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964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升降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稀缺,越来越多的工作需要在海上进行。目前,船艇的制造和后期维护都必须在架构式平台进行,架构式平台通常设置在较浅的海边,且支架固定在水底,涨潮或落潮时,会出现海面将平台淹没或海面低于平台太多的情况,同时架构式平台由于其结构限制,只能建造在海边或者浅海等水位较低的海域,无法建造在深海中。而大型浮动平台可以很好的解决平台移动问题,但是其体积较大,结构繁琐,建造耗资较多,且操作繁琐,不适用于一些中小型规模的海上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较为适用于小规模海上作业且不受水位影响的升降设备。

一种升降设备,包括作业台、第一充气装置和浮动单元,所述浮动单元固定在所述作业台上,其中,所述浮动单元包括:

第一浮力筒,固定在所述作业台上,所述第一浮力筒上开设有通水孔,以使外界的水能够通过所述通水孔进入所述第一浮力筒中,而使所述第一浮力筒下沉;所述第一浮力筒与所述第一充气装置相连通,以使所述第一充气装置能够往所述第一浮力筒中充气,并使所述第一浮力筒中的水能够从所述通水孔中排出,而使所述第一浮力筒上升;

第一控制阀,安装于所述第一浮力筒上,并且能够控制所述通水孔与外界的连通;

第二控制阀,能够控制所述第一浮力筒与所述第一充气装置的连通;

密封的第二浮力筒,固定于所述作业台上,并靠近所述第一浮力筒的一端设置。

由于上述升降设备的第一浮力筒和密封的第二浮力筒均固定在作业台上,且第二浮力筒靠近第一浮力筒的一端设置,第一浮力筒上开设有通水孔,以使外界的水能够通过通水孔进入第一浮力筒中而使第一浮力筒下沉,而第一浮力筒与第一充气装置相连通,以使第一充气装置能够往第一浮力筒中充气,并使第一浮力筒中的水能够从通水孔中排出,而使第一浮力筒上升,从而使得上述升降设备在使用时,将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都打开,外界的水就能够通过通水孔进入到第一浮力筒中,第一浮力筒的浮力减小,而密封的第二浮力筒的存在保证了升降设备不会完全下沉,而仅使作业台靠近第一浮力筒的一侧下沉,以实现升降设备的下沉操作,此时,船艇能够从作业台靠近第一浮力筒的一侧驶入或驶出作业台;当第一充气装置往第一浮力筒中充气时,会使第一浮力筒中的水从通水孔中排出,第一浮力筒的浮力增大,第一浮力筒上升,实现了升降设备的上升操作,即上述升降设备仅仅通过第一浮力筒的进水和出水就能够实现升降设备的上升和下降,结构非常简单、紧凑,且相对于大型浮动平台,耗资较少,且操作简单,特别适用于小规模的海上作业;且上述升降设备是通过第一浮力筒和第二浮力筒漂浮在水面上的,能够随着水位上升下降而上升下降,而不会受到水位的影响,因此,上述升降设备不受水位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台为板状结构,所述作业台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为作业面和安装面,所述第一浮力筒和所述第二浮力筒均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浮力筒从所述作业台的边缘延伸至所述作业台的中部,所述第二浮力筒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一浮力筒设置,所述第二浮力筒从所述作业台的边缘延伸至所述作业台的中部,且所述第二浮力筒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浮力筒的轴向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台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浮力筒的轴向和所述作业台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浮力筒的长度和所述第二浮力筒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作业台的长度,所述第一浮力筒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作业台的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所述作业台的长度的四分之三,所述第二浮力筒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作业台的长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所述作业台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浮力筒的长度等于所述作业台的长度的三分之二,所述第二浮力筒的长度等于所述作业台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单元为多个,并分别靠近所述安装面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且多个所述浮动单元的第一浮力筒平行,多个所述浮动单元的第一浮力筒均与所述第一充气装置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台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浮力筒的轴向和所述第二浮力筒的轴向均与所述作业台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升降设备还包括两个平衡组件,每个所述平衡组件包括气囊和第二充气装置,两个所述平衡组件的气囊相对安装于所述作业台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充气装置与所述气囊相连通,并能够给所述气囊充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台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为作业面和安装面,所述第一浮力筒和所述第二浮力筒均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气囊充气后为椭圆体型,所述气囊的长轴与所述作业台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气囊充气后的最低点与所述安装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沉组件,所述防沉组件包括密封的第三浮力筒和连接柱,所述第三浮力筒通过所述连接柱固定于所述作业台上,并位于所述作业台的上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台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浮力筒的轴向和所述第二浮力筒的轴向均与所述作业台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防沉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沉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作业台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作业台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所述作业台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为作业面和安装面,所述第一浮力筒和所述第二浮力筒均安装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三浮力筒为空心圆柱型结构,所述第三浮力筒的轴向与所述作业面平行,且所述第三浮力筒与所述作业面间隔1米~2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升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升降设备省略了第一充气装置和第二充气装置后的沿第一浮力筒的径向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升降设备省略了平衡组件、第一充气装置和第二充气装置后的沿第一浮力筒的轴向的剖面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升降设备省略了平衡组件、第一控制阀、第一充气装置和第二充气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升降设备10,包括作业台100、第一充气装置200和浮动单元300。

请一并参阅图2,作业台100为板状结构,作业台100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为作业面110和安装面120。其中,在使用时,作业台100的作业面110朝上,安装面120朝下。具体的,作业台100为钢板。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作业台100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更具体的,作业台100包括矩形的网状外框(图未示)和矩形钢板(图未示),矩形钢板固定地收容于网状外框内。

可以理解,作业台100也不限于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在其它实施例中,作业台100还可以为正方形的板状结构、圆形的板状结构等规则形状或者一些不规则的形状。

第一充气装置200例如可以为空气压缩机。

浮动单元300固定在作业台100上。具体的,浮动单元300安装于作业台100的安装面120上。具体的,浮动单元300为多个,并分别靠近安装面12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浮动单元300为四个,两个浮动单元300靠近安装面12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另两个浮动单元300靠近安装面12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

其中,每个浮动单元300包括第一浮力筒310、第一控制阀320、第二控制阀330和第二浮力筒340。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第一浮力筒310大致为空心的圆柱形结构。第一浮力筒310为不变形的耐腐蚀塑料,例如第一浮力筒310为聚乙烯塑料筒。其中,第一浮力筒310固定在作业台100上,第一浮力筒310上开设有通水孔312,以使外界的水能够通过通水孔312进入第一浮力筒310中,而使第一浮力筒310下沉;第一浮力筒310与第一充气装置200相连通,以使第一充气装置200能够往第一浮力筒310中充气,并使第一浮力筒310中的水能够从通水孔312中排出,而使第一浮力筒310上升。具体的,第一浮力筒310与第一充气装置200通过管道400相连通;管道400为橡胶管。更具体的,管道400和通水孔312分别位于第一浮力筒310的两端;且管道400与第一浮力筒310的上方相连通,通水孔312位于第一浮力筒312的下方。

具体的,第一浮力筒310固定在作业台100的安装面120上,第一浮力筒310从作业台100的边缘延伸至作业台100的中部。更具体的,第一浮力筒310的轴向与作业台100的长度方向平行。其中,多个浮动单元300的第一浮力筒310平行设置,且多个浮动单元300的第一浮力筒310均与第一充气装置200相连通。

第一控制阀320安装于第一浮力筒310上,第一控制阀320能够控制通水孔312与外界的连通。

第二控制阀330能够控制第一浮力筒310与第一充气装置200的连通。具体的,第二控制阀330安装在第一浮力筒310上。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作业台100上开设有收容第二控制阀310的收容槽(图未标)。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控制阀330还可以安装在连接第一浮力筒310和第一充气装置200的管道400上。

第二浮力筒340为密封结构。具体的,第二浮力筒340大致为空心的圆柱型结构。第二浮力筒340为不变形的耐腐蚀塑料,例如第二浮力筒340为聚乙烯塑料筒。其中,第二浮力筒340固定于作业台100上,并靠近第一浮力筒310的一端设置。具体的,第二浮力筒340远离第一浮力筒310的通水孔312设置。

具体的,第二浮力筒340安装在作业台100的安装面120上,第二浮力筒340的一端靠近第一浮力筒310设置,第二浮力筒340从作业台100的边缘至作业台100的中部,且第二浮力筒340的轴向与第一浮力筒310的轴向重合。即第一浮力筒310从作业台1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至作业台100的中部,第二浮力筒340从作业台10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延伸至作业台100的中部。由于船艇的轮机一般安装在船尾,因此,船艇的船头较轻,而船尾较重,当船艇位于作业台100上时,船艇的长度方向与作业台100的长度方向一致,船尾靠近第二浮力筒340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浮力筒310的长度和第二浮力筒340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作业台100的长度,第一浮力筒31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作业台100的长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作业台100的长度的四分之三,第二浮力筒340的长度大于或等于作业台100的长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或等于作业台100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更进一步的,第一浮力筒310的长度等于作业台100的长度的三分之二,第二浮力筒340的长度等于作业台100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的,升降设备10还包括两个平衡组件500,每个平衡组件500包括气囊510和第二充气装置520,两个平衡组件500的气囊510相对安装于作业台10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充气装置520与气囊510相连通,并能够给气囊510充气。具体的,第二充气装置520为空气压缩机。其中,在非作业期间,气囊510为压缩状态;当作业时,若船艇停放偏向造成升降设备10的一侧重量过重时,会导致升降设备10的重心不稳,此时,可通过第二充气装置520对偏向一侧的气囊510充气,以增加下沉严重的一侧的浮力,从而位置升降设备10的重心平衡。

其中,第二控制阀330、第一控制阀320、第二充气装置520和第一充气装置200均可通过电路控制组件实现自动化控制。

进一步的,气囊510充气后为椭圆体型,气囊510的长轴与作业台100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气囊510充气后的最低点与安装面120平齐。

进一步的,升降设备10还包括防沉组件600,防沉组件600包括密封的第三浮力筒610和连接柱620,第三浮力筒610通过连接柱620固定于作业台100上,并位于作业台100的上部,从而防止升降设备10下沉。

具体的,第三浮力筒610大致为空心的圆柱型结构。第二浮力筒340为不变形的耐腐蚀塑料,例如第三浮力筒610为聚乙烯塑料筒。第三浮力筒610位于作业台100的作业面110的上面。

进一步的,第三浮力筒610的轴向与作业面110平行,且第三浮力筒610与作业面110间隔1米~2米。

连接柱620为多个,间隔且平行设置,每个连接柱620的一端与作业台1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浮力筒610的侧壁固定连接。

具体的,防沉组件600为两个,两个防沉组件600相对设置在作业台10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

可以理解,第二浮力筒340的轴向不限于为与第一浮力筒310的轴向重合,第二浮力筒340的轴向也可以为与第一浮力筒310的轴向平行或者是相对倾斜,只要第二浮力筒340靠近第一浮力筒310的一端设置即可,即第一浮力筒310是从作业台100的一端延伸至中部,而第二浮力筒340是从作业台100的另一端延伸至靠近第一浮力筒310的位于作业台100的中部的方向延伸,从而使第一浮力筒310中进水时,作业台100仅为一端下降。

上述升降设备10实现上升和下沉的过程具体如下:

下沉:当要使船艇驶入或驶出作业台100上时,将第一控制阀320和第二控制阀330都打开,外界的水通过通水孔312进入到第一浮力筒310中,第一浮力筒310的浮力减小,以使作业台100靠近第一浮力筒310的一端下沉,当下沉到所需位置时,例如水面以下,关闭第一控制阀320和第二控制阀330,此时,船艇能够从作业台100靠近第一浮力筒310的一侧驶入或驶出作业台100。

上升:第一充气装置200开启,并打开第一控制阀320和第二控制阀330,第一充气装置200往第一浮力筒310中充气,以使第一浮力筒310中的水从通水孔312中排出,由于第一浮力筒310中的水被排出,第一浮力筒310的浮力增大,实现了升降设备10的上升。

上述升降设备10至少有以下优点:

(1)由于上述升降设备10的第一浮力筒310和密封的第二浮力筒340均固定在作业台100上,且第二浮力筒340靠近第一浮力筒310的一端设置,第一浮力筒310上开设有通水孔312,以使外界的水能够通过通水孔312进入第一浮力筒310中而使第一浮力筒310下沉,而第一浮力筒310与第一充气装置200相连通,以使第一充气装置200能够往第一浮力筒310中充气,并使第一浮力筒310中的水能够从通水孔312中排出,而使第一浮力筒310上升,从而使得上述升降设备10在使用时,将第一控制阀320和第二控制阀330都打开,外界的水就能够通过通水孔312进入到第一浮力筒310中,第一浮力筒310的浮力减小,而密封的第二浮力筒340的存在保证了升降设备10不会完全下沉,而仅使作业台100靠近第一浮力筒310的一侧下沉,以实现升降设备10的下沉操作,此时,船艇能够从作业台100靠近第一浮力筒310的一侧驶入或驶出作业台100;当第一充气装置200往第一浮力筒310中充气时,会使第一浮力筒310中的水从通水孔312中排出,第一浮力筒310的浮力增大,第一浮力筒310上升,实现了升降设备10的上升操作,即上述升降设备10仅仅通过第一浮力筒310的进水和出水就能够实现升降设备10的上升和下降,结构非常简单、紧凑,且相对于大型浮动平台,耗资较少,且操作简单,特别适用于小规模的海上作业。

(2)上述升降设备10是通过第一浮力筒310和第二浮力筒340漂浮在水面上的,能够随着水位上升下降而上升下降,而不会受到水位的影响,因此,上述升降设备10不受水位的影响。

(3)上述升降设备10通过设置两个平衡组件500,两个平衡组件500的气囊510相对安装于作业台10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充气装置520与气囊510相连通,并能够给气囊510充气,使得在非作业期间,气囊510为压缩状态;当作业时,若船艇停放偏向造成升降设备10的一侧重量过重时,会导致升降设备10的重心不稳,此时,可通过第二充气装置520对偏向一侧的气囊510充气,以增加下沉严重的一侧的浮力,从而位置升降设备10的重心平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