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巡洋舰艉船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119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巡洋舰艉船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壳,特指一种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阻力、增加推进效率及减少纵倾,而且可以改善航行性能及增加乘员舒适度的巡洋舰艉船壳。
技术背景目前,常见的船艉形状有两种,第一种为椭圆形船艉,于船的艉部安装有短的艉伸部,折角线以上呈椭圆体向上扩展,端部漏出水面较大,使船舶上的桨和舵易受破坏;过去民用船多采用这种艉型,现在仅在某些驳船上可以看到椭圆形船艉。第二种为方形船艉,艉部有垂直或斜的艉封板,艉部水流能较平坦地离开船体,使航行阻力减小,故方形船艉通常安装于中高速船上,如执法艇,军舰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专为低速长距离巡航的游艇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阻力、增加推进效率及减少纵倾,而且可以改善航行性能及增加乘员舒适度的巡洋舰艉船壳。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巡洋舰艉船壳,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一满载水线,其中,下壳体由一主体以及沿主体前端向上弯曲延伸形成的艉伸部构成;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一体成型。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艉伸部具有一光顺的曲面。本实用新型巡洋舰艉船壳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巡洋舰艉船壳底部的艉伸部具有光顺的曲面,艉部大部分浸入水中,增加了水线长度,在船舶以较慢速度航行时,艉部光顺曲面可以修顺艉流,有利于减小船舶阻力。2、本实用新型中满载水线附近的艉部水线向后作延伸,形成一具有光顺曲面的艉伸部,相比常见的方形船艉可以更有效地减少艉部兴波阻力和粘压阻力,在低速长距离航行的时候可以有效减少纵倾及提高船舶的适航性,非常适合用于低速度排水型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满载水线2上壳体 3下壳体31主体32艉伸部 4尾舵底座5曲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2,一种巡洋舰艉船壳,包括一上壳体2和一下壳体3,于上壳体2与下壳体3之间设置有一满载水线1。具体而言,满载水线1是船舶在满载状态自由正浮于静水中时,船体型表面与水面的交线,也即对应于满载排水量的水线。下壳体3由一主体31以及沿主体31前端向上弯曲延伸形成的艉伸部32构成;所述的上壳体2与下壳体3 —体成型。艉伸部32具有一光顺的曲面,可以减少在运行中艉部兴波阻力和粘压阻力。下壳体3底部设置安装有一尾舵底座4,其中,该尾舵底座4与下壳体3 —体注塑成型。下壳体3底部设置有一曲面凹槽5,该曲面凹槽5用于配合尾舵底座4安装船尾舵, 可以减少船尾舵占用的空间。更具体而言,满载水线1附近的艉部水线向后作延伸,形成一具有光顺曲面的艉伸部32,艉部大部分浸入水中,增加了水线长度,在航行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减少艉部兴波阻力和粘压阻力。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长距离巡航慢速游艇,其速度在12节以下,各项性能都在最优性能范围之内,故巡洋舰艉设计针对慢速船舶而言可以有效降低阻力,增加推进效率及减少纵倾,改善航行性能及增加乘员之舒适度。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巡洋舰艉船壳,包括一上壳体( 和一下壳体(3),于上壳体O)与下壳体(3) 之间设置有一满载水线(1),其特征在于下壳体(3)由一主体(31)以及沿主体(31)前端向上弯曲延伸形成的艉伸部(32)构成;所述的上壳体(2)与下壳体(3) —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巡洋舰艉船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艉伸部(3 具有一光顺的曲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巡洋舰艉船壳。巡洋舰艉船壳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一满载水线。下壳体由一主体以及沿主体前端向上弯曲延伸形成的艉伸部构成,其中,艉伸部具有一光顺的曲面;所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专为低速长距离巡航的游艇设计,不仅可以有效降低阻力、增加推进效率及减少纵倾,而且可以改善航行性能及增加乘员舒适度。
文档编号B63B1/40GK202193174SQ20112030070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8日
发明者陈弘文 申请人:东莞杰腾造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