倒,易于学习使用。
[0029]请参阅图2、图3和图4,第一踏板21的底面固定有第一套筒26,第一套筒26套装在转轴25上。设置第一套筒26,以方便第一踏板21与转轴25的连接,也方便第一踏板21在转轴25上转动。同理,第二踏板23的底面固定有第二套筒27,第二套筒27套装于转轴25上。以方便第二踏板23与转轴25的连接,也方便第二踏板23在转轴25上转动。更进一步地,第一套筒26和第二套筒27中还可以安装轴承,轴套套装在转轴25上,以便第一踏板21和第二踏板23的转动更为灵活。
[0030]进一步地,转轴25上还套设有缓冲弹簧28,缓冲弹簧2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套筒26和第二套筒27固定相连。由于第一套筒26与第一踏板21相连,第二套筒27与第二踏板23相连,而缓冲弹簧2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套筒26和第二套筒27固定相连,则当第一踏板21在转轴25上转动时,会带动第一套筒26转动,进而带动缓冲弹簧28的一端转动;而在缓冲弹簧28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会对第一套筒26的转动起缓冲作用,进而对第一踏板21的转动起缓冲作用;另外,通过缓冲弹簧28的力传递,缓冲弹簧28会推动第二套筒27与第一套筒26同向转动,即推动第二踏板23与第一踏板21同向转动,最终使第一踏板21和第二踏板23处于同一角度;反之,当第二踏板23在转轴25上转动时,会带动第二套筒27转动,进而带动缓冲弹簧28的另一端转动;而在缓冲弹簧28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会对第二套筒27的转动起缓冲作用,进而对第二踏板23的转动起缓冲作用;另外,通过缓冲弹簧28的力传递,缓冲弹簧28会推动第一套筒26与第二套筒27同向转动,即推动第一踏板
21与第二踏板23同向转动,最终使第一踏板21和第二踏板23处于同一角度;这样可以方便组装成的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在转向后,自动回复直线行驶,即更方便的控制自平衡组装电动双轮车。
[0031]转轴25靠近第一立板22的一端套装有第一轴承291,第一轴承291与第一踏板21相连;转轴25靠近第二立板24的一端套装有第二轴承292,第二轴承292与第二踏板23相连。方便第一踏板21和第二踏板23分别在转轴25上灵活转动。另外,当第一踏板21的底面同时安装第一套筒26和第一轴承291时,可以通过第一套筒26和第一轴承291来连接转轴25靠近第一立板22的一端,而第二踏板23的底面同时安装第二套筒27和第二轴承292时,可以通过第二套筒27和第二轴承292来连接转轴25靠近第二立板24的一端,可以使转轴25连接第一踏板21与第二踏板23更稳定。进一步地,第一踏板21邻近第二踏板23设置,在第一立板22与第二立板24间隔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增大第一踏板21与第二踏板23的面积,以便更好的供使用都脚踏。
[0032]请参阅图1、图2、图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