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油移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2726发布日期:2018-08-07 18:4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油移送装置,更详细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存储向内燃机等供给的燃料油的燃料油存储罐。



背景技术:

船舶的主机或辅机使用的燃料油收容在罐等的储存部中,例如供给到作为主机使用的内燃机等而被消耗。

储存部内的燃料油使用例如低成本的c重油等。燃料油由于温度的变化而粘度不同,粘度的不同会影响燃料油的移送效率。例如在粘度较高时,流动阻力变高,燃料油不容易移动而使移送效率变低。

因此,提出有一种通过提高罐内的燃料油的温度而降低粘度来抑制燃料油移送效率变差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

储存在作为储存部使用的罐内的燃料油通过使喇叭口开口的吸入管取出,供加热用以改善粘度。另一方面,加热后的燃料油从喇叭口的开口流入到罐内,而与储存的燃料油混合。其结果是,罐内的燃料油,特别是开口部附近的燃料油维持为能够得到不使移送效率下降的粘度的温度。

但是,插入到罐内的吸入管使构成开口的喇叭口与罐底部相向,但例如有时当罐内的燃料油的余量较少时不容易吸入。即,罐底部多为平坦的形状,当燃料油扩散至平坦的整个区域而积存时,有可能难以使燃料油汇聚在与喇叭口相向的位置。作为结果,在罐内残留有燃料油时即使想要吸入燃料油,吸入燃料油的效率也可能会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106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能够通过喇叭口可靠地吸入存储于存储部中的燃料油,从而能够防止储存部内的燃料油的吸入效率下降的燃料油移送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是一种燃料油移送装置,具备设在接受大气的热量的位置的燃料油储存罐、及能够对从该燃料油储存罐吸入的燃料油进行加热而用于对该燃料油储存罐内的燃料油进行加热的燃料油沉淀罐,从而能够使上述燃料油循环,上述燃料油移送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燃料油存储罐设有:吸入管,具有朝向底部开口的喇叭口;及凹部,形成于与该喇叭口的开口相向的底部且该喇叭口能够进入上述凹部;并且,所述凹部根据上述喇叭口的设置数量而形成于上述底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储存部内的燃料油汇聚在凹部内,能够确保由喇叭口吸引的燃料油。其结果是,能够防止来自储存部内的燃料油的吸入效率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燃料油移送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燃斜油移送装置的燃料油存储罐的设置部位的船体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燃料油移送装置的燃料油存储罐使用的盒状小隔室的原理结构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设在图2所示的设置部位的燃料油存储罐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燃料油移送装置1的结构。

燃料油移送装置1具备与燃料油存储罐2连通的燃料油沉淀罐3、和燃料油日用罐4。

燃料油沉淀罐3是用于对燃料油进行加热的罐,通过未图示的加热器,作为一例,将燃料油加热至70~80℃的温度。

燃料油存储罐2和燃料油沉淀罐3通过移送管5连通,在其中途配置有移送泵6、温度传感器7及压力传感器8。

温度传感器7例如用于根据计测移送泵6的燃料油入口侧的温度的结果而进行设于燃料油沉淀罐3的加热器的开关控制或温度设定。

压力传感器8为了监视吸入到移送泵6内的燃料油的压力变化而设置。压力变化用于判断与燃料油的粘度变化对应的流动阻力的变化。特别是在粘度增高而流动阻力增加的情况下,移送泵6的入口侧的压力具有真空化趋势。因此,若检测到真空化趋势的压力变化,则需要加热以降低燃料油的粘度。

在燃料油沉淀罐3中设有用于检测被移送泵6吸入的燃料油的液面的液位传感器9。

液位传感器9是能够检测向燃料油沉淀罐3内导入了预定量的燃料油时的液面的传感器。液位传感器9用于在检测到向燃料油沉淀罐3内导入了预定量的燃料油时,使移送泵6的驱动停止。

燃料油日用罐4是用于在对加热后的燃料油进行了净化后,暂时储存,并朝向内燃机等供给燃料油的罐。燃料油存储罐2与燃料油日用罐4通过吸入管10而连通,在其中途配置有流下泵11。储存于燃料油日用罐4中的燃料油的一部分通过流下泵11而流下到燃料油存储罐2,来提高燃料油存储罐2内的燃料油的温度。

该情况下所说的流下泵11的名称的理由是,以燃料油日用罐4配置在比燃料油存储罐2高的位置的结构为前提。即,其意思在于以使燃料油从靠上的燃料油日用罐4向其下方的燃料油存储罐2流出落下的方式放出,从而使用流下这一表达方式。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采用了燃料油沉淀罐3及燃料油日用罐4分别与吸入管10连通的结构。因此,以能够设定从这两者的罐3、4或者任一罐朝向燃料油存储罐2的燃料油的流路的方式在各罐3、4所具有的燃料油的出口的流路上设有阀12。

以上的燃料油移送装置1决定了如下的循环路径:对通过移送泵6从燃料油存储罐2吸入到燃料油沉淀罐3内的燃料油进行加热,在对加热后的燃料油进行了净化后,导入到燃料油日用罐4,将储存的燃料油供给内燃机等。

暂时储存在燃料油日用罐4中的燃料油的一部分通过流下泵11而返回到燃料油存储罐2。其结果是,燃料油存储罐2内的燃料油与加热后的燃料油混合,从而被部分地加热至36~40℃。

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通过移送泵6而吸入到燃料油沉淀罐3内的燃料油达到预定温度的加热时间,流下泵11的工作时间需要45分钟左右,移送泵6的工作时间需要15分钟左右,各泵交替地进行工作。该时间中的移送泵6的工作时间例如相当于由上述燃料油沉淀罐3内的液位传感器9检测出燃料油的液面的时间。即,在基于移送泵6的转速、驱动电流等的额定值的工作时间内得到的燃料油的导入量与使液位传感器9工作的液面的上升量对应。因此,在移送泵6工作的同时延长至液位传感器9工作的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流过移送泵6的燃料油的粘度较高而流动阻力变大。另外,在液位传感器9工作了的情况下移送泵6停止而防止燃料油在燃料油沉淀罐3中溢出。

此外,在如停泊期间等没有消耗燃料油时,移送泵6的工作时间较短,到液位传感器9工作为止的时间例如为6分钟左右。

使用移送泵6从燃料油存储罐2向燃料油沉淀罐3吸入燃料油的途径在图1中用附图标记f1~f5表示。使用流下泵11使燃料油从燃料油日用罐4向燃料油存储罐2流下的途径在图2中用箭头f10~f12表示。

使用这样的结构的燃料油移送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公开在作为本申请人先前申请的日本特开2012-17123号公报中。

具备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油移送装置1的特征在于燃料油存储罐2的结构。

即,其特征在于,在燃料油存储罐2中,在与用于吸入和排出燃料油的喇叭口的开口相向的底部具备凹部。特别是特征在于,在燃料油存储罐2的底部为倾斜面的情况下,凹部至少设于该面的最低位置。

在对上述特征进行说明之前,对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油移送装置1使用的燃料油存储罐2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油移送装置1在船舶100所具备的上甲板101的下方角落具有配置于吃水线的上方的顶侧罐作为燃料油存储罐2。

作为顶侧罐使用的燃料油存储罐2配置于吃水线wl的上方,截面形状形成为三角形状,纵向上的深度不均匀。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燃料油移送装置1为了以存储在燃料油存储罐2的内部的燃料的一部分为对象进行加热,具备盒状小隔室20。该盒状小隔室20为了避免降低从燃料油存储罐2向燃料油沉淀罐3吸入的燃料油的移送效率而设置。

图3是用于说明盒状小隔室20的原理结构的图。返回到燃料油存储罐2的加热后的燃料油的比重小于存储的燃料油,容易上升而扩散,但通过将加热后的燃料油堵在盒状小隔室20内来防止扩散。其结果是,由于积存在从燃料油存储罐2内吸入的位置的燃料油维持在抑制温度降低而不增加流动阻力的状态,因此,移送效率不会变差。

在图3中,燃料油存储罐2具备成为与具有朝向底部附近的开口的喇叭口2b连通的吸入管的吸入主管2c。

吸入主管2c被盒状小隔室20覆盖。盒状小隔室20具有隔开空间的任意一侧被从底面侧向上方切除而成的切口部20a,使用切口部20a而使燃料油存储罐2的内部与盒状小隔室20的内部连通。

盒状小隔室20防止从喇叭口2b返回到燃料油存储罐2内的加热后的燃料油向从喇叭口2b的位置上升而离开的位置流动。即,当流出喇叭口2b的燃料油上升时,与盒状小隔室20的顶板20b碰撞而弹回。其结果是,燃料油在盒状小隔室20内引起乱流而停留在盒状小隔室20的内部。

另一方面,作为用于使加热后的燃料油流汇聚在喇叭口2b的周边的结构,使用在切口部20a附近配置截面形状为t字状的隔板21的结构。

加热后的燃料油除了与盒状小隔室20的顶板20b碰撞还与隔板21的水平片21a碰撞而成为乱流,与盒状小隔室20内的燃料油的混合性提高。其结果是,由喇叭口2b吸入的燃料油与加热后的燃料油的混合率提高,燃料油的加热效率提高。

如图4所示,构成图2所示的顶侧罐的燃料油储存罐2与躯体的三角形截面的底面相向地设有盒状小隔室20。

在该图中,附图标记2a0表示用于构成盒状小隔室20的躯体的现有结构部品即分隔用骨材,附图标记2al表示通路用孔。另外,附图标记2d为放出积存在盒状小隔室20内的空气的空气排放孔。在加热后的燃料油进入到盒状小隔室20内时,挤出积存在小隔室20的内部的空气而允许加热后的燃料油流入。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征部进行说明。

在图3及图4中,在作为盒状小隔室20的截面形状的三角形状中,在纵向最深的位置,换言之在底部2t的最低位置处在与形成开口的喇叭口2b相向的底部2t上设有喇叭口2b能够进入的凹部30。如图2及图4所示,凹部30形成从燃料油存储罐2的底部2t朝向下部膨出的空间,容易积存燃料油存储罐2内的燃料油。

凹部30能够根据喇叭口2b的设置数量而设置,在图4中,仅设在最低位置,喇叭口2b除最低位置以外,还可以选择燃料油能够流入的位置地设于多个部位。与各凹部30对应地设置喇叭口2b。作为决定凹部30的设置数量的因素,有燃料油存储罐2的底部2t的倾斜角度。即,若底部面积较广且倾斜角度较小,则流入至最低位置的燃料油的量往往较少。因此,从确保回收燃料油的意义上来说,是在底部的最低位置以外的位置设有凹部30是有效的。

燃料油存储罐2内的燃料油沿着倾斜底部被导入到凹部30内而容易积存。作为结果,燃料油容易与喇叭口2b相向,容易被吸引,因此不会降低吸入效率。

特别是通过仅是在现有结构的燃料油存储罐2的底部追加凹部30这样简单的作业,就能够确保燃料油的吸入部位。因此,即使是在图4所示的燃料油存储罐2的底部倾斜角度θ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在与喇叭口2b相向的位置吸入的燃料油。

以上的说明是以设在吃水线上方的顶侧罐为对象,但本发明不限于此,还能够以设在吃水线下方的燃料油存储罐为对象。另外,以上的说明是以喇叭口配置于盒状小隔室内的结构为对象,但本发明也可以以不设置盒状小隔室而仅设有喇叭口的结构为对象。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通过在燃料油存储罐的底部设有容易确保燃料油的凹部,从而能够防止喇叭口的吸入效率下降,因此可利用性高。

附图标记说明

1燃料油移送装置

2燃料油存储罐

2b喇叭口

2c吸入主管

2t底部

30凹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