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生活楼SPMT滚装装船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0640阅读:10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生活楼SPMT滚装装船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结构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生活楼自行式模块运输车(SPMT,Self-propelled modular transporter)滚装装船用工装。



背景技术:

海洋平台生活楼在建造完成后,通过SPMT运输到运输驳船上,在移动的时候,生活楼放置在工装上,工装放置在SPMT上,进行运输。现有技术的工装,有的是工字钢组装成的平面框架结构;有的是由组合板拼接而成的扁担梁形式。上述两种工装耗材多,且多用在生活楼主立柱的下面,生活楼模块装船后,只能随着生活楼模块一起出海,业主方很难控制及回收,不能重复利用。然而这部分材料在每个项目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不能回收的结果是浪费大量的钢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生活楼SPMT滚装装船用工装,该结构用在生活楼底层结构横梁与SPMT之间,生活楼滚装上船后,该工装结构可拆卸下来,然后重复用于其它类似模块滚装装船中,为项目节省较多的材料及费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生活楼SPMT滚装装船用工装,所述工装为梯形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上端板、下端板、中间板,所述上端板、下端板、中间板大小一致且通过纵向设置的纵向板连接在一起,所述下端板的两侧均焊接有拼接钢板,上端板和中间板之间,中间板和下端板之间均通过筋板连接,所述上端板的宽度与生活楼模块底层横梁的翼缘宽度相同,且与其连接;所述下端板以及焊接的拼接钢板与SPMT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相对于原有工装结构,此结构体积小,重量轻,易于移动,可在装船码头回收并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应用第一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应用第二示意图;

图中,1-上端板,2-拼接钢板,3-下端板,4-中间板,5-筋板,6-生活楼模块底层横梁,7-工装,8-SPMT。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其既可以指代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可以指代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生活楼SPMT滚装装船用工装的实施例,所述工装7为梯形结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上端板1、下端板3、中间板4,所述上端板1、下端板3、中间板4大小一致且通过纵向设置的纵向板连接在一起,所述下端板3的两侧均焊接有拼接钢板2,上端板1和中间板4之间,中间板4和下端板3之间均通过筋板5连接,所述上端板1的宽度与生活楼模块底层横梁6的翼缘宽度相同,以便于与之连接;所述下端板3以及焊接的拼接钢板2与SPMT连接,可减少动力车组的应力集中,使之受力均衡并平稳运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结端板1、下端板3、中间板4以及纵向板构可以通过型钢裁切而成,或者为焊接而成,筋板5为金属材料,且与其他部分焊接连接。

具体地,生活楼模块底层横梁6的翼缘和上端板1通过卡板固定。

具体地,所述卡板为U形卡板。

本工装结构用于生活楼横梁与SPMT板车之间,作为生活楼模块在SPMT上的支点支撑,通过卡板固定在生活楼模块底部横梁上。待生活楼模块滚装上船后,主立柱支撑在驳船甲板上,SPMT降低高度并退出。然后把挂在模块上的工装结构的卡板卸掉,工装结构即可回收,并重复利用。

传统的工装结构,放在SPMT与生活楼立柱之间,生活楼上驳船之后,生活楼立柱支撑在驳船上的垫墩上,工装结构不能拆下来;

本申请的工装结构,放在SPMT与生活楼下层横梁之间,生活楼上驳船之后,生活楼立柱也是支撑在驳船上的垫墩上。因为工装结构在横梁下,因此,可以拆下来,重复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