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艏缆线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103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艏缆线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艏缆线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在海底铺设管道,通常需要先采用挖沟机在海底进行挖沟作业。目前,在海上进行挖沟作业,常常是在挖沟船上设置一绞车,并使绞车通过缆线与挖沟机连接,以便于通过挖沟船带动挖沟机在海底定向移动。

然而,现阶段的挖沟船在设计过程中,其缆线通常是沿着挖沟船的船尾与挖沟船后方的挖沟机连接的,以保证挖沟船在海上移动的过程中,缆线的延伸方向与船艏移动方向一致;而其船艏由于受结构限制,无法使由船艏出去的缆线的延伸方向与船艏移动方向保持一致,如此,也使挖沟船只具有船尾挖沟作业能力,无法同时具备首尾作业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挖沟船的船艏无法对缆线进行导向,而使挖沟船的船艏不具有挖沟作业能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艏缆线导向装置,用于固定于船艏外壁,包括:多个用于连接船艏内壁的筋板、与所述船艏外壁的形状相匹配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的槽深沿着所述船艏外壁由上至下逐渐增加;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弧形通槽的两侧,且与所述弧形通槽的槽口的端部连接成W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弧形通槽的槽口的一侧被配置为与所述船艏外壁贴合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弧形通槽的槽口的一侧被配置为与所述船艏外壁贴合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筋板沿所述弧形通槽的纵向间隔固定于所述弧形通槽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船艏缆线导向装置还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弧形通槽内的挡缆杆,所述挡缆杆与所述弧形通槽的槽壁之间围合成封闭的缆线流通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船艏缆线导向装置还包括用于搭接所述弧形通槽与所述船艏外壁的过渡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筋板的位置与所述船艏的各水位线的位置对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船艏缆线导向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弧形通槽的槽壁上的保护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层为不锈钢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弧形通槽对应的船艏的基准水位线的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弧形通槽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筋板与所述船艏内壁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筋板与所述弧形通槽、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船艏缆线导向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所述筋板以及所述弧形通槽上的防腐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弧形通槽连接成W形结构,不仅可以保证所述弧形通槽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而且可以提高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弧形通槽所形成的W形结构的强度,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缆线形成很好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将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所述弧形凹槽设置为均是与所述船艏外壁的形状相匹配的,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弧形面设置成与船艏外壁贴合,将所述弧形通槽的槽深设置为沿着所述船艏外壁由上至下逐渐增加,因此,也使得该W形结构安装于所述船艏外壁后,可以与所述船艏外壁的线性相一致,如此,不仅可以降低因安装所述船艏缆线导向装置对挖沟船的船艏在航行过程中受力的影响,而且可以使得所述弧形通槽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挖沟船的船艏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设置于其内的缆线的延伸方向也与所述船艏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使挖沟船的船艏也可以具有挖沟作业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船艏缆线导向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船艏缆线导向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船艏缆线导向装置的主视角方向的剖视图,图中所述船艏缆线导向装置沿其纵向存在1500、2100、2550、3000、3450、3900、4350、4800、5200以及5350A.BL高度的水位线;

图4是图3中不同高度水位线所对应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船艏缆线导向装置安装于挖沟船的船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弧形通槽;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筋板;5、挡缆杆;6、过渡结构;7、船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船艏7缆线导向装置,用于固定于船艏7外壁,其包括:多个用于连接船艏7内壁的筋板4、与所述船艏7外壁的形状相匹配的第一连接板2、第二连接板3以及弧形通槽1,所述弧形通槽1的槽深沿着所述船艏7外壁由上至下逐渐增加;所述第一连接板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分别设置于所述弧形通槽1的两侧,且与所述弧形通槽1的槽口的端部连接成W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2远离所述弧形通槽1的槽口的一侧被配置为与所述船艏7外壁贴合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连接板3远离所述弧形通槽1的槽口的一侧被配置为与所述船艏7外壁贴合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筋板4沿所述弧形通槽1的纵向间隔固定于所述弧形通槽1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3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船艏7缆线导向装置在安装时,使所述第一连接板2的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的第二弧形面分别与所述船艏7外壁贴合,之后通过将各所述筋板4与船艏7内壁连接,从而可以将所述弧形通槽1沿所述船艏7外壁的中心线的纵向稳定地固定于所述船艏7上。其中,由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分别与所述弧形通槽1的槽口的端部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板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3以及所述弧形通槽1之间连接成W形结构,因而不仅可以保证所述弧形通槽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而且可以提高所述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3以及所述弧形通槽1所形成的W形结构的强度,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缆线形成很好的支撑作用。

此外,由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3以及所述弧形凹槽均是与所述船艏7外壁的形状相匹配的,因此,也使得该W形结构安装于所述船艏7外壁后,可以与所述船艏7外壁的线性相一致,如此,不仅可以降低因安装所述船艏7缆线导向装置对挖沟船的船艏7在航行过程中受力的影响,而且可以使得所述弧形通槽1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挖沟船的船艏7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使得设置于其内的缆线的延伸方向也与所述船艏7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从而使挖沟船的船艏7也可以具有挖沟作业能力。

具体的,在使用时,挖沟船上的绞车通过缆线与船舶下方的挖沟机连接,示例性的,所述绞车可以设置于所述挖沟船的船艏7顶部,而所述缆线可以从所述弧形通槽1的顶端进入所述弧形通槽1内,并沿着所述弧形通槽1的槽底直至所述弧形通槽1的底端后与所述挖沟船连接。如此,当所述挖沟船进行挖沟作业时,受所述弧形通槽1的限制,由所述挖沟船的船艏7出去的缆线在所述挖沟船移动过程中会压紧于所述弧形通槽1的槽壁上,从而其延伸方向可以与所述挖沟船的移动方向一致,使得所述挖沟船的船艏7具有挖沟作业能力。而所述挖沟船的船尾可以按照常规的方式设置绞车和缆线,如此,增设了船艏7缆线导向装置的挖沟船就可以同时具备首尾挖沟作业能力,从而大大提升挖沟船的工作效率。

为了避免所述缆线在所述挖沟船挖沟作业过程中脱离所述弧形通槽1,示例性的,可以在所述弧形通槽1内横向设置挡缆杆5,以使所述挡缆杆5与所述弧形通槽1的槽壁之间围合成封闭的缆线流通区,如此,使得穿过所述缆线流通区的缆线被限制于所述弧形通槽1内。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弧形通槽1,示例性的,还可以增设一过渡结构6,例如设置于所述弧形通槽1的顶端的连接杆,以便于所述弧形通槽1与所述船艏7外壁进行搭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筋板4的位置是与所述船艏7的各水位线的位置对应,如此,也便于将各所述筋板4与所述船艏7内壁中的结构连接。

为了对所述弧形通槽1进行保护,提高其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示例性的,可以在所述弧形通槽1的槽壁上设置保护层,以避免在挖过作业过程中所述缆线因撞击或摩擦所述弧形通槽1的槽壁而引起的所述弧形通槽1的槽壁损坏问题。具体的,所述保护层可以采用具有防腐性能的不锈钢板制作,以提高所述弧形通槽1的槽壁的强度。

在所述保护层设置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可以考虑将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弧形通槽1对应的船艏7的基准水位线的下方,因为在实际挖沟过程中,该基准水位线所对应的弧形通槽1的槽壁需长期浸泡,且易受到所述缆线的刮蹭,而所述基准水位线为所述挖沟船满载时在海上所下沉的高度。

当然,鉴于海上作业,因此,为了提高所述船艏7缆线导向装置的整体防腐性能,还可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3、所述筋板4以及所述弧形通槽1上设置防腐层。而所述船艏7缆线导向装置的各部位都可以采用铸钢制作,其中,铸钢可以采用正火加回火热处理,并且回火温度不低于550℃。而为了提高所述船艏7缆线导向装置的强度,在制作过程中可以使铸钢的抗拉强度达到450N/mm2,而其锰的含量不小于含碳量的3倍。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所述船艏7缆线导向装置的各部位的连接强度,可以使所述弧形通槽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3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筋板4与所述船艏7内壁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述筋板4与所述弧形通槽1、所述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3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而所述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3以及所述弧形通槽1自身各部位的厚度也是随着位置和形状发生变化的,以使所述所述第一连接板2、所述第二连接板3以及所述弧形通槽1可以与所述船艏7外壁形状相匹配,保持光顺,同时又可以很好地兼顾到所述船艏7缆线导向装置的自重和加工难度等因素。

相应的,所述船艏7缆线导向装置在不同水位线所对应的截面虽然是W形结构,但该W形结构的夹角和形状也是随着所述船艏7外壁的形状逐渐发生变化的,例如,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船艏7缆线导向装置在不同高度水位线所对应的截面图虽然为W形,但是其形状随着水位线的递增逐渐发生变化,并且可以理解的是,随着水位线高度的递增,第一连接板2与弧形凹槽、第二连接板3与弧形凹槽之间的夹角也逐渐增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