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定位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9587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水下定位型无人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定位型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无人机火热,人们可以看到天空视角的风景,与此同时,水下的景象却不常被世人所见,所以水下机器人的概念势必会引起反响,类似的发明创造如潜艇,但潜艇较专业化,水下机器人更倾向大众消费。水下机器人市场匮乏,防水功能物也是相对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定位型无人机,能够使无人机在水下定位,减少受水流的影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下定位型无人机,包括机身以及设于机身上的多个动力部,所述机身内设有驱动头,所述驱动头上连接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上绕设有缆绳,所述缆绳末端连接有定位锚,所述驱动头带动绕线盘转动使定位锚下降以固定无人机,驱动头回转带动绕线盘使定位锚上升以解锁无人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机身内还设有控制板和电池包,所述电池包用于向控制板、动力部和驱动头供电,所述控制板控制动力部和驱动头,所述控制板受外部遥控器控制动力部和驱动头的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头为伺服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包括螺旋桨和驱动螺旋桨的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的数量为4个,间隔均匀设置在机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水下定位型无人机,能够使无人机在水下定位,减少受水流的影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下定位型无人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水下定位型无人机的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述的水下定位型无人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述的水下定位型无人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机身,2、动力部,3、驱动头,4、绕线盘,5、缆绳,6、定位锚,7、螺旋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水下定位型无人机,包括机身1以及设于机身1上的多个动力部2,机身1内设有驱动头3,驱动头3上连接有绕线盘4,绕线盘4上绕设有缆绳5,缆绳5末端连接有定位锚6,驱动头3带动绕线盘4转动使定位锚6下降以固定无人机,驱动头3回转带动绕线盘4使定位锚6上升以解锁无人机。

另外,机身1内还设有控制板和电池包,电池包用于向控制板、动力部2和驱动头3供电,控制板控制动力部2和驱动头3,控制板受外部遥控器控制动力部2和驱动头3的工作。

另外,驱动头3为伺服电机。

另外,动力部2包括螺旋桨7和驱动螺旋桨7的电机8。动力部2的数量为4个,间隔均匀设置在机身1。

本实用新型水下定位型无人机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水下无人机需要定位是,控制遥控器,驱动头3转动绕线盘4使缆绳5下降将定位锚6抛入到水底中定位,此时无人机被固定。需要移动无人机时,控制遥控器,驱动头3回转带动绕线盘4上定位锚6拉回初始位置,此时无人机壳自由移动。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水下定位型无人机,能够使无人机在水下定位,减少受水流的影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